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頻道
給更多小球員盡情展示能力的舞台
第一屆“中青賽”從7月10日啟動,經過4個多月的賽程,於11月底陸續迎來各組別全國總冠軍的最終角逐。聯賽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指導,中國足協主辦,以打造覆蓋麵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競技水平最高、社會影響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賽事為目標,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各方期待。
對於近年來投身於青訓工作、並全程參與了中青賽籌備舉辦工作的高洪波來說,第一屆中青賽的圓滿舉行,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能看到中國足球崛起和發展的希望”。
“賽事麵向人人,學校代表隊、體校代表隊、社會青訓機構和俱樂部青訓梯隊等球隊均可參賽,每一名有天賦的球員都有被關注、被挖掘的機會。”高洪波介紹,“像這次比賽有不少學校代表隊都打進了各組別的全國四強,這充分說明學校足球也擁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這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能夠順利圓滿完成,而且很多場次踢得非常精彩,要感謝各方的努力,包括小球員們在場上體現出的拚搏精神、對足球的專注,這也是我們對中國足球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的地方。”高洪波說。
聚焦人才的發現與培養
根據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賽事組織工作方案(2022-2024年)》,要通過比賽選拔優秀人才,建立青少年球員數據庫,為各級國家隊組建奠定堅實基礎。這一目標在首屆“中青賽”已有所體現。
“在各年齡段中青賽比賽期間,我們會利用體能穿戴和視頻采集設備采集球員的相關數據,後期形成球隊和特定球員數據報告,這是客觀評估內容。”高洪波介紹。
“此外比賽期間,經過選拔的青訓教練員會在現場觀察球員表現,撰寫球探報告。客觀評估內容和球探報告都會上傳至中國足協青訓數字化平台,進入優秀球員數據庫,形成球員成長檔案。每名優秀球員都以身份證號碼作為唯一識別碼,通過查閱球員成長檔案,我們可以看到球員不同時間段的數據和球探評估內容,從而建立起長期動態選拔機製,為各級國字號球隊儲備人才。”高洪波說。
中國足協9月底在上海舉辦全國精英青少年球員訓練營(2007、2008年齡段),參訓的大部分球員正是在第一屆中青賽發揮出色的球員,他們分別來自學校、體校、社會青訓機構和職業俱樂部梯隊等。高洪波表示,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加強精英青少年球員培養,中青賽對於拓寬精英球員選材麵的推動作用正在逐步凸顯。
第二屆中青賽賽曆將爭取在年底公布
從今年6月1日發布賽事組織工作方案,再到7月初正式啟動比賽,高洪波坦言,首屆中青賽的舉辦有些匆忙,與部分地方賽事在賽程安排上出現了衝突,這也導致部分球隊遺憾未能參與本屆賽事。“我們會爭取在12月底之前把2023年全國青少年(足球)的所有賽事賽曆推出,這樣地方在規劃自己的比賽時能提前有個參考。”
“明年的U19組比賽歡迎大學隊伍參加。雖然職業俱樂部有將近60支U19隊伍,但是今年參賽的隻有26支,數量還是太少了。”高洪波表示,“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我認為體教融合除了競賽融合,還應該打通球員的上升空間,比如球員到了一定年紀,覺得(職業足球的)上升空間已經很難了,他們應該有機會去讀書,這條通道要打開。”
“同樣,如果有大學生覺得自己還能繼續運動生涯,他們念完大學也應該有參加職業隊的機會。中青賽就提供了這樣的平台。”高洪波說,“希望這種通道是全開放,這樣也能讓更多家長放心,讓孩子可以自由地做出選擇。”
高洪波同時介紹,明年中青賽男子高中年齡段U17組將從南、北區域多小組資格賽開始進行,此外,也希望各地在中青賽的準備組織上更加全麵豐富一些。
“各地的預選賽是中青賽的重要基礎,隻有更多數量、更多不同類型的球隊參與進來,優秀球員的選材麵才會更廣,真正的好球員才會被更多地發掘。”高洪波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給更多小球員盡情展示能力的舞台
第一屆“中青賽”從7月10日啟動,經過4個多月的賽程,於11月底陸續迎來各組別全國總冠軍的最終角逐。聯賽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指導,中國足協主辦,以打造覆蓋麵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競技水平最高、社會影響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賽事為目標,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各方期待。
對於近年來投身於青訓工作、並全程參與了中青賽籌備舉辦工作的高洪波來說,第一屆中青賽的圓滿舉行,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能看到中國足球崛起和發展的希望”。
“賽事麵向人人,學校代表隊、體校代表隊、社會青訓機構和俱樂部青訓梯隊等球隊均可參賽,每一名有天賦的球員都有被關注、被挖掘的機會。”高洪波介紹,“像這次比賽有不少學校代表隊都打進了各組別的全國四強,這充分說明學校足球也擁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這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能夠順利圓滿完成,而且很多場次踢得非常精彩,要感謝各方的努力,包括小球員們在場上體現出的拚搏精神、對足球的專注,這也是我們對中國足球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的地方。”高洪波說。
聚焦人才的發現與培養
根據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賽事組織工作方案(2022-2024年)》,要通過比賽選拔優秀人才,建立青少年球員數據庫,為各級國家隊組建奠定堅實基礎。這一目標在首屆“中青賽”已有所體現。
“在各年齡段中青賽比賽期間,我們會利用體能穿戴和視頻采集設備采集球員的相關數據,後期形成球隊和特定球員數據報告,這是客觀評估內容。”高洪波介紹。
“此外比賽期間,經過選拔的青訓教練員會在現場觀察球員表現,撰寫球探報告。客觀評估內容和球探報告都會上傳至中國足協青訓數字化平台,進入優秀球員數據庫,形成球員成長檔案。每名優秀球員都以身份證號碼作為唯一識別碼,通過查閱球員成長檔案,我們可以看到球員不同時間段的數據和球探評估內容,從而建立起長期動態選拔機製,為各級國字號球隊儲備人才。”高洪波說。
中國足協9月底在上海舉辦全國精英青少年球員訓練營(2007、2008年齡段),參訓的大部分球員正是在第一屆中青賽發揮出色的球員,他們分別來自學校、體校、社會青訓機構和職業俱樂部梯隊等。高洪波表示,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加強精英青少年球員培養,中青賽對於拓寬精英球員選材麵的推動作用正在逐步凸顯。
第二屆中青賽賽曆將爭取在年底公布
從今年6月1日發布賽事組織工作方案,再到7月初正式啟動比賽,高洪波坦言,首屆中青賽的舉辦有些匆忙,與部分地方賽事在賽程安排上出現了衝突,這也導致部分球隊遺憾未能參與本屆賽事。“我們會爭取在12月底之前把2023年全國青少年(足球)的所有賽事賽曆推出,這樣地方在規劃自己的比賽時能提前有個參考。”
“明年的U19組比賽歡迎大學隊伍參加。雖然職業俱樂部有將近60支U19隊伍,但是今年參賽的隻有26支,數量還是太少了。”高洪波表示,“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我認為體教融合除了競賽融合,還應該打通球員的上升空間,比如球員到了一定年紀,覺得(職業足球的)上升空間已經很難了,他們應該有機會去讀書,這條通道要打開。”
“同樣,如果有大學生覺得自己還能繼續運動生涯,他們念完大學也應該有參加職業隊的機會。中青賽就提供了這樣的平台。”高洪波說,“希望這種通道是全開放,這樣也能讓更多家長放心,讓孩子可以自由地做出選擇。”
高洪波同時介紹,明年中青賽男子高中年齡段U17組將從南、北區域多小組資格賽開始進行,此外,也希望各地在中青賽的準備組織上更加全麵豐富一些。
“各地的預選賽是中青賽的重要基礎,隻有更多數量、更多不同類型的球隊參與進來,優秀球員的選材麵才會更廣,真正的好球員才會被更多地發掘。”高洪波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