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頻道
紅心獼猴桃隊、黃桃隊、橋米隊、山中小豬隊……這些鄉土氣息十足的隊伍,連日來攪熱了素有“中國網球之鄉”稱號的湖北省京山市。一場場鄉村網球比賽別開生麵,讓不少參賽者笑稱自己是“土雞子變成金鳳凰,泥腿子登上網球場”。
截至2022年末,京山常住人口53.45萬人,而常年參與網球運動的就超過10萬人。這意味著,每5個京山人就有1人愛好打網球。這裏的人們為何一“網”情深?記者走進京山探尋答案。
“貴族運動”祛魅
13日,湖北省首屆村網在京山舉行。這一全國首創的民間網球賽事,由村和社區發起,不分等級、不設門檻、不限身份與年齡,養牛大王、油菜花種植戶、網球學校學子等同台競技。下至還依偎在母親懷裏的孩童,上到九旬老漢,都來到現場觀賽。
賽前一晚,記者在京山火車站偶遇從武漢返鄉的62歲京山人李世彪,他隨身背包中一把橙色的網球拍非常吸睛。“這把球拍跟了我15年。我從2008年開始打網球,起初是為了鍛煉身體,後來越打越熱愛。”說起網球,他眼中透著光亮。
從20世紀80年代起,京山就推廣普及網球運動。網球漸漸褪下“貴族運動”的標簽,回歸強身健體的體育本體。“京山網球氛圍特別好,群眾參與度很高,網球在這裏體現出來的不光是職業與高端,還有‘接地氣’。”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網球名宿鄭潔說。
如今,京山全市有300多片網球場,58所中小學開設了網球課程。曾經“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在網球場上展示出昂揚麵貌。
60歲的彭菊芳麵龐黝黑,養了50多頭牛的他務農是能手,打球是高手。與12歲的蔡雨彤組隊,他們代表京山市文峰村牛皇隊參賽,獲得湖北村網“和美鄉村”網球賽第二名。
“除了上下午各喂一次牛,我每天基本就是與網球為伴。白天自己打,晚上教人打。”彭菊芳球齡35年,曾獲多個比賽冠軍,幾十年來帶過的徒弟超3000人。
“從零起步,我最開始用的是木頭拍子。都說網球入門難,很多人把它當成高雅運動,但我感覺網球其實是個老少皆宜的運動,對強健身體、鍛煉思維、日常交友都有好處。”彭菊芳說自己準備一直打,到打不動為止。
人才厚度積澱
2017年,京山網球特色小鎮獲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成為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之一,近年承辦了國際網聯青少年U18巡回賽、中國(京山)綠林網球英雄會、中國(京山)網球節等係列國內外賽事。
年過七旬的京山市民鄒俊成、曾凡英夫婦,打網球已有30年,他們還帶動兒子、孫子打起網球。“最讓我們驕傲的是,孫子在全省青少年網球U10、U12組比賽中拿過多項冠軍。”曾凡英說。
2018年,湖北省網球學校落戶京山,首創全日製“省校縣辦”示範學校。建校以來,該校學生在全國性網球賽事中已獲得金牌24枚、銀牌14枚、銅牌14枚。體教融合的辦學特色與優質的辦學品質吸引不少外地學生就讀,來自安徽、江西等省的學生占20%。
近年來,中國球員在世界網球賽場上迎來“集體爆發”,鄭欽文、王欣瑜、張之臻、吳易昺等球員在大滿貫賽事中取得諸多突破,在網壇掀起“中國風暴”。在鄭潔看來,中國網球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愈發濃厚的民間網球氛圍。
“人群基數大了以後,發掘好的苗子變得更容易。”鄭潔退役後一直在做青少年網球與賽事項目的推廣,國內網球的快速發展讓她感觸深刻。
“2014年前後剛開始做‘鄭潔杯’時,全國各地參賽的青少年選手很少。而現在,U10和U12組別的報名名額,基本幾秒內就會被搶光。我們那個年代,一年隻有幾站網球賽,現在中國賽區一年都有上百站青少年網球賽,而且還在增長。”鄭潔說。
網球強村夢
京山市文峰村是這次湖北村網的發起村,也被稱為“中國網球第一村”,全村有80多片網球場。“我們這裏人人會揮拍,個個能上場,‘網球強村’是我們的夢想。”38歲的村黨支部書記胡誌鵬說。
胡誌鵬說,這次村網比賽,村裏投入不少,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到京山看村網、泡溫泉、品村味、享村遊。“我也學了快一年網球,爭取明年上場參賽。”他說。
據介紹,貫穿10月的湖北村網,設計了“一球成名”網球賽、“和美鄉村”網球賽、“球王”爭霸賽等,預計將吸引全國60多支隊伍、500多名網球愛好者參加。
被問及是否希望中國各地湧現出更多鄉村網球賽事,鄭潔表示,京山的探索有其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
“我當然希望未來有更多鄉村比賽湧現,但各地辦賽依托的是城市特質。京山舉辦鄉村網球賽的背後,是其廣泛而深厚的網球群眾基礎,而像北京、上海,可能會更多以職業賽事、商業賽事為主。”鄭潔說。
今年以來,京山充分利用賽事多、鄉村美、溫泉好的地域特色資源,開拓“網球+文旅”產業體係。據當地統計,1至8月,以網球運動為牽引,全市吸引遊客數百萬人次,實現綜合產值67.9億元。
“希望京山村網能持續做下去,讓更多人借此了解到,其實網球門檻並非大家想象中那麼高。”鄭潔說。
新華社武漢10月17日電
(記者閆睿、樂文婉)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紅心獼猴桃隊、黃桃隊、橋米隊、山中小豬隊……這些鄉土氣息十足的隊伍,連日來攪熱了素有“中國網球之鄉”稱號的湖北省京山市。一場場鄉村網球比賽別開生麵,讓不少參賽者笑稱自己是“土雞子變成金鳳凰,泥腿子登上網球場”。
截至2022年末,京山常住人口53.45萬人,而常年參與網球運動的就超過10萬人。這意味著,每5個京山人就有1人愛好打網球。這裏的人們為何一“網”情深?記者走進京山探尋答案。
“貴族運動”祛魅
13日,湖北省首屆村網在京山舉行。這一全國首創的民間網球賽事,由村和社區發起,不分等級、不設門檻、不限身份與年齡,養牛大王、油菜花種植戶、網球學校學子等同台競技。下至還依偎在母親懷裏的孩童,上到九旬老漢,都來到現場觀賽。
賽前一晚,記者在京山火車站偶遇從武漢返鄉的62歲京山人李世彪,他隨身背包中一把橙色的網球拍非常吸睛。“這把球拍跟了我15年。我從2008年開始打網球,起初是為了鍛煉身體,後來越打越熱愛。”說起網球,他眼中透著光亮。
從20世紀80年代起,京山就推廣普及網球運動。網球漸漸褪下“貴族運動”的標簽,回歸強身健體的體育本體。“京山網球氛圍特別好,群眾參與度很高,網球在這裏體現出來的不光是職業與高端,還有‘接地氣’。”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網球名宿鄭潔說。
如今,京山全市有300多片網球場,58所中小學開設了網球課程。曾經“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在網球場上展示出昂揚麵貌。
60歲的彭菊芳麵龐黝黑,養了50多頭牛的他務農是能手,打球是高手。與12歲的蔡雨彤組隊,他們代表京山市文峰村牛皇隊參賽,獲得湖北村網“和美鄉村”網球賽第二名。
“除了上下午各喂一次牛,我每天基本就是與網球為伴。白天自己打,晚上教人打。”彭菊芳球齡35年,曾獲多個比賽冠軍,幾十年來帶過的徒弟超3000人。
“從零起步,我最開始用的是木頭拍子。都說網球入門難,很多人把它當成高雅運動,但我感覺網球其實是個老少皆宜的運動,對強健身體、鍛煉思維、日常交友都有好處。”彭菊芳說自己準備一直打,到打不動為止。
人才厚度積澱
2017年,京山網球特色小鎮獲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成為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之一,近年承辦了國際網聯青少年U18巡回賽、中國(京山)綠林網球英雄會、中國(京山)網球節等係列國內外賽事。
年過七旬的京山市民鄒俊成、曾凡英夫婦,打網球已有30年,他們還帶動兒子、孫子打起網球。“最讓我們驕傲的是,孫子在全省青少年網球U10、U12組比賽中拿過多項冠軍。”曾凡英說。
2018年,湖北省網球學校落戶京山,首創全日製“省校縣辦”示範學校。建校以來,該校學生在全國性網球賽事中已獲得金牌24枚、銀牌14枚、銅牌14枚。體教融合的辦學特色與優質的辦學品質吸引不少外地學生就讀,來自安徽、江西等省的學生占20%。
近年來,中國球員在世界網球賽場上迎來“集體爆發”,鄭欽文、王欣瑜、張之臻、吳易昺等球員在大滿貫賽事中取得諸多突破,在網壇掀起“中國風暴”。在鄭潔看來,中國網球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愈發濃厚的民間網球氛圍。
“人群基數大了以後,發掘好的苗子變得更容易。”鄭潔退役後一直在做青少年網球與賽事項目的推廣,國內網球的快速發展讓她感觸深刻。
“2014年前後剛開始做‘鄭潔杯’時,全國各地參賽的青少年選手很少。而現在,U10和U12組別的報名名額,基本幾秒內就會被搶光。我們那個年代,一年隻有幾站網球賽,現在中國賽區一年都有上百站青少年網球賽,而且還在增長。”鄭潔說。
網球強村夢
京山市文峰村是這次湖北村網的發起村,也被稱為“中國網球第一村”,全村有80多片網球場。“我們這裏人人會揮拍,個個能上場,‘網球強村’是我們的夢想。”38歲的村黨支部書記胡誌鵬說。
胡誌鵬說,這次村網比賽,村裏投入不少,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到京山看村網、泡溫泉、品村味、享村遊。“我也學了快一年網球,爭取明年上場參賽。”他說。
據介紹,貫穿10月的湖北村網,設計了“一球成名”網球賽、“和美鄉村”網球賽、“球王”爭霸賽等,預計將吸引全國60多支隊伍、500多名網球愛好者參加。
被問及是否希望中國各地湧現出更多鄉村網球賽事,鄭潔表示,京山的探索有其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
“我當然希望未來有更多鄉村比賽湧現,但各地辦賽依托的是城市特質。京山舉辦鄉村網球賽的背後,是其廣泛而深厚的網球群眾基礎,而像北京、上海,可能會更多以職業賽事、商業賽事為主。”鄭潔說。
今年以來,京山充分利用賽事多、鄉村美、溫泉好的地域特色資源,開拓“網球+文旅”產業體係。據當地統計,1至8月,以網球運動為牽引,全市吸引遊客數百萬人次,實現綜合產值67.9億元。
“希望京山村網能持續做下去,讓更多人借此了解到,其實網球門檻並非大家想象中那麼高。”鄭潔說。
新華社武漢10月17日電
(記者閆睿、樂文婉)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