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社會新聞 > 社會新聞 > 正文

社會新聞

記者手記:錢江潮裏看變化
更新時間:2023-8-16 10:26:26    來源:新華社

  自古以來,關於錢塘江大潮的詩句不可勝數,諸如“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等等,是錢江潮聲千百年來久久回蕩的寫照。

  此次采訪恰逢農曆十八日,地球、月球和太陽的位置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和太陽的引力相互疊加,使海水出現大潮的現象。記者在錢塘江下遊再睹大潮真容:潮水初臨時,江麵閃現出一條白練,伴之隱隱雷聲,潮頭由遠而近,推擁而來,頃刻間鳴聲如雷,一麵水牆呈現於江麵,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

  形之奇,氣之盛,勢之猛,是錢江潮的外在。站在當下,再看錢江潮,記者更多地看到了它的變化。

  在錢塘江海塘,目前仍屹立在臨江一線的明清魚鱗石塘,擔負著防洪禦潮的重要作用,保護著杭嘉湖平原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數百年運行下來,海寧段內的部分古海塘堤腳的防衝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安全運行需要,防衝加固迫在眉睫。

  錢塘江北岸秧田廟至塔山壩段海塘工程(堤腳部分)位於海寧市境內。“該段海塘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在設計工程方案時,就多次與文物主管部門會商,做好古海塘保護。”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工程項目負責人陳文江介紹。

  工程自2021年7月開工至今,經過修護加固,古海塘的魚鱗構造不曾改變,而它的臨江側和基礎部分更加堅固,防洪(潮)標準達300年一遇。

  除了保護古海塘、挖掘其文化價值,近幾年帶著許多對錢塘江的好奇,一群“趕潮”人踏上了湧潮科考路,比如科考發現新潮景——魚鱗潮就成為新晉“網紅”,人們爭相目睹奇觀。

  “對錢塘江湧潮全程追蹤觀測、潮景景觀拍攝、岸灘地形觀測、湧潮參數測量,追蹤錢塘江湧潮生成、演進與消亡的全過程,可以為錢塘江觀潮景觀資源的利用、沿江景觀帶的建設和高標準海塘建設提供依據。”浙江省錢塘江湧潮研究會會長徐有成說。

  錢塘江下遊的最大支流曹娥江入海口,這裏的強湧潮聞名天下。然而詩人筆下的雄壯景致,曾經於兩岸百姓而言卻是無盡的苦難。“潮水一來心發跳,年年搭舍年年逃”映射出湧潮來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2005年12月,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在強湧潮地段建閘,是世界性難題。3年後,大閘28扇閘門落下蓄水。

  “建設者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創造了奇跡。”原曹娥江大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徐青鬆說,大閘建成後,曹娥江一舉告別千古湧潮,上遊蓄清水為平湖,下遊擋海潮於無形。

  在曹娥江大閘的核心區,我們發現這位治水馭水的“鐵漢”也有“柔情”一麵:28孔擋潮泄洪閘整齊地排列在611米長的堵壩上,特殊結構賦予它應對潮水衝刷的“超能力”。

  大閘左右兩側各有一條長400多米、寬2米的魚道,為洄遊性魚類留出“生命綠道”,讓它們找到“回家”的路。工作人員介紹,大閘建成至今已在魚道中觀測到30多種魚類,與建閘前種類無異,保障了魚類的種群數量和生物多樣性。

  曹娥江大閘不僅守護著兩岸百姓,更守護了錢塘江流域水下的勃勃生機。

  夏日夜晚,錢塘江夜遊碼頭人頭攢動,乘著遊船欣賞兩岸風光成為遊客來杭的熱門文旅項目,亞運場館“大小蓮花”綻放江邊,高樓林立、霓虹閃爍見證著城市擁江發展的欣欣向榮。

  錢江世紀城是錢塘江下遊南岸的一顆新星,“超級江堤”的打造讓它成為靚麗的濱水岸線,堤防不僅有防潮防洪功能,還創造了綠色生活空間。

  “我們首次在錢塘江湧潮河段設計了堤外綠化,豐富了迎水麵視覺;堤頂還建了彩色瀝青防汛道路,將防汛道路與內側的市政道路結合,把臨江空間以公園形式還於市民。”杭州市蕭山錢江世紀城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

  “弄潮兒向濤頭立”,錢塘江海塘應湧潮而生,抵禦海潮、守護一江安瀾,成為浙江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現如今,海塘不隻是防汛防台風的生命線,更是人民共享的生態線。

(記者 黃筱 王俊祿 唐弢)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記者手記:錢江潮裏看變化
    2023-8-16 10:26:26    來源:新華社

      自古以來,關於錢塘江大潮的詩句不可勝數,諸如“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等等,是錢江潮聲千百年來久久回蕩的寫照。

      此次采訪恰逢農曆十八日,地球、月球和太陽的位置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和太陽的引力相互疊加,使海水出現大潮的現象。記者在錢塘江下遊再睹大潮真容:潮水初臨時,江麵閃現出一條白練,伴之隱隱雷聲,潮頭由遠而近,推擁而來,頃刻間鳴聲如雷,一麵水牆呈現於江麵,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

      形之奇,氣之盛,勢之猛,是錢江潮的外在。站在當下,再看錢江潮,記者更多地看到了它的變化。

      在錢塘江海塘,目前仍屹立在臨江一線的明清魚鱗石塘,擔負著防洪禦潮的重要作用,保護著杭嘉湖平原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數百年運行下來,海寧段內的部分古海塘堤腳的防衝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安全運行需要,防衝加固迫在眉睫。

      錢塘江北岸秧田廟至塔山壩段海塘工程(堤腳部分)位於海寧市境內。“該段海塘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在設計工程方案時,就多次與文物主管部門會商,做好古海塘保護。”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工程項目負責人陳文江介紹。

      工程自2021年7月開工至今,經過修護加固,古海塘的魚鱗構造不曾改變,而它的臨江側和基礎部分更加堅固,防洪(潮)標準達300年一遇。

      除了保護古海塘、挖掘其文化價值,近幾年帶著許多對錢塘江的好奇,一群“趕潮”人踏上了湧潮科考路,比如科考發現新潮景——魚鱗潮就成為新晉“網紅”,人們爭相目睹奇觀。

      “對錢塘江湧潮全程追蹤觀測、潮景景觀拍攝、岸灘地形觀測、湧潮參數測量,追蹤錢塘江湧潮生成、演進與消亡的全過程,可以為錢塘江觀潮景觀資源的利用、沿江景觀帶的建設和高標準海塘建設提供依據。”浙江省錢塘江湧潮研究會會長徐有成說。

      錢塘江下遊的最大支流曹娥江入海口,這裏的強湧潮聞名天下。然而詩人筆下的雄壯景致,曾經於兩岸百姓而言卻是無盡的苦難。“潮水一來心發跳,年年搭舍年年逃”映射出湧潮來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2005年12月,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在強湧潮地段建閘,是世界性難題。3年後,大閘28扇閘門落下蓄水。

      “建設者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創造了奇跡。”原曹娥江大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徐青鬆說,大閘建成後,曹娥江一舉告別千古湧潮,上遊蓄清水為平湖,下遊擋海潮於無形。

      在曹娥江大閘的核心區,我們發現這位治水馭水的“鐵漢”也有“柔情”一麵:28孔擋潮泄洪閘整齊地排列在611米長的堵壩上,特殊結構賦予它應對潮水衝刷的“超能力”。

      大閘左右兩側各有一條長400多米、寬2米的魚道,為洄遊性魚類留出“生命綠道”,讓它們找到“回家”的路。工作人員介紹,大閘建成至今已在魚道中觀測到30多種魚類,與建閘前種類無異,保障了魚類的種群數量和生物多樣性。

      曹娥江大閘不僅守護著兩岸百姓,更守護了錢塘江流域水下的勃勃生機。

      夏日夜晚,錢塘江夜遊碼頭人頭攢動,乘著遊船欣賞兩岸風光成為遊客來杭的熱門文旅項目,亞運場館“大小蓮花”綻放江邊,高樓林立、霓虹閃爍見證著城市擁江發展的欣欣向榮。

      錢江世紀城是錢塘江下遊南岸的一顆新星,“超級江堤”的打造讓它成為靚麗的濱水岸線,堤防不僅有防潮防洪功能,還創造了綠色生活空間。

      “我們首次在錢塘江湧潮河段設計了堤外綠化,豐富了迎水麵視覺;堤頂還建了彩色瀝青防汛道路,將防汛道路與內側的市政道路結合,把臨江空間以公園形式還於市民。”杭州市蕭山錢江世紀城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

      “弄潮兒向濤頭立”,錢塘江海塘應湧潮而生,抵禦海潮、守護一江安瀾,成為浙江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現如今,海塘不隻是防汛防台風的生命線,更是人民共享的生態線。

    (記者 黃筱 王俊祿 唐弢)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