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社會新聞 > 社會新聞 > 正文

社會新聞

雲南大學專家團隊成功創製多年生稻
更新時間:2022-11-9 15:17:18    來源:新華社

  記者日前從雲南大學了解到,雲南大學胡鳳益團隊利用多年生野生種和一年生栽培種雜交,把長雄野生稻地下莖無性繁殖特性轉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種並進行商業化生產。

  專家認為,該研究是我國種質資源創新利用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突破之一,為利用野生種質資源提供借鑒,也為糧食生產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胡鳳益團隊近日聯合國內外相關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在線發表了題為“多年生稻的可持續生產力與生產潛力”的研究論文,並同步發表了題為“多年生稻變革促進可持續農業”研究簡報,詳細介紹了團隊20年來通過種間遠緣雜交創製多年生稻的研究成果。

  胡鳳益說,一年生糧食作物對人類貢獻極大,但其生產方式帶來了種子投入量大、勞動力投入多、農機具投入增加、水土流失等問題。

  “把一年生的糧食作物培育成多年生糧食作物,實現栽培品種的多年生化是保障糧食安全和應對環境挑戰的一個重要途徑。”胡鳳益說,創製多年生稻,培育多年生稻品係,在南北緯40度之間的部分無霜稻區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據介紹,多年生稻連續種植4年,每年收獲2季,其平均每季產量與一年生稻產量基本相當。“多年生稻播種一次持續收獲多年,改善了稻田耕層的土壤結構,其土壤有機質和全氮每年都會有所增加。”胡鳳益說,與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自第二季起不需要重複買種、育秧、犁田耙田和栽秧等生產環節,有助於節約勞動力和生產投入。

(記者 王長山、楊靜)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雲南大學專家團隊成功創製多年生稻
    2022-11-9 15:17:18    來源:新華社

      記者日前從雲南大學了解到,雲南大學胡鳳益團隊利用多年生野生種和一年生栽培種雜交,把長雄野生稻地下莖無性繁殖特性轉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種並進行商業化生產。

      專家認為,該研究是我國種質資源創新利用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突破之一,為利用野生種質資源提供借鑒,也為糧食生產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胡鳳益團隊近日聯合國內外相關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在線發表了題為“多年生稻的可持續生產力與生產潛力”的研究論文,並同步發表了題為“多年生稻變革促進可持續農業”研究簡報,詳細介紹了團隊20年來通過種間遠緣雜交創製多年生稻的研究成果。

      胡鳳益說,一年生糧食作物對人類貢獻極大,但其生產方式帶來了種子投入量大、勞動力投入多、農機具投入增加、水土流失等問題。

      “把一年生的糧食作物培育成多年生糧食作物,實現栽培品種的多年生化是保障糧食安全和應對環境挑戰的一個重要途徑。”胡鳳益說,創製多年生稻,培育多年生稻品係,在南北緯40度之間的部分無霜稻區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據介紹,多年生稻連續種植4年,每年收獲2季,其平均每季產量與一年生稻產量基本相當。“多年生稻播種一次持續收獲多年,改善了稻田耕層的土壤結構,其土壤有機質和全氮每年都會有所增加。”胡鳳益說,與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自第二季起不需要重複買種、育秧、犁田耙田和栽秧等生產環節,有助於節約勞動力和生產投入。

    (記者 王長山、楊靜)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