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社會新聞 > 社會新聞 > 正文

社會新聞

藝癡者技必良——記焦作市民間藝術家王長青
更新時間:2022-9-30 9:56:26    來源:焦作晚報

  王長青在創作。張誌勇 攝

  古人曰: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在焦作市書畫界,有一個奇人,常用“虎頭虎腦”自嘲。然而,他用他那厚厚的大手,烙出了細如發絲、栩栩如生的畫,也烙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他就是焦作市民間藝術家王長青。

  心有夢想情癡往

  現年60歲的王長青,從小對藝術鍾愛。小時候,上過學的父親用鋼筆給他畫了一隻小鳥,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最美的圖案。

  1969年,上小學後,他開始拿起鉛筆比葫蘆畫瓢學畫畫。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他在課堂下塗鴉,為此老師沒少讓他叫家長。

  “沒燈走夜路咋不跌跟頭?”王長青感慨地說,剛開始畫畫時,畫出的仙鶴像小雞,但依然阻擋不了他對畫畫的癡情。

  “想拜師拜不起呀。”王長青說,那時候一分錢都想掰成兩半花,父親一個人工作,還要養活爺爺、奶奶和他們姊妹四人,全家吃飯都是問題。

  沒有老師教,自己想辦法。他一聽說誰家掛上中堂或貼上好年畫,就像發現新大陸似的,一個勁地往人家跑,比葫蘆畫瓢照著描。

  畫畫需要專用紙,沒錢買,他就央求父親給5分錢,然後一溜煙兒跑到商店,買幾張做花圈的白紙,回家一裁,當畫畫紙進行練習。

  好不容易借到一本《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通宵達旦,連抄到臨,直到爛熟於心。上了初中,學校有了專業的美術教師,一放學他就追著老師求教。

  進入高中,他明白素描是繪畫的基礎。學校美術室有伏爾泰、大衛、米洛斯、維納斯等石膏像,看到這些石膏像,他一下子就像遇到了初戀,滿腦子都是這些石膏像的影子。學校美術室晚上要關門,他央求老師讓他將石膏像帶回家。老師開了“後門”,他帶回後一直臨摹到次日淩晨,再將石膏像小心翼翼地送回。

  他天天攻素描,在繪畫技藝上有了長進,但文化課嚴重短板。1980年高中畢業時,他很遺憾未能邁入大學門檻。

  機遇不負追夢人

  在家待業的日子裏,父親勸說:“長青呀,畫畫抵不上吃喝,咱去礦上下井混口飯吃!”一聽說讓他放棄喜愛的畫畫,他死活不去。

  1981年7月份,焦作市製鏡廠麵向社會招工,有藝術根底且高中畢業的青年都可報名。因為有根底,他當場用30分鍾創作了一幅國畫《牡丹圖》,受到主考官、當時我市在全國相當有名氣的書畫家常勝、宋治國兩位老師的首肯。他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市製鏡廠的一名磨花工。

  “當好玻璃磨花工需要練好兩項基本功:一是對圖案造型要成竹在胸,因為在玻璃上無法打草圖。二是臂力要強勁有力,在工作台上端一塊幾公斤到數十公斤玻璃隨著砂輪轉動,沒有一定臂力不行。”他的話一點不虛。

  在砂輪的飛速轉動下,玻璃由於受力不均,有時會一聲炸裂,飛濺的玻璃碴像刀子一樣將胳膊劃開一道道口子。他通常用毛巾擦一下傷口,貼上創可貼繼續幹活。不到3個月時間,他成為玻璃磨畫的好手。

  隨著市場的變化,玻璃磨花產品不再時興,企業轉產玻璃畫,他又成為一名玻璃畫工。他想:這下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現實太骨感。玻璃畫是在背麵將圖案反做,才能在玻璃正麵呈現漂亮的圖案。他很不順手,一點一點琢磨糾正,終於在玻璃上無論是畫山水還是畫花鳥,反做起來得心應手,一下子又成了廠裏的“香餑餑”。

  命運多舛磨心誌

  天有不測風雲。進入上世紀90年代,企業日漸不景氣,後至破產。下崗後,為維持一家三口生活,他利用自家平房帶前後院的條件養兔。

  麻繩專挑細處斷。王長青養了5年兔子,受養殖經驗和市場行情影響,死得比活得多,賠得比賺得多,全家人生活困難到了極點。他欲哭無淚,想喝瓶酒,還得一個一個硬幣找,才湊夠一瓶酒錢。

  落魄至此,他羞於見人,不願走動,體重一年光景從60公斤飆升到100公斤。

  “靜於一室,修於內心。”在苦悶的生活中,他常以畫畫慰藉自己的內心。

  文創產品求創意

  2005年,文化旅遊產品日漸興盛。王長青和廠友陳黎明商議後,決定在雞蛋殼上雕刻太極拳,既能宣傳太極拳,又能開發旅遊產品。

  蛋雕創作,挑選合適的雞蛋是關鍵的一步。100個雞蛋裏一般隻能挑出三四個合格的。一次,他們在超市買雞蛋時,售貨員見他們把整筐雞蛋翻來覆去地挑,非常奇怪,得知緣由後,便熱心地幫他們挑選。

  “蛋雕看起來容易,其實步步驚心,要在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殼上刻圖作畫,就像在懸崖邊上跳舞,一不留意就會粉身碎骨。”王長青詼諧地說。

  在實踐中,王長青摸索到蛋雕功夫在手上、活兒在眼上,用的是巧勁,拿捏的是分寸,每一刀都要恰到好處。在實踐中,王長青慢慢找到了雕刻的勁道和感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長青和陳黎明在蛋殼上不僅成功地雕刻出了24式太極拳,還雕刻出了焦作山水和人物等。新華社給予報道,新浪網、中國美術網等知名網站給予轉載。

  蛋雕的走紅成為王長青人生的拐點,又讓他看到人生的曙光。

  藝無止境人無悔

  在藝術事業的跋涉中,王長青又發現被譽為畫中的“活化石”和“火針刺繡”的烙畫。

  構思、選料、拓稿、熨烙、拋光……靠著紮實功底,他從烙畫技藝基礎學起,漸漸入道。

  然而烙畫講究輕重緩急,深淺濃淡,掌握它並非易事。他常常一支“鐵筆”在手,仔細揣摩下筆的力度和時機。由於電烙鐵屬於高溫,在創作中,烙鐵烙穿過衣褲、烙焦過眼睫毛、烙傷過手臂、烙傷過肚皮……

  一塊木板、一張宣紙、一個葫蘆……隨著王長青“鐵筆”的起伏,或落或起,或止或走……青煙縈繞,各種景色和靈動躍然眼前,展現出一種別樣的韻味和意境。

  尤其在葫蘆上烙畫,他緊密結合葫蘆的外形,將對藝術的理解和技巧嫻熟運用,一葉一花、一鳥一蟲、一人一物、一山一水,天人合一,禪意悠然。因而,他又被大家譽為我市的“烙畫葫蘆王”。

  世事難料。2020年10月底,正當王長青信心百倍準備大幹一場時,由於體重過重,缺乏鍛煉,健康亮起紅燈,去醫院還得讓人抬著腿上助力三輪車。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在鬼門關走過一遭後,他更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戒了煙,斷了酒,加上鍛煉,整個人像換了個人一樣。

  現在,他正集中精力創作2.4米長的烙畫《五福圖》。“畫麵由5隻平地虎組成,取虎的‘福’之意,祝福人間‘五福’常在、歲月靜好。”王長青說,為了這幅畫,他已烙了4個月,僅老虎的一條腿就需要烙上一天,整幅烙畫完成預計需要6個月。

  “啥是本事,隻有掌握技藝才叫本事;啥叫成績,天天幹就有成績。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趁現在還能幹,給世人留點東西!”王長青說。

  花甲之年的他,對人生又充滿了信心。

(□布財勇)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藝癡者技必良——記焦作市民間藝術家王長青
    2022-9-30 9:56:26    來源:焦作晚報

      王長青在創作。張誌勇 攝

      古人曰: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在焦作市書畫界,有一個奇人,常用“虎頭虎腦”自嘲。然而,他用他那厚厚的大手,烙出了細如發絲、栩栩如生的畫,也烙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他就是焦作市民間藝術家王長青。

      心有夢想情癡往

      現年60歲的王長青,從小對藝術鍾愛。小時候,上過學的父親用鋼筆給他畫了一隻小鳥,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最美的圖案。

      1969年,上小學後,他開始拿起鉛筆比葫蘆畫瓢學畫畫。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他在課堂下塗鴉,為此老師沒少讓他叫家長。

      “沒燈走夜路咋不跌跟頭?”王長青感慨地說,剛開始畫畫時,畫出的仙鶴像小雞,但依然阻擋不了他對畫畫的癡情。

      “想拜師拜不起呀。”王長青說,那時候一分錢都想掰成兩半花,父親一個人工作,還要養活爺爺、奶奶和他們姊妹四人,全家吃飯都是問題。

      沒有老師教,自己想辦法。他一聽說誰家掛上中堂或貼上好年畫,就像發現新大陸似的,一個勁地往人家跑,比葫蘆畫瓢照著描。

      畫畫需要專用紙,沒錢買,他就央求父親給5分錢,然後一溜煙兒跑到商店,買幾張做花圈的白紙,回家一裁,當畫畫紙進行練習。

      好不容易借到一本《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通宵達旦,連抄到臨,直到爛熟於心。上了初中,學校有了專業的美術教師,一放學他就追著老師求教。

      進入高中,他明白素描是繪畫的基礎。學校美術室有伏爾泰、大衛、米洛斯、維納斯等石膏像,看到這些石膏像,他一下子就像遇到了初戀,滿腦子都是這些石膏像的影子。學校美術室晚上要關門,他央求老師讓他將石膏像帶回家。老師開了“後門”,他帶回後一直臨摹到次日淩晨,再將石膏像小心翼翼地送回。

      他天天攻素描,在繪畫技藝上有了長進,但文化課嚴重短板。1980年高中畢業時,他很遺憾未能邁入大學門檻。

      機遇不負追夢人

      在家待業的日子裏,父親勸說:“長青呀,畫畫抵不上吃喝,咱去礦上下井混口飯吃!”一聽說讓他放棄喜愛的畫畫,他死活不去。

      1981年7月份,焦作市製鏡廠麵向社會招工,有藝術根底且高中畢業的青年都可報名。因為有根底,他當場用30分鍾創作了一幅國畫《牡丹圖》,受到主考官、當時我市在全國相當有名氣的書畫家常勝、宋治國兩位老師的首肯。他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市製鏡廠的一名磨花工。

      “當好玻璃磨花工需要練好兩項基本功:一是對圖案造型要成竹在胸,因為在玻璃上無法打草圖。二是臂力要強勁有力,在工作台上端一塊幾公斤到數十公斤玻璃隨著砂輪轉動,沒有一定臂力不行。”他的話一點不虛。

      在砂輪的飛速轉動下,玻璃由於受力不均,有時會一聲炸裂,飛濺的玻璃碴像刀子一樣將胳膊劃開一道道口子。他通常用毛巾擦一下傷口,貼上創可貼繼續幹活。不到3個月時間,他成為玻璃磨畫的好手。

      隨著市場的變化,玻璃磨花產品不再時興,企業轉產玻璃畫,他又成為一名玻璃畫工。他想:這下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現實太骨感。玻璃畫是在背麵將圖案反做,才能在玻璃正麵呈現漂亮的圖案。他很不順手,一點一點琢磨糾正,終於在玻璃上無論是畫山水還是畫花鳥,反做起來得心應手,一下子又成了廠裏的“香餑餑”。

      命運多舛磨心誌

      天有不測風雲。進入上世紀90年代,企業日漸不景氣,後至破產。下崗後,為維持一家三口生活,他利用自家平房帶前後院的條件養兔。

      麻繩專挑細處斷。王長青養了5年兔子,受養殖經驗和市場行情影響,死得比活得多,賠得比賺得多,全家人生活困難到了極點。他欲哭無淚,想喝瓶酒,還得一個一個硬幣找,才湊夠一瓶酒錢。

      落魄至此,他羞於見人,不願走動,體重一年光景從60公斤飆升到100公斤。

      “靜於一室,修於內心。”在苦悶的生活中,他常以畫畫慰藉自己的內心。

      文創產品求創意

      2005年,文化旅遊產品日漸興盛。王長青和廠友陳黎明商議後,決定在雞蛋殼上雕刻太極拳,既能宣傳太極拳,又能開發旅遊產品。

      蛋雕創作,挑選合適的雞蛋是關鍵的一步。100個雞蛋裏一般隻能挑出三四個合格的。一次,他們在超市買雞蛋時,售貨員見他們把整筐雞蛋翻來覆去地挑,非常奇怪,得知緣由後,便熱心地幫他們挑選。

      “蛋雕看起來容易,其實步步驚心,要在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殼上刻圖作畫,就像在懸崖邊上跳舞,一不留意就會粉身碎骨。”王長青詼諧地說。

      在實踐中,王長青摸索到蛋雕功夫在手上、活兒在眼上,用的是巧勁,拿捏的是分寸,每一刀都要恰到好處。在實踐中,王長青慢慢找到了雕刻的勁道和感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長青和陳黎明在蛋殼上不僅成功地雕刻出了24式太極拳,還雕刻出了焦作山水和人物等。新華社給予報道,新浪網、中國美術網等知名網站給予轉載。

      蛋雕的走紅成為王長青人生的拐點,又讓他看到人生的曙光。

      藝無止境人無悔

      在藝術事業的跋涉中,王長青又發現被譽為畫中的“活化石”和“火針刺繡”的烙畫。

      構思、選料、拓稿、熨烙、拋光……靠著紮實功底,他從烙畫技藝基礎學起,漸漸入道。

      然而烙畫講究輕重緩急,深淺濃淡,掌握它並非易事。他常常一支“鐵筆”在手,仔細揣摩下筆的力度和時機。由於電烙鐵屬於高溫,在創作中,烙鐵烙穿過衣褲、烙焦過眼睫毛、烙傷過手臂、烙傷過肚皮……

      一塊木板、一張宣紙、一個葫蘆……隨著王長青“鐵筆”的起伏,或落或起,或止或走……青煙縈繞,各種景色和靈動躍然眼前,展現出一種別樣的韻味和意境。

      尤其在葫蘆上烙畫,他緊密結合葫蘆的外形,將對藝術的理解和技巧嫻熟運用,一葉一花、一鳥一蟲、一人一物、一山一水,天人合一,禪意悠然。因而,他又被大家譽為我市的“烙畫葫蘆王”。

      世事難料。2020年10月底,正當王長青信心百倍準備大幹一場時,由於體重過重,缺乏鍛煉,健康亮起紅燈,去醫院還得讓人抬著腿上助力三輪車。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在鬼門關走過一遭後,他更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戒了煙,斷了酒,加上鍛煉,整個人像換了個人一樣。

      現在,他正集中精力創作2.4米長的烙畫《五福圖》。“畫麵由5隻平地虎組成,取虎的‘福’之意,祝福人間‘五福’常在、歲月靜好。”王長青說,為了這幅畫,他已烙了4個月,僅老虎的一條腿就需要烙上一天,整幅烙畫完成預計需要6個月。

      “啥是本事,隻有掌握技藝才叫本事;啥叫成績,天天幹就有成績。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趁現在還能幹,給世人留點東西!”王長青說。

      花甲之年的他,對人生又充滿了信心。

    (□布財勇)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