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實現耕地質量與糧食產能“雙提升”
新聞中心首頁
今秋種麥時,博愛縣瑞輝家庭農場在玉米秸稈還田、增施60萬公斤幹羊糞和深耕整地的基礎上,831畝地全部采用“種子+配方肥”種肥同播新技術。今年,全市麥播麵積251萬畝,其中超九成采用秸稈還田、配方施肥等集成技術。
這是我市實施耕地質量與糧食產能“雙提升”技術集成及推廣模式的工作縮影。作為我市保障糧食安全的創新之舉,“雙提升”模式收獲了“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
提高糧食產能,耕地質量是基礎,農業科技是保障。近年來,我市把“雙提升”作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重大創新措施來抓,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色種養循環等農業新技術和新模式,全市九成多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吃上了“營養配餐”,耕地地力等級居全省前列,糧食總產穩定增長,糧食單產屢創全國紀錄。
去年以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集成技術在武陟縣試驗示範推廣後,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和耕地麵源汙染,提升了耕地質量和糧食產量。去年,該縣推廣麵積8萬畝,每畝地增施有機肥200公斤,轉化畜禽糞汙6萬餘噸,減少化肥用量88萬公斤,示範帶動全縣60.4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減少施用化肥400萬公斤,節省化肥投資600多萬元。今年,該縣推廣麵積12.6萬畝,全部施有機肥,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超90%,每畝地化肥用量減少7公斤。
今年夏季,博愛縣瑞輝家庭農場677畝高標準農田采取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先深耕整地施有機肥,再實行玉米、大豆、配方肥種肥同播,生產中利用指針式噴灌設備進行4次水肥一體化噴施,取得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好收成。經省、市專家實打驗收,該農場玉米平均畝產642公斤,大豆平均畝產134公斤。該農場負責人秦水玲說:“與單種玉米相比,我們每畝地增收400元。”今年,博愛縣推廣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模式8500畝,玉米平均畝產550多公斤,大豆平均畝產100多公斤,比單種玉米每畝增收150多元。
今年,我市在夏玉米種植區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增地力、節水肥、創高產。溫縣祥雲鎮、武陟縣圪壋店鎮等示範方畝產超過1000公斤。修武縣五裏源鄉烈杠營村種糧大戶趙小忠種植密植玉米1300畝,采用這項技術,精準配方施肥,經省、市專家實打驗收,平均畝產800公斤,每畝增收350元。
(記者李春華)
總值班:李相宜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劉 勇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秋種麥時,博愛縣瑞輝家庭農場在玉米秸稈還田、增施60萬公斤幹羊糞和深耕整地的基礎上,831畝地全部采用“種子+配方肥”種肥同播新技術。今年,全市麥播麵積251萬畝,其中超九成采用秸稈還田、配方施肥等集成技術。
這是我市實施耕地質量與糧食產能“雙提升”技術集成及推廣模式的工作縮影。作為我市保障糧食安全的創新之舉,“雙提升”模式收獲了“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
提高糧食產能,耕地質量是基礎,農業科技是保障。近年來,我市把“雙提升”作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重大創新措施來抓,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色種養循環等農業新技術和新模式,全市九成多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吃上了“營養配餐”,耕地地力等級居全省前列,糧食總產穩定增長,糧食單產屢創全國紀錄。
去年以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集成技術在武陟縣試驗示範推廣後,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和耕地麵源汙染,提升了耕地質量和糧食產量。去年,該縣推廣麵積8萬畝,每畝地增施有機肥200公斤,轉化畜禽糞汙6萬餘噸,減少化肥用量88萬公斤,示範帶動全縣60.4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減少施用化肥400萬公斤,節省化肥投資600多萬元。今年,該縣推廣麵積12.6萬畝,全部施有機肥,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超90%,每畝地化肥用量減少7公斤。
今年夏季,博愛縣瑞輝家庭農場677畝高標準農田采取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先深耕整地施有機肥,再實行玉米、大豆、配方肥種肥同播,生產中利用指針式噴灌設備進行4次水肥一體化噴施,取得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好收成。經省、市專家實打驗收,該農場玉米平均畝產642公斤,大豆平均畝產134公斤。該農場負責人秦水玲說:“與單種玉米相比,我們每畝地增收400元。”今年,博愛縣推廣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模式8500畝,玉米平均畝產550多公斤,大豆平均畝產100多公斤,比單種玉米每畝增收150多元。
今年,我市在夏玉米種植區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增地力、節水肥、創高產。溫縣祥雲鎮、武陟縣圪壋店鎮等示範方畝產超過1000公斤。修武縣五裏源鄉烈杠營村種糧大戶趙小忠種植密植玉米1300畝,采用這項技術,精準配方施肥,經省、市專家實打驗收,平均畝產800公斤,每畝增收350元。
(記者李春華)
總值班:李相宜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劉 勇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