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記者昨日從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5月底,我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技術合同成交額等主要可比性指標,均居全省“第一方陣”。
深化市校融合,賦能專家進企。我市實施“市校深度融合發展 千名專家進千企行動”,建立科技專家、企業、成果、技術需求及合作項目“五大資源庫”,實現了各縣(市、區)與河南理工大學戰略合作全覆蓋;常態長效開展院(校)地科技合作,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對接活動79次,發布科技成果3700餘項,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52項。
爭取上級資金,開展技術攻關。我市2022年爭取上級各類科技資金7269萬元,較上年增加3837萬元;實施市科技重大專項11項,支持資金500萬元;落實市人才團隊項目資金528萬元;建立“揭榜掛帥”、首席專家負責製、“賽馬製”等管理機製,發榜26項,成功揭榜11項;項目資金探索實施“直通車”工作機製並及時撥付企業。
培育科技企業,建設創新平台。我市周密組織高企申報兩批次,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2家,總數達389家,居全省第6位;備案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14家,居全省第7位;新增省創新龍頭企業6家、“瞪羚企業”5家、綠色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強耐新材獲批省中試基地,總數達2家,居全省第4位;新增多氟多、懷川種業、平安種業3家中原學者工作站,總數達5家,新增數量在全省排名第3位;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省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眾創空間1家,總數分別達212家、8家和11家。
促進技術交易,完成目標任務。我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1.96億元,超額完成省定目標,居全省第5位。
引育創新人才,給予科技獎勵。河南理工大學教授孫玉寧入選中原學者,填補我市空白;焦作天寶桓祥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永平獲評中原創業領軍人才。此外,我市針對338個項目落實獎勵資金3578.7萬元;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獎30項,數量較上年度增長100%,再創曆史新高。我市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7項以及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
(記者徐金華)
總值班:陳 彬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謝萬裏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記者昨日從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5月底,我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技術合同成交額等主要可比性指標,均居全省“第一方陣”。
深化市校融合,賦能專家進企。我市實施“市校深度融合發展 千名專家進千企行動”,建立科技專家、企業、成果、技術需求及合作項目“五大資源庫”,實現了各縣(市、區)與河南理工大學戰略合作全覆蓋;常態長效開展院(校)地科技合作,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對接活動79次,發布科技成果3700餘項,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52項。
爭取上級資金,開展技術攻關。我市2022年爭取上級各類科技資金7269萬元,較上年增加3837萬元;實施市科技重大專項11項,支持資金500萬元;落實市人才團隊項目資金528萬元;建立“揭榜掛帥”、首席專家負責製、“賽馬製”等管理機製,發榜26項,成功揭榜11項;項目資金探索實施“直通車”工作機製並及時撥付企業。
培育科技企業,建設創新平台。我市周密組織高企申報兩批次,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2家,總數達389家,居全省第6位;備案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14家,居全省第7位;新增省創新龍頭企業6家、“瞪羚企業”5家、綠色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強耐新材獲批省中試基地,總數達2家,居全省第4位;新增多氟多、懷川種業、平安種業3家中原學者工作站,總數達5家,新增數量在全省排名第3位;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省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眾創空間1家,總數分別達212家、8家和11家。
促進技術交易,完成目標任務。我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1.96億元,超額完成省定目標,居全省第5位。
引育創新人才,給予科技獎勵。河南理工大學教授孫玉寧入選中原學者,填補我市空白;焦作天寶桓祥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永平獲評中原創業領軍人才。此外,我市針對338個項目落實獎勵資金3578.7萬元;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獎30項,數量較上年度增長100%,再創曆史新高。我市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7項以及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
(記者徐金華)
總值班:陳 彬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謝萬裏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