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如果從高空俯瞰通往黑龍江省伊春市各個林場的公路,會發現公路變成了小興安嶺群山之間的一條條紐帶,茂林在紐帶兩側爭相丈量著天空的高度。
伊春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素有“中國林都”美譽。2013年,伊春全麵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一木獨大”的曆史在此刻終結。全麵停伐十年間,林區人秉承生態文明理念,守護綠水青山,築牢綠色屏障,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接續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答卷。
生態之變:守護綠水青山
“紅鬆是伊春的特殊樹種,當時林子密,大約一米見方就有一棵,我胳膊挺長,也抱不過來。”老一輩林區人是伊春生態變化的見證者。今年78歲的林場退休職工李忠躍回憶起從前的林場生活,對擎天紅鬆印象深刻。
眼看著林子越砍越薄,莽莽林海麵臨“透支”風險,停伐勢在必行。2013年,伊春迎來“掛鋸停斧”的曆史時刻。“獨木難支”之時,林區人即便攻堅克難,也要選擇用生態承載未來。
上午時分,在伊春森工烏伊嶺林業局公司永勝林場分公司的管護區內,承擔著1700多公頃巡護任務的護林員羅曉峰,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行走過程中,他通過手機中的護林通App,將巡護軌跡等信息實時上傳。
伊春森工烏伊嶺林業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彭偉學說,他們在深入貫徹落實“林長製”的同時,正試行森林資源管護激勵機製,將管護區內山特產品采集權交給相應的護林員,讓他們愛上林、紮住根,切實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如今,伊春已從過去單一保護林木林地為主,轉變為山水林田湖草、野生動植物係統保護。
一組數據見證了伊春的生態之變——伊春市森林蓄積量達到3.75億立方米,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達83.8%。
產業之變:轉型多元化發展
“不砍樹,咋過活?”“掛鋸停斧”之後,不少林區人有過困惑。然而站在十年後林區煥發新生的今天回望過去,昔日的“揮斧人”不約而同地意識到,綠水青山、良好生態正是伊春最大的財富。
伊春是最適宜藍莓種植的區域之一。在位於伊春市友好區的伊春市誌有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灌裝車間內,生產廠長於威正在檢查一台飲料灌裝機的運行狀況。
“我原先在林場做過營林工,也當過司機。2014年這裏建廠後,我決定來試一試做藍莓加工。”於威說,工廠從2015年開始陸續擴大生產,產品也由單一的藍莓果幹擴展到藍莓酒、果汁原漿飲料等多種類型。公司去年產值在2300萬元左右,今年計劃把藍莓原料用量擴大一倍。
放下斧鋸的林區人,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特色種養產業、森林食藥產業,紅鬆果林、食用菌、小漿果、森林豬、湖羊等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伊春森工集團黨群工作部副部長楊玉梅介紹,集團營造紅鬆果材兼用林48.6萬畝,建成黑木耳菌種菌包廠46家,吊袋大棚13萬平方米。浩瀚林海下,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正交出老林區轉型的新答卷。
生活之變:幸福的生活像小興安嶺的綠色一樣綿長
走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的伊春市伊美區中植村小區,植被錯落有致,樓房牆體粉刷一新,車輛停放整齊有序。“現在樓道裏幹淨多了,牆體新做了保溫層,冬天家裏溫度提升了十多攝氏度。”小區居民史長莉說。
伊春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物業負責人劉新光介紹,自開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截至2022年底,伊春市共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74個,樓房1097棟、麵積366.4萬平方米。
民生工程相繼實施,承包紅鬆林鼓了腰包,入股合作社分紅……林區人成為守護綠水青山的受益者。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農家樂的溪水林場退休職工劉養順也對如今的生活深有感觸:“這幾年林場給修了柏油路,安了彩燈,栽了樹,還在我家對麵的草甸子裏搞了‘醉蝶花穀’景點。環境好了,來吃飯的人逐漸多了。每到旺季,小院幾乎天天坐滿遊客。”
如今,李忠躍的女兒李曉梅在市區開了一家名為“書語伴讀書房”的書店。
“我希望通過舉辦讀書會等活動,提高一群人、一座城的文明素養,讓大家意識到自己是林區人的一員,意識到在這片林海默默守護我們的同時,我們也要一代接一代地守護它們。”李曉梅說。
新華社記者 陳聰 楊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如果從高空俯瞰通往黑龍江省伊春市各個林場的公路,會發現公路變成了小興安嶺群山之間的一條條紐帶,茂林在紐帶兩側爭相丈量著天空的高度。
伊春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素有“中國林都”美譽。2013年,伊春全麵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一木獨大”的曆史在此刻終結。全麵停伐十年間,林區人秉承生態文明理念,守護綠水青山,築牢綠色屏障,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接續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答卷。
生態之變:守護綠水青山
“紅鬆是伊春的特殊樹種,當時林子密,大約一米見方就有一棵,我胳膊挺長,也抱不過來。”老一輩林區人是伊春生態變化的見證者。今年78歲的林場退休職工李忠躍回憶起從前的林場生活,對擎天紅鬆印象深刻。
眼看著林子越砍越薄,莽莽林海麵臨“透支”風險,停伐勢在必行。2013年,伊春迎來“掛鋸停斧”的曆史時刻。“獨木難支”之時,林區人即便攻堅克難,也要選擇用生態承載未來。
上午時分,在伊春森工烏伊嶺林業局公司永勝林場分公司的管護區內,承擔著1700多公頃巡護任務的護林員羅曉峰,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行走過程中,他通過手機中的護林通App,將巡護軌跡等信息實時上傳。
伊春森工烏伊嶺林業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彭偉學說,他們在深入貫徹落實“林長製”的同時,正試行森林資源管護激勵機製,將管護區內山特產品采集權交給相應的護林員,讓他們愛上林、紮住根,切實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如今,伊春已從過去單一保護林木林地為主,轉變為山水林田湖草、野生動植物係統保護。
一組數據見證了伊春的生態之變——伊春市森林蓄積量達到3.75億立方米,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達83.8%。
產業之變:轉型多元化發展
“不砍樹,咋過活?”“掛鋸停斧”之後,不少林區人有過困惑。然而站在十年後林區煥發新生的今天回望過去,昔日的“揮斧人”不約而同地意識到,綠水青山、良好生態正是伊春最大的財富。
伊春是最適宜藍莓種植的區域之一。在位於伊春市友好區的伊春市誌有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灌裝車間內,生產廠長於威正在檢查一台飲料灌裝機的運行狀況。
“我原先在林場做過營林工,也當過司機。2014年這裏建廠後,我決定來試一試做藍莓加工。”於威說,工廠從2015年開始陸續擴大生產,產品也由單一的藍莓果幹擴展到藍莓酒、果汁原漿飲料等多種類型。公司去年產值在2300萬元左右,今年計劃把藍莓原料用量擴大一倍。
放下斧鋸的林區人,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特色種養產業、森林食藥產業,紅鬆果林、食用菌、小漿果、森林豬、湖羊等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伊春森工集團黨群工作部副部長楊玉梅介紹,集團營造紅鬆果材兼用林48.6萬畝,建成黑木耳菌種菌包廠46家,吊袋大棚13萬平方米。浩瀚林海下,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正交出老林區轉型的新答卷。
生活之變:幸福的生活像小興安嶺的綠色一樣綿長
走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的伊春市伊美區中植村小區,植被錯落有致,樓房牆體粉刷一新,車輛停放整齊有序。“現在樓道裏幹淨多了,牆體新做了保溫層,冬天家裏溫度提升了十多攝氏度。”小區居民史長莉說。
伊春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物業負責人劉新光介紹,自開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截至2022年底,伊春市共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74個,樓房1097棟、麵積366.4萬平方米。
民生工程相繼實施,承包紅鬆林鼓了腰包,入股合作社分紅……林區人成為守護綠水青山的受益者。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農家樂的溪水林場退休職工劉養順也對如今的生活深有感觸:“這幾年林場給修了柏油路,安了彩燈,栽了樹,還在我家對麵的草甸子裏搞了‘醉蝶花穀’景點。環境好了,來吃飯的人逐漸多了。每到旺季,小院幾乎天天坐滿遊客。”
如今,李忠躍的女兒李曉梅在市區開了一家名為“書語伴讀書房”的書店。
“我希望通過舉辦讀書會等活動,提高一群人、一座城的文明素養,讓大家意識到自己是林區人的一員,意識到在這片林海默默守護我們的同時,我們也要一代接一代地守護它們。”李曉梅說。
新華社記者 陳聰 楊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