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住在城裏的父親最近常念叨,以後還是要回七一一礦區養老,那裏環境越來越好,正在新修一處大型醫養中心。這讓兒子李建達頗為感慨,承載了他兒時記憶的礦區,正以一種新的方式“重啟”。
李建達父親口中的“七一一礦”,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許家洞鎮。這座創建於1958年的礦山,是我國最早發現、勘探並建成的一座大型鈾礦山,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發提供了合格鈾原料,被譽為“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勳鈾礦”。
作為“礦三代”,李建達深知,七一一礦區見證了爺爺和父親等一代代礦工們為“國之重器”拚搏的榮光,他們在最艱苦的年代將青春留在礦山,為國防事業做出了貢獻。
然而,七一一礦區2004年政策性關閉後,大量礦工異地安置,昔日繁華熱鬧的礦區漸失活力,原本的辦公樓和宿舍區日漸破敗。
李建達所指的“重啟”,是近年來郴州市各級政府聯合中核集團等企業和部門,圍繞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醫療衛生及文旅發展等,對這個一度衰敗的礦區進行提質改造。
如今,漫步在七一一礦區,整潔有序的環境令人眼前一亮:充滿曆史厚重感的紅磚外牆,平坦的瀝青路麵,錯落有致的綠植,隨處可見的路燈照明……
“礦區大變樣,現在好漂亮喲!”87歲的退休礦工李相庭說,經過一番改造,現在礦區不僅住著舒心,還吸引很多人慕名前來參觀。
憑借獨特的工業文化背景,七一一礦區正進一步發展旅遊業。“我們與企業開展合作,盤活礦區閑置的舊址辦公樓等資源,建設一係列公共服務和旅遊配套設施。”蘇仙區委書記黃誌文說,當地將通過一係列“重啟”舉措,讓礦區重現生機。
近期在礦區舉行了一場“重啟”儀式,一座包含研學基地、溫泉康養、文創商業等功能區的“七一一時光小鎮”,即將在礦區亮相。
記者日前在礦區看到,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原則,時光小鎮的核心街區已基本建成。行走其中,年代感撲麵而來,宛若穿越至20世紀的湘南鈾礦小鎮。
不遠處,改造升級後的七一一礦工業文化實踐教學基地迎來不少老礦工和研學團隊。沉浸式展廳裏,大家細細聆聽七一一礦工們奮勇拚搏的故事。
黃誌文說,“重啟”項目是文旅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接下來將進一步拓展礦區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範圍,加大對困難群體各項民生需求的保障。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住在城裏的父親最近常念叨,以後還是要回七一一礦區養老,那裏環境越來越好,正在新修一處大型醫養中心。這讓兒子李建達頗為感慨,承載了他兒時記憶的礦區,正以一種新的方式“重啟”。
李建達父親口中的“七一一礦”,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許家洞鎮。這座創建於1958年的礦山,是我國最早發現、勘探並建成的一座大型鈾礦山,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發提供了合格鈾原料,被譽為“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勳鈾礦”。
作為“礦三代”,李建達深知,七一一礦區見證了爺爺和父親等一代代礦工們為“國之重器”拚搏的榮光,他們在最艱苦的年代將青春留在礦山,為國防事業做出了貢獻。
然而,七一一礦區2004年政策性關閉後,大量礦工異地安置,昔日繁華熱鬧的礦區漸失活力,原本的辦公樓和宿舍區日漸破敗。
李建達所指的“重啟”,是近年來郴州市各級政府聯合中核集團等企業和部門,圍繞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醫療衛生及文旅發展等,對這個一度衰敗的礦區進行提質改造。
如今,漫步在七一一礦區,整潔有序的環境令人眼前一亮:充滿曆史厚重感的紅磚外牆,平坦的瀝青路麵,錯落有致的綠植,隨處可見的路燈照明……
“礦區大變樣,現在好漂亮喲!”87歲的退休礦工李相庭說,經過一番改造,現在礦區不僅住著舒心,還吸引很多人慕名前來參觀。
憑借獨特的工業文化背景,七一一礦區正進一步發展旅遊業。“我們與企業開展合作,盤活礦區閑置的舊址辦公樓等資源,建設一係列公共服務和旅遊配套設施。”蘇仙區委書記黃誌文說,當地將通過一係列“重啟”舉措,讓礦區重現生機。
近期在礦區舉行了一場“重啟”儀式,一座包含研學基地、溫泉康養、文創商業等功能區的“七一一時光小鎮”,即將在礦區亮相。
記者日前在礦區看到,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原則,時光小鎮的核心街區已基本建成。行走其中,年代感撲麵而來,宛若穿越至20世紀的湘南鈾礦小鎮。
不遠處,改造升級後的七一一礦工業文化實踐教學基地迎來不少老礦工和研學團隊。沉浸式展廳裏,大家細細聆聽七一一礦工們奮勇拚搏的故事。
黃誌文說,“重啟”項目是文旅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接下來將進一步拓展礦區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範圍,加大對困難群體各項民生需求的保障。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