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進入高發季早防早治別拖延
新聞中心首頁
近日,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提醒每年4月至6月是兒童手足口病高發季,家長、托幼機構、學校應提前做好預防。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傳染性強,可暴發流行或散發,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一般來說,手足口病症狀較輕的,大部分病例一周就可以痊愈,但有少數患者特別是3歲以下患兒,若沒有及時就醫、對症治療,可並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包括接觸傳播、飛沫傳播、飲食傳播,流行季節在人群密集場所停留時間過長、接觸患病兒童、個人衛生較差等,都會導致幼兒被感染。因此,家長要注重手足口病的鑒別,做好預防工作。
預防手足口病,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保持良好的手衛生,兒童在觸摸公共物品後、如廁後、進食前,應用清水和肥皂正確洗手;二是手足口病患兒應居家隔離治療,防止交叉感染;三是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勤通風、勤曬衣被;四是嬰幼兒及兒童使用的奶瓶、餐具等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毒;五是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接種腸道病毒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關疾病,鼓勵滿6月齡兒童在12月齡前完成全程接種。
一旦感染手足口病後該怎麼辦?一是健康監護。患兒居家隔離治療期間,家長應密切觀察病情,如孩子出現持續高燒(體溫38.5C以上超過3天)、神經係統異常(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驚、煩躁或肢體抽搐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重症,應立即送孩子到醫院治療。二是居家消毒。每天清潔患兒常接觸的家具、玩具、地麵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消毒1~2次。患兒的分泌物、嘔吐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汙染的物品,要及時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30分鍾後用清水擦拭或衝洗幹淨。三是做好隔離。居家隔離時限為患兒全部症狀消失後1周,在此期間患兒盡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對與其共同居住的其他兒童應采取隔離措施。
(記者朱傳勝)
總值班:申金星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陳 琦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張雪暉 胡玉成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日,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提醒每年4月至6月是兒童手足口病高發季,家長、托幼機構、學校應提前做好預防。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傳染性強,可暴發流行或散發,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一般來說,手足口病症狀較輕的,大部分病例一周就可以痊愈,但有少數患者特別是3歲以下患兒,若沒有及時就醫、對症治療,可並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包括接觸傳播、飛沫傳播、飲食傳播,流行季節在人群密集場所停留時間過長、接觸患病兒童、個人衛生較差等,都會導致幼兒被感染。因此,家長要注重手足口病的鑒別,做好預防工作。
預防手足口病,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保持良好的手衛生,兒童在觸摸公共物品後、如廁後、進食前,應用清水和肥皂正確洗手;二是手足口病患兒應居家隔離治療,防止交叉感染;三是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勤通風、勤曬衣被;四是嬰幼兒及兒童使用的奶瓶、餐具等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毒;五是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接種腸道病毒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關疾病,鼓勵滿6月齡兒童在12月齡前完成全程接種。
一旦感染手足口病後該怎麼辦?一是健康監護。患兒居家隔離治療期間,家長應密切觀察病情,如孩子出現持續高燒(體溫38.5C以上超過3天)、神經係統異常(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驚、煩躁或肢體抽搐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重症,應立即送孩子到醫院治療。二是居家消毒。每天清潔患兒常接觸的家具、玩具、地麵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消毒1~2次。患兒的分泌物、嘔吐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汙染的物品,要及時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30分鍾後用清水擦拭或衝洗幹淨。三是做好隔離。居家隔離時限為患兒全部症狀消失後1周,在此期間患兒盡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對與其共同居住的其他兒童應采取隔離措施。
(記者朱傳勝)
總值班:申金星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陳 琦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張雪暉 胡玉成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