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11月22日,冬日暖陽下,“金牌導遊”王保才迎來送走一批又一批前來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遊覽參觀的遊客。
“早在1898年,英商福公司就在焦作開辦煤礦,並於1919年開鑿了最大的礦井王封礦,當地人俗稱‘西大井’……”作為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負責人,王保才講述著這座百年煤礦的曆史滄桑和重生之路,“如今,王封的煤炭資源枯竭了,但它的文化富礦剛剛開始‘開采’。”
因煤而生、伴煤而興,這是曆史賦予焦作的印記。
因資源而興,因資源而衰,幾乎是所有曾經“家裏有礦”的城市難以繞開的“宿命”。
作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曾一度麵臨著“四偏兩突出”的困境:
產業結構偏煤偏重、新興產業規模偏小、企業創新能力偏弱、創新引領人才偏少,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發展與土地、能耗、環境容量等供需矛盾突出。
麵對“轉型”這道資源型城市的“必答題”,焦作積極求解作答,奮力探索獨具特色的解題思路。
堅定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這是省委為焦作指明的發展路徑。
焦作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該市突出轉思想、轉路徑、轉方式,通過激勵企業釋能、搭建平台賦能、引育人才蓄能、創優生態聚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製度鏈“五鏈”深度耦合,努力探索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
用創新發展破城市之困。
焦作堅持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為目標,以建設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休閑健康食品之都、國家級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一城一都一基地”為牽引,以科技創新破題。
11月18日,中原內配集團同聲氫能公司將首批50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交付宇通集團。“這標誌著集團在搶跑‘氫賽道’,構建新動能上邁出堅實一步,實現了由傳統內燃機氣缸套技術向‘零排放’的氫能產業轉型升級。”中原內配集團董事長薛德龍說。
焦作不斷激勵企業釋能,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行動。
今年8月22日,焦作在堅定“兩個依靠”、勇闖高質量發展新路推進會上,拿出5900多萬元表彰獎勵創新企業。
據悉,近兩年該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由51%提升到74%,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43家增加到389家,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由6家增加到165家。
焦作還在市級層麵成立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組建市產業技術科學院,建設河南省首家工業設計城,成功創建2家省級產業研究院和2家省級中試基地、數量居全省第四。
產業因人才而興,焦作深諳此理。
焦作引育人才蓄能,實施“懷川英才計劃”,建立“1+18”人才政策體係,在市產業技術科學院設立300個人才專項事業編製,已為企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230多人;麵向全國前30強開發區(縣)選聘開發區經營管理人才23名。
“要優化人才引育體係,創新做好平台引人、項目育人、待遇留人、事業用人文章,不斷激發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焦作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在科技創新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在焦作紮根,在工作崗位上揮灑汗水。
親清麵對麵、首席服務官、企業紓困360、智慧金服、容缺辦理等一批叫響全省乃至全國的焦作營商環境品牌,讓各地客商近悅遠來。
定期開展科技政策解讀發布、創新創業科技大講堂、技術轉移轉化對接等服務活動,營造引領創新、鼓勵創新、服務創新的良好生態。
一組數據可見焦作轉型發展新成效:2022年度,焦作在全國67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考核評價中位列第三,獲優秀格次;今年1月—9月,焦作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是有完整季度統計資料15年以來最好名次。
(記者陳學樺 成安林)
總值班:胡培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李潤生 |
校 對:王經東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11月22日,冬日暖陽下,“金牌導遊”王保才迎來送走一批又一批前來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遊覽參觀的遊客。
“早在1898年,英商福公司就在焦作開辦煤礦,並於1919年開鑿了最大的礦井王封礦,當地人俗稱‘西大井’……”作為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負責人,王保才講述著這座百年煤礦的曆史滄桑和重生之路,“如今,王封的煤炭資源枯竭了,但它的文化富礦剛剛開始‘開采’。”
因煤而生、伴煤而興,這是曆史賦予焦作的印記。
因資源而興,因資源而衰,幾乎是所有曾經“家裏有礦”的城市難以繞開的“宿命”。
作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曾一度麵臨著“四偏兩突出”的困境:
產業結構偏煤偏重、新興產業規模偏小、企業創新能力偏弱、創新引領人才偏少,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發展與土地、能耗、環境容量等供需矛盾突出。
麵對“轉型”這道資源型城市的“必答題”,焦作積極求解作答,奮力探索獨具特色的解題思路。
堅定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這是省委為焦作指明的發展路徑。
焦作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該市突出轉思想、轉路徑、轉方式,通過激勵企業釋能、搭建平台賦能、引育人才蓄能、創優生態聚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製度鏈“五鏈”深度耦合,努力探索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
用創新發展破城市之困。
焦作堅持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為目標,以建設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休閑健康食品之都、國家級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一城一都一基地”為牽引,以科技創新破題。
11月18日,中原內配集團同聲氫能公司將首批50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交付宇通集團。“這標誌著集團在搶跑‘氫賽道’,構建新動能上邁出堅實一步,實現了由傳統內燃機氣缸套技術向‘零排放’的氫能產業轉型升級。”中原內配集團董事長薛德龍說。
焦作不斷激勵企業釋能,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行動。
今年8月22日,焦作在堅定“兩個依靠”、勇闖高質量發展新路推進會上,拿出5900多萬元表彰獎勵創新企業。
據悉,近兩年該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由51%提升到74%,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43家增加到389家,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由6家增加到165家。
焦作還在市級層麵成立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組建市產業技術科學院,建設河南省首家工業設計城,成功創建2家省級產業研究院和2家省級中試基地、數量居全省第四。
產業因人才而興,焦作深諳此理。
焦作引育人才蓄能,實施“懷川英才計劃”,建立“1+18”人才政策體係,在市產業技術科學院設立300個人才專項事業編製,已為企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230多人;麵向全國前30強開發區(縣)選聘開發區經營管理人才23名。
“要優化人才引育體係,創新做好平台引人、項目育人、待遇留人、事業用人文章,不斷激發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焦作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在科技創新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在焦作紮根,在工作崗位上揮灑汗水。
親清麵對麵、首席服務官、企業紓困360、智慧金服、容缺辦理等一批叫響全省乃至全國的焦作營商環境品牌,讓各地客商近悅遠來。
定期開展科技政策解讀發布、創新創業科技大講堂、技術轉移轉化對接等服務活動,營造引領創新、鼓勵創新、服務創新的良好生態。
一組數據可見焦作轉型發展新成效:2022年度,焦作在全國67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考核評價中位列第三,獲優秀格次;今年1月—9月,焦作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是有完整季度統計資料15年以來最好名次。
(記者陳學樺 成安林)
總值班:胡培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李潤生 |
校 對:王經東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