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洪澇災害後易發傳染病這份預防指南要牢記
更新時間:2023-8-22 9:19:53    來源:焦作日報

  洪澇災害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自然災害,它經常導致大麵積的水浸和水汙染,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衛生條件。洪澇災害後需要預防哪些傳染病?各類傳染病的預防要點是什麼?近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齊振文針對洪澇災害後易發的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疾病,為大家詳解預防措施。

  腸道傳染病是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並引起腹瀉或其他髒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類疾病。災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細菌性痢疾、霍亂、傷寒或副傷寒,其他如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腸彎曲菌、致病性大腸杆菌、耶爾森氏菌引起的細菌性腹瀉,輪狀病毒、杯狀病毒、腸道腺病毒和星狀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隱孢子蟲等寄生蟲引起的寄生蟲腹瀉以及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齊振文提醒,預防腸道傳染病要嚴把“病從口入”關,重點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一是要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的習慣。二是注意飲水、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不吃變質食物,不生食或半生食海、水產品,瓜果洗淨或削皮後食用,隔餐食物熱透後再食用。在外進餐時,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餐飲店,盡量少食涼拌菜。三是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四是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無害化處理糞便、垃圾等,清除蒼蠅、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滋生場所,防止其汙染飲用水和食物。五是可接種霍亂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條件下長期存在、在野生動物間流行,並在一定條件下會感染人類的疾病,這種疾病受自然因素影響比較顯著。一方麵,由於洪災期間自然環境的改變,包括溫度、濕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棲息地變化影響了病原體、傳染源、傳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長繁殖和生活習性;另一方麵,自然災害發生期間災區群眾居住條件較差、營養不良、精神心理壓抑,導致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災區衛生防病措施被損害等均易導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發。洪災後需要重點預防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有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血吸蟲病、鼠疫、炭疽、布魯氏菌病等。

  齊振文說,洪澇災害過後,應從加強疾病監測預警和處置、落實防蚊滅鼠措施、做好家禽家畜的管理、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做好健康監測等方麵預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其中,齊振文重點講解了如何落實防蚊滅鼠措施:一是洪澇災害過後要盡快改善災區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滋生地,清理積水;二是在老鼠經常出入的地方投放滅鼠藥或布放粘鼠板,及時封堵鼠洞,滅鼠後要及時搜尋死鼠,深埋或焚燒老鼠屍體;三是在室外環境盡量穿長衣長褲,減少皮膚暴露,在室內環境盡量清除蚊子,睡覺時使用蚊帳、防蚊劑來減少蚊蟲的叮咬。

  食物中毒是夏季高發的疾病,洪澇災害過後由於食物、水源易受到汙染,食物中毒病例更處於高發狀態。齊振文提醒,預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幾點: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要分開,餐具須清潔並消毒後使用,進食前要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產品,不吃剩飯剩菜、生冷食物;不到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攤檔購買食品;不自行食用野生動植物及菌類;避免誤用工業鹽,食品應儲存在幹燥、低溫且不易被鼠類和蒼蠅、蟑螂侵害的地方。除此之外,洪澇災害過後還要預防水源性疾病,不喝生水,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等進行消毒,自來水水管或水龍頭如被汙染,應充分清洗管路,集中供水應嚴格按照規範消毒,末梢水餘氯須達到國家標準。

(記者梁智玲)

總值班:呂正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謝萬裏

編 輯:李潤生

校 對:陳 琦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洪澇災害後易發傳染病這份預防指南要牢記
    2023-8-22 9:19:53    來源:焦作日報

      洪澇災害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自然災害,它經常導致大麵積的水浸和水汙染,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衛生條件。洪澇災害後需要預防哪些傳染病?各類傳染病的預防要點是什麼?近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齊振文針對洪澇災害後易發的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疾病,為大家詳解預防措施。

      腸道傳染病是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並引起腹瀉或其他髒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類疾病。災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細菌性痢疾、霍亂、傷寒或副傷寒,其他如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腸彎曲菌、致病性大腸杆菌、耶爾森氏菌引起的細菌性腹瀉,輪狀病毒、杯狀病毒、腸道腺病毒和星狀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隱孢子蟲等寄生蟲引起的寄生蟲腹瀉以及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齊振文提醒,預防腸道傳染病要嚴把“病從口入”關,重點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一是要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的習慣。二是注意飲水、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不吃變質食物,不生食或半生食海、水產品,瓜果洗淨或削皮後食用,隔餐食物熱透後再食用。在外進餐時,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餐飲店,盡量少食涼拌菜。三是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四是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無害化處理糞便、垃圾等,清除蒼蠅、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滋生場所,防止其汙染飲用水和食物。五是可接種霍亂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條件下長期存在、在野生動物間流行,並在一定條件下會感染人類的疾病,這種疾病受自然因素影響比較顯著。一方麵,由於洪災期間自然環境的改變,包括溫度、濕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棲息地變化影響了病原體、傳染源、傳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長繁殖和生活習性;另一方麵,自然災害發生期間災區群眾居住條件較差、營養不良、精神心理壓抑,導致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災區衛生防病措施被損害等均易導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發。洪災後需要重點預防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有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血吸蟲病、鼠疫、炭疽、布魯氏菌病等。

      齊振文說,洪澇災害過後,應從加強疾病監測預警和處置、落實防蚊滅鼠措施、做好家禽家畜的管理、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做好健康監測等方麵預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其中,齊振文重點講解了如何落實防蚊滅鼠措施:一是洪澇災害過後要盡快改善災區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滋生地,清理積水;二是在老鼠經常出入的地方投放滅鼠藥或布放粘鼠板,及時封堵鼠洞,滅鼠後要及時搜尋死鼠,深埋或焚燒老鼠屍體;三是在室外環境盡量穿長衣長褲,減少皮膚暴露,在室內環境盡量清除蚊子,睡覺時使用蚊帳、防蚊劑來減少蚊蟲的叮咬。

      食物中毒是夏季高發的疾病,洪澇災害過後由於食物、水源易受到汙染,食物中毒病例更處於高發狀態。齊振文提醒,預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幾點: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要分開,餐具須清潔並消毒後使用,進食前要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產品,不吃剩飯剩菜、生冷食物;不到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攤檔購買食品;不自行食用野生動植物及菌類;避免誤用工業鹽,食品應儲存在幹燥、低溫且不易被鼠類和蒼蠅、蟑螂侵害的地方。除此之外,洪澇災害過後還要預防水源性疾病,不喝生水,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等進行消毒,自來水水管或水龍頭如被汙染,應充分清洗管路,集中供水應嚴格按照規範消毒,末梢水餘氯須達到國家標準。

    (記者梁智玲)

    總值班:呂正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謝萬裏

    編 輯:李潤生

    校 對:陳 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