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玉米提單產 焦作在行動
更新時間:2024-4-30 9:34:55    來源:焦作日報

4月26日,參加培訓的種植大戶走進武陟縣喬廟鎮黃村合作社的大田,觀摩密植滴灌種肥同播現場演示。

本報記者 王愛紅 攝


4月26日,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副組長謝瑞芝(前右二)和種植大戶參觀滴灌帶生產車間。

本報記者 王愛紅 攝

4月26日,在武陟縣喬廟鎮的河南高湖節水設備有限公司展廳,種植大戶認真了解滴灌帶配套產品。

本報記者 王愛紅 攝

  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潛力何在?4月26日,全市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培訓暨滴灌鋪設現場觀摩會在武陟縣舉行,來自我市各縣(市、區)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負責人和種植大戶160餘人參加培訓。

  應邀來我市開展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培訓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首席,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副組長謝瑞芝給出答案:“玉米在新一輪單產提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種植麵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未來對玉米的需求還會增長。在目前種植麵積有限的情況下,要想滿足需求,隻能依靠提升玉米單產來實現。”

  玉米單產如何提升?“藏糧於技”,向技術要產量!

  “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被納入河南省2023年主推技術,去年我市開展大範圍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示範,取得明顯效果,多地高產示範點玉米單產突破1000公斤。”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楊法誼介紹,此次培訓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在我市的應用,提升糧食單產水平,推動我市“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確保今年糧食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培訓現場,謝瑞芝圍繞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進行授課。她說,這項技術的優點體現在增加種植密度、提升管理水平、推廣耐密品種、增強抗逆能力、提高資源效率等五個方麵。運用該技術,每畝地的玉米種植密度可以從4000株至4200株提高到5000株至6000株,通過精準調控實現抗倒、防衰、抗逆,還能有效應對幹旱、高溫、澇漬、大風和病蟲害,種地不靠天。同時,減少灌溉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節約人工成本。

  台上,專家講得細致;台下,種植大戶聽得認真。聽完謝瑞芝的講解,大家踴躍提問,就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推廣、設施設備實操等與專家互動交流。

  “8到9次水、4到5次肥這個量該咋掌握?”“滴灌對地勢平整有要求嗎?”溫縣黃河街道張王莊中村種植大戶呂紅文種了700畝地,滴灌使用了兩年,但是水肥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次他特意帶著問題前來參加培訓。

  既向技術要產量,也向機械要效率。實施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同樣離不開良機的加持。

  兩個小時的培訓結束後,種植大戶們乘車前往武陟縣喬廟鎮的河南高湖節水設備有限公司,參觀滴灌帶生產車間和產品展廳;深入喬廟鎮黃村合作社的大田,觀摩密植滴灌種肥同播現場演示。

  觀摩現場,隨著三角定苗高產玉米播種機緩緩向前行駛,種子、肥料、滴灌帶被一起“種”進地裏。新型農機給力“吸睛”,引得種植大戶們紛紛圍攏過來,有的撥開泥土查看種子、滴灌帶播的深度,有的圍著播種機仔細端詳詢問,大家一邊看一邊聽,一邊熱烈討論。

  良技配良機,增產又增效。經過培訓觀摩,種植大戶們對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都收獲滿滿。

  “這次來就是為了學習和了解新技術,回去我會和合作社其他成員好好商量。”武陟縣龍源街道萬花村種植大戶王誌亮,對這項新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來自沁陽市王召鄉東裏村的種植大戶陳拂曉不光樂意接受新技術,而且充滿信心。他說:“去年我通過密植,玉米產量大幅提升。今年一定要上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能節肥節水,實現高產高效,相信有科技引領,玉米產量一定會再提高。”

(記者王愛紅)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拜利萍

編 輯:李潤生

校 對:謝萬裏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玉米提單產 焦作在行動
    2024-4-30 9:34:55    來源:焦作日報

    4月26日,參加培訓的種植大戶走進武陟縣喬廟鎮黃村合作社的大田,觀摩密植滴灌種肥同播現場演示。

    本報記者 王愛紅 攝


    4月26日,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副組長謝瑞芝(前右二)和種植大戶參觀滴灌帶生產車間。

    本報記者 王愛紅 攝

    4月26日,在武陟縣喬廟鎮的河南高湖節水設備有限公司展廳,種植大戶認真了解滴灌帶配套產品。

    本報記者 王愛紅 攝

      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潛力何在?4月26日,全市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培訓暨滴灌鋪設現場觀摩會在武陟縣舉行,來自我市各縣(市、區)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負責人和種植大戶160餘人參加培訓。

      應邀來我市開展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培訓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首席,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副組長謝瑞芝給出答案:“玉米在新一輪單產提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種植麵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未來對玉米的需求還會增長。在目前種植麵積有限的情況下,要想滿足需求,隻能依靠提升玉米單產來實現。”

      玉米單產如何提升?“藏糧於技”,向技術要產量!

      “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被納入河南省2023年主推技術,去年我市開展大範圍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示範,取得明顯效果,多地高產示範點玉米單產突破1000公斤。”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楊法誼介紹,此次培訓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在我市的應用,提升糧食單產水平,推動我市“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確保今年糧食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培訓現場,謝瑞芝圍繞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進行授課。她說,這項技術的優點體現在增加種植密度、提升管理水平、推廣耐密品種、增強抗逆能力、提高資源效率等五個方麵。運用該技術,每畝地的玉米種植密度可以從4000株至4200株提高到5000株至6000株,通過精準調控實現抗倒、防衰、抗逆,還能有效應對幹旱、高溫、澇漬、大風和病蟲害,種地不靠天。同時,減少灌溉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節約人工成本。

      台上,專家講得細致;台下,種植大戶聽得認真。聽完謝瑞芝的講解,大家踴躍提問,就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推廣、設施設備實操等與專家互動交流。

      “8到9次水、4到5次肥這個量該咋掌握?”“滴灌對地勢平整有要求嗎?”溫縣黃河街道張王莊中村種植大戶呂紅文種了700畝地,滴灌使用了兩年,但是水肥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次他特意帶著問題前來參加培訓。

      既向技術要產量,也向機械要效率。實施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同樣離不開良機的加持。

      兩個小時的培訓結束後,種植大戶們乘車前往武陟縣喬廟鎮的河南高湖節水設備有限公司,參觀滴灌帶生產車間和產品展廳;深入喬廟鎮黃村合作社的大田,觀摩密植滴灌種肥同播現場演示。

      觀摩現場,隨著三角定苗高產玉米播種機緩緩向前行駛,種子、肥料、滴灌帶被一起“種”進地裏。新型農機給力“吸睛”,引得種植大戶們紛紛圍攏過來,有的撥開泥土查看種子、滴灌帶播的深度,有的圍著播種機仔細端詳詢問,大家一邊看一邊聽,一邊熱烈討論。

      良技配良機,增產又增效。經過培訓觀摩,種植大戶們對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都收獲滿滿。

      “這次來就是為了學習和了解新技術,回去我會和合作社其他成員好好商量。”武陟縣龍源街道萬花村種植大戶王誌亮,對這項新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來自沁陽市王召鄉東裏村的種植大戶陳拂曉不光樂意接受新技術,而且充滿信心。他說:“去年我通過密植,玉米產量大幅提升。今年一定要上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能節肥節水,實現高產高效,相信有科技引領,玉米產量一定會再提高。”

    (記者王愛紅)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拜利萍

    編 輯:李潤生

    校 對:謝萬裏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