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1月2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州市槐樹鄉龍台村“火龍舞”,在群眾的叫好聲中開始精彩表演。五龍舞動,熱鬧非凡。
隻見紅、藍、綠、黃、白五條彩龍,通體透明、閃閃發光,龍口噴火、氣勢恢宏,舞動中不斷展現出五龍彙、鎮五方、拜龍王、擺火陣、跳龍門、巨龍飛等程式和造型以及五龍花、五龍柱、大盤龍、龍鑽身、跑龍圈、擺龍陣等多種表演形式。
“每年春節,我們村都會舉辦火龍舞演出,非常熱鬧,觀看的群眾也非常多,大家的熱情都很高,火龍舞的演出,也是代表了大家的一種心聲,希望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的生活越過越美滿。”龍台村村民田豔青說。
“火龍舞”的發源地龍台村,位於孟州市西北蟠龍嶺腳下,村西北有座“龍聖祖”祖廟,也叫“五龍廟”,興建於商代。廟內雕塑紅、藍、綠、黃、白五色巨龍,周邊有五道丘陵,綿延起伏,活像五條翩翩起舞的巨龍向廟內齊奔。
“火龍舞”是龍台村民在曆史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是龍台村民向往美好新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台村製作的火龍,有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龍頭似麒麟,龍口內設置噴火裝置,龍身7~9節,每節龍身內裝置兩個油沽肚燈,龍尾係有5個鈴鐺,五條火龍做成了紅、藍、綠、黃、白五種顏色。2007年2月,“火龍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台村的火龍舞曆史悠久,從隋朝到現在已經2000多年,到我這一代已經是第42代傳承人了,它是在農耕文化和村鎮文化中產生的。每年我們都要組織四期火龍培訓,培訓火龍舞的曆史淵源、流傳過程以及製作工藝和舞龍技藝。作為火龍舞的國家級傳承人,我一定會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光大。”火龍舞第42代國家級傳承人郝同周說。
(記者 李英俊 胡 月 通訊員 賈黎明 範晴甜)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1月2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州市槐樹鄉龍台村“火龍舞”,在群眾的叫好聲中開始精彩表演。五龍舞動,熱鬧非凡。
隻見紅、藍、綠、黃、白五條彩龍,通體透明、閃閃發光,龍口噴火、氣勢恢宏,舞動中不斷展現出五龍彙、鎮五方、拜龍王、擺火陣、跳龍門、巨龍飛等程式和造型以及五龍花、五龍柱、大盤龍、龍鑽身、跑龍圈、擺龍陣等多種表演形式。
“每年春節,我們村都會舉辦火龍舞演出,非常熱鬧,觀看的群眾也非常多,大家的熱情都很高,火龍舞的演出,也是代表了大家的一種心聲,希望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的生活越過越美滿。”龍台村村民田豔青說。
“火龍舞”的發源地龍台村,位於孟州市西北蟠龍嶺腳下,村西北有座“龍聖祖”祖廟,也叫“五龍廟”,興建於商代。廟內雕塑紅、藍、綠、黃、白五色巨龍,周邊有五道丘陵,綿延起伏,活像五條翩翩起舞的巨龍向廟內齊奔。
“火龍舞”是龍台村民在曆史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是龍台村民向往美好新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台村製作的火龍,有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龍頭似麒麟,龍口內設置噴火裝置,龍身7~9節,每節龍身內裝置兩個油沽肚燈,龍尾係有5個鈴鐺,五條火龍做成了紅、藍、綠、黃、白五種顏色。2007年2月,“火龍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台村的火龍舞曆史悠久,從隋朝到現在已經2000多年,到我這一代已經是第42代傳承人了,它是在農耕文化和村鎮文化中產生的。每年我們都要組織四期火龍培訓,培訓火龍舞的曆史淵源、流傳過程以及製作工藝和舞龍技藝。作為火龍舞的國家級傳承人,我一定會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光大。”火龍舞第42代國家級傳承人郝同周說。
(記者 李英俊 胡 月 通訊員 賈黎明 範晴甜)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