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創新幫扶舉措為脫貧家庭托起穩穩的幸福
新聞中心首頁
如果沒有“雨露計劃”,家住博愛縣的畢興月恐難圓自己的大學夢。
2017年秋,從貧困家庭走出來的畢興月進入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習。在校期間,她享受到“雨露計劃”職業教育助學補貼。在這一政策幫扶下,刻苦努力的她以優異成績順利完成學業並升入本科院校。
2022年,博愛縣鄉村振興局和人社部門開發了應屆畢業生“大學生見習崗”,對“雨露計劃”畢業生開辟報名綠色通道,對接安置11名脫貧家庭畢業生就業,畢興月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心懷感激認真工作,既能幫母親分擔家庭重擔,也用實際行動回報政府關愛。
“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啟動以來,我市把這項工作作為深化精準幫扶的重要抓手,在健全工作機製、加大幫扶力度、凝聚社會合力上不斷創新,在鞏固脫貧成果、促進就業增收、持續推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方麵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紮實成效。
健全工作機製,強化政策保障。創新建立“一微三推四清單”工作法,組織一線幫扶幹部力量,通過係統比對、入戶走訪等持續摸底排查,分類建立入讀職業院校意願清單、“雨露計劃”在讀學生底數清單、“雨露計劃”即將畢業和已畢業生就業意願清單,確保縣、鄉、村信息一致和“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各項政策落實。通過部門信息共享共用和規範補助發放,確保專款專用、應補盡補。采用“創業擔保貸款+商業貸款”模式,降低門檻提高額度,推出貼息加非貼息混合貸等模式,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促進“雨露計劃”畢業生等脫貧人口創業。2022年,全市共發放就業創業服務補助777.84萬元、社會保險補貼5062.1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94億元。
突出就業導向,加大幫扶力度。對“雨露計劃”畢業生,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冊”原則建立幫扶工作台賬,為有就業意願的“雨露計劃”畢業生提供多個就業崗位,開展用工和就業信息雙向互推。抓住就業和培訓兩個關鍵,通過打造用工單位、職業院校、畢業生都信得過的就業品牌,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培育技能過硬、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能型人才,促進畢業生和用工企業雙向選擇。開展專項招聘活動,組織80家民營企業參加焦作市民營企業助力脫貧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有效促進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和“雨露計劃”畢業生穩崗就業。建立一月一回訪機製,對未就業畢業生實行幫扶責任人“一對一”就業服務,根據其就業意願精準提供就業崗位,確保實現能就業、穩就業、促增收。
加強協調引導,凝聚社會合力。在依托教育部門和學校深入宣傳“雨露計劃”政策基礎上,利用市委組織部黨建e家平台對鞏固脫貧成果政策開展線上宣講,覆蓋市、縣、鄉、村各級幹部群眾6萬餘人次,實現政策宣講入腦入心。協調用工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招聘平台等,組成“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聯盟,實時開展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推薦工作。緊密用需關係,強化示範帶動,積極引導本地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實訓實習,實現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有機融合,使畢業生出“校門”就能到“廠門”。
“雨露”潤心田、促就業,“造血”賦能作用突出,我市“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成效持續提升。在今年5月底召開的全省“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推進會上,我市作了典型交流發言,孟州市《“雨露計劃+”為鄉村人才振興加動能》入選全省典型案例。
“我市將始終把‘雨露計劃’作為人才振興重點工作,堅持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大力提升新成長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強力推進‘雨露計劃+’就業幫扶工作,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王愛紅)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拜利萍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謝欣汝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如果沒有“雨露計劃”,家住博愛縣的畢興月恐難圓自己的大學夢。
2017年秋,從貧困家庭走出來的畢興月進入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習。在校期間,她享受到“雨露計劃”職業教育助學補貼。在這一政策幫扶下,刻苦努力的她以優異成績順利完成學業並升入本科院校。
2022年,博愛縣鄉村振興局和人社部門開發了應屆畢業生“大學生見習崗”,對“雨露計劃”畢業生開辟報名綠色通道,對接安置11名脫貧家庭畢業生就業,畢興月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心懷感激認真工作,既能幫母親分擔家庭重擔,也用實際行動回報政府關愛。
“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啟動以來,我市把這項工作作為深化精準幫扶的重要抓手,在健全工作機製、加大幫扶力度、凝聚社會合力上不斷創新,在鞏固脫貧成果、促進就業增收、持續推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方麵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紮實成效。
健全工作機製,強化政策保障。創新建立“一微三推四清單”工作法,組織一線幫扶幹部力量,通過係統比對、入戶走訪等持續摸底排查,分類建立入讀職業院校意願清單、“雨露計劃”在讀學生底數清單、“雨露計劃”即將畢業和已畢業生就業意願清單,確保縣、鄉、村信息一致和“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各項政策落實。通過部門信息共享共用和規範補助發放,確保專款專用、應補盡補。采用“創業擔保貸款+商業貸款”模式,降低門檻提高額度,推出貼息加非貼息混合貸等模式,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促進“雨露計劃”畢業生等脫貧人口創業。2022年,全市共發放就業創業服務補助777.84萬元、社會保險補貼5062.1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94億元。
突出就業導向,加大幫扶力度。對“雨露計劃”畢業生,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冊”原則建立幫扶工作台賬,為有就業意願的“雨露計劃”畢業生提供多個就業崗位,開展用工和就業信息雙向互推。抓住就業和培訓兩個關鍵,通過打造用工單位、職業院校、畢業生都信得過的就業品牌,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培育技能過硬、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能型人才,促進畢業生和用工企業雙向選擇。開展專項招聘活動,組織80家民營企業參加焦作市民營企業助力脫貧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有效促進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和“雨露計劃”畢業生穩崗就業。建立一月一回訪機製,對未就業畢業生實行幫扶責任人“一對一”就業服務,根據其就業意願精準提供就業崗位,確保實現能就業、穩就業、促增收。
加強協調引導,凝聚社會合力。在依托教育部門和學校深入宣傳“雨露計劃”政策基礎上,利用市委組織部黨建e家平台對鞏固脫貧成果政策開展線上宣講,覆蓋市、縣、鄉、村各級幹部群眾6萬餘人次,實現政策宣講入腦入心。協調用工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招聘平台等,組成“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聯盟,實時開展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推薦工作。緊密用需關係,強化示範帶動,積極引導本地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實訓實習,實現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有機融合,使畢業生出“校門”就能到“廠門”。
“雨露”潤心田、促就業,“造血”賦能作用突出,我市“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成效持續提升。在今年5月底召開的全省“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推進會上,我市作了典型交流發言,孟州市《“雨露計劃+”為鄉村人才振興加動能》入選全省典型案例。
“我市將始終把‘雨露計劃’作為人才振興重點工作,堅持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大力提升新成長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強力推進‘雨露計劃+’就業幫扶工作,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王愛紅)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拜利萍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謝欣汝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