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頻道
4小時51分鍾,他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這是謝啟明連續第三年參加廈門馬拉鬆了,從最開始的激動新鮮,到如今的自信平靜,輪椅上的謝啟明越來越覺得自己與這項賽事融為了一體。
廈馬,開啟了他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因為一場交通事故,謝啟明在9歲時失去了右腿。那正是男孩愛跑愛跳的年紀,這場飛來橫禍給了他巨大的打擊。回想起自己的那段時光,謝啟明依然記得那種羨慕別人的感覺。“當時的感覺就是比較孤單,尤其是上體育課的時候,同學們都在跳繩、跑步、打球,我隻能在一邊看著。”他說。
1992年,17歲的謝啟明走出校園參加工作,開過飯店,砍過厘竹,有時候順利,有時候不順,在起起落落中,他體驗到了人生百態。回顧那段時光,他不無感慨地說:“我體會到了一個很現實的事情,那就是,人生中所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努力,你頹廢了,就會成為笑柄。”
1998年,經曆了人生又一次低穀的謝啟明決定來到廈門闖一闖,從賣礦泉水到擺地攤,從賣糖葫蘆到修手機,他不斷嚐試著各種可能的謀生方式,雖然依然挫折不斷,但他從未放棄。
謝啟明第一次了解馬拉鬆是在2003年。他回憶,那個時候,自己還在賣礦泉水賺錢,所以對“人多的地方”特別敏感,當時聽到有這麼一個活動,上萬人一起跑步,他的第一反應是“商機來了”。
2003年,廈門馬拉鬆舉辦的元年,12000多名跑者奔跑在跑道上,在賽道旁邊,一個拄著拐杖的年輕人一邊賣水一邊給選手們呐喊加油。謝啟明當時沒敢想自己能夠有機會參加這個比賽,隻是覺得,奔跑的感覺,很好。
那段時光,也是謝啟明在廈門事業的起步期。年複一年的摸索,他通過不斷努力把手機維修的業務做大了起來。
2016年,拄了多年拐杖的謝啟明開始使用輪椅,也開始萌生了參加廈門馬拉鬆的想法。“於是我開始嚐試,用輪椅滑動1公裏、2公裏、3公裏……慢慢地我愛上了這樣的‘輪跑’。”他說。
2020年,謝啟明終於得償所願,坐著輪椅出現在了廈馬的起跑線上。第一次參加廈馬這樣大的馬拉鬆比賽,謝啟明第一個感覺是“害怕”,害怕半途退賽,害怕6小時內完不成比賽。然而,衝出起跑線的那一刹那,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讓他瞬間快樂了起來。
馬拉鬆是一項挑戰極限的運動,在20公裏以後,謝啟明感到有些疲勞了。“當時還真有放棄的想法,但我每到一個地方,前麵的跑友們都會互相提醒,給我閃出一條路來。他們的鼓勵,也是我的動力,我就感覺自己不跑下去對不起他們的關心,於是就堅持了下來。”謝啟明說。
最終,謝啟明用了四個半小時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全馬,衝過終點,他振臂高呼,慶祝自己完成了挑戰。賽後,他把自己這段特別的經曆發到朋友圈,獲得了無數點讚。“跑馬拉鬆是很快樂的事情,對於殘疾人群體來說,其實是一種跟社會的融合,是很好的事情。跑了廈馬之後,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有自信了,以後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想,我馬拉鬆都能跑完,其他的就沒什麼大事了。”他說。
“跑馬”之餘,謝啟明有著多重身份,他經營手機維修店、做電商,還創辦了廈門中途之家脊髓損傷者服務中心,通過多種方式幫助殘疾人群體掌握就業技能,自立自強。業餘時間,他也當過義務交警,還成為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火炬手。在2022年廈馬開賽前,他還專門組織了一場“馬拉鬆自強跑團”座談會,召集“輪椅跑友”交流經驗、互相鼓勁。
年近半百,謝啟明說他有很多想感謝的人,尤其是他的父親。在他失去右腿以後,有人跟他父親說,你家兒子將來能要飯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我父親就直接說,我還指望著我家兒子給我養老呢。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爸爸沒有放棄我,我一定要努力起來。”謝啟明說。
對於人生,謝啟明有自己的思考,他說:“人生有三個價值,一個是個人價值,照顧好自己;第二個是照顧家人,贍養父母,幫助兄弟姐妹,幫助同學朋友;第三個是社會價值,可以幫助你不認識的群體,願意付出。”
在實現這三個價值的路上,謝啟明堅持不懈地奔跑著。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4小時51分鍾,他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這是謝啟明連續第三年參加廈門馬拉鬆了,從最開始的激動新鮮,到如今的自信平靜,輪椅上的謝啟明越來越覺得自己與這項賽事融為了一體。
廈馬,開啟了他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因為一場交通事故,謝啟明在9歲時失去了右腿。那正是男孩愛跑愛跳的年紀,這場飛來橫禍給了他巨大的打擊。回想起自己的那段時光,謝啟明依然記得那種羨慕別人的感覺。“當時的感覺就是比較孤單,尤其是上體育課的時候,同學們都在跳繩、跑步、打球,我隻能在一邊看著。”他說。
1992年,17歲的謝啟明走出校園參加工作,開過飯店,砍過厘竹,有時候順利,有時候不順,在起起落落中,他體驗到了人生百態。回顧那段時光,他不無感慨地說:“我體會到了一個很現實的事情,那就是,人生中所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努力,你頹廢了,就會成為笑柄。”
1998年,經曆了人生又一次低穀的謝啟明決定來到廈門闖一闖,從賣礦泉水到擺地攤,從賣糖葫蘆到修手機,他不斷嚐試著各種可能的謀生方式,雖然依然挫折不斷,但他從未放棄。
謝啟明第一次了解馬拉鬆是在2003年。他回憶,那個時候,自己還在賣礦泉水賺錢,所以對“人多的地方”特別敏感,當時聽到有這麼一個活動,上萬人一起跑步,他的第一反應是“商機來了”。
2003年,廈門馬拉鬆舉辦的元年,12000多名跑者奔跑在跑道上,在賽道旁邊,一個拄著拐杖的年輕人一邊賣水一邊給選手們呐喊加油。謝啟明當時沒敢想自己能夠有機會參加這個比賽,隻是覺得,奔跑的感覺,很好。
那段時光,也是謝啟明在廈門事業的起步期。年複一年的摸索,他通過不斷努力把手機維修的業務做大了起來。
2016年,拄了多年拐杖的謝啟明開始使用輪椅,也開始萌生了參加廈門馬拉鬆的想法。“於是我開始嚐試,用輪椅滑動1公裏、2公裏、3公裏……慢慢地我愛上了這樣的‘輪跑’。”他說。
2020年,謝啟明終於得償所願,坐著輪椅出現在了廈馬的起跑線上。第一次參加廈馬這樣大的馬拉鬆比賽,謝啟明第一個感覺是“害怕”,害怕半途退賽,害怕6小時內完不成比賽。然而,衝出起跑線的那一刹那,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讓他瞬間快樂了起來。
馬拉鬆是一項挑戰極限的運動,在20公裏以後,謝啟明感到有些疲勞了。“當時還真有放棄的想法,但我每到一個地方,前麵的跑友們都會互相提醒,給我閃出一條路來。他們的鼓勵,也是我的動力,我就感覺自己不跑下去對不起他們的關心,於是就堅持了下來。”謝啟明說。
最終,謝啟明用了四個半小時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全馬,衝過終點,他振臂高呼,慶祝自己完成了挑戰。賽後,他把自己這段特別的經曆發到朋友圈,獲得了無數點讚。“跑馬拉鬆是很快樂的事情,對於殘疾人群體來說,其實是一種跟社會的融合,是很好的事情。跑了廈馬之後,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有自信了,以後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想,我馬拉鬆都能跑完,其他的就沒什麼大事了。”他說。
“跑馬”之餘,謝啟明有著多重身份,他經營手機維修店、做電商,還創辦了廈門中途之家脊髓損傷者服務中心,通過多種方式幫助殘疾人群體掌握就業技能,自立自強。業餘時間,他也當過義務交警,還成為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火炬手。在2022年廈馬開賽前,他還專門組織了一場“馬拉鬆自強跑團”座談會,召集“輪椅跑友”交流經驗、互相鼓勁。
年近半百,謝啟明說他有很多想感謝的人,尤其是他的父親。在他失去右腿以後,有人跟他父親說,你家兒子將來能要飯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我父親就直接說,我還指望著我家兒子給我養老呢。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爸爸沒有放棄我,我一定要努力起來。”謝啟明說。
對於人生,謝啟明有自己的思考,他說:“人生有三個價值,一個是個人價值,照顧好自己;第二個是照顧家人,贍養父母,幫助兄弟姐妹,幫助同學朋友;第三個是社會價值,可以幫助你不認識的群體,願意付出。”
在實現這三個價值的路上,謝啟明堅持不懈地奔跑著。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