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旅遊
河套灌區。
巴彥淖爾葵花園。
巴彥淖爾沙漠光伏。
美麗的巴彥淖爾市。
烏梁素海生態優美。
巴彥淖爾古長城遺址。
曾經真的以為這裏很遠,遠到翻山越嶺、跨過戈壁沙灘,到達一方荒蕪的土地。
其實,這裏很近。從焦作出發,順著黃河“幾”字彎的腰部向北,過了晉陝平原,來到“幾”字彎的頂端,就到了河套文化的腹地——美麗的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
這裏一點也不荒涼:山有陰山、賀蘭山;水有黃河水,以及因河而成的近1000處大小湖泊、濕地;草,有陰山腳下厚實的草甸;沙,有中國八大沙漠之一的烏蘭布和沙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集合了所有生態要素的巴彥淖爾,是一片多姿多彩的土地。
8月8日至11日,“相約黃河至北 講好黃河故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聯合采訪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舉辦,焦作日報采風團有幸參加,並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深深凝望了這片神奇天地。
從焦作走到巴彥淖爾,跨山越河,一路至北,遇見壯美黃河。
因河結緣 焦作與巴彥淖爾的文化牽連 ……………………………………
因為母親河,中華民族一脈相連。
焦作,北依太行,南臨黃河,大山大河懷抱之地,又名懷川;河套,北依陰山,南臨黃河,大山大河套住的福地,被稱河套。巴彥淖爾是鑲嵌在河套地區的明珠。
大山大河的底蘊,讓懷川文化與河套文化自然親近。
在巴彥淖爾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內,擺放著一件漢七層連閣式陶倉樓,其恢宏壯觀的“體態”令人稱讚。殊不知,這件珍貴文物的出生地在焦作。
兩漢時期,焦作農業發達,製陶工藝一流,兩漢莊園主經濟強大。當時典型的代表性建築就是陶倉樓,其下為糧倉、上可居住,並兼具防禦功能。焦作地區出土的陶倉樓在全國數量最多,造型也最為精美。
為什麼在巴彥淖爾陳列著來自焦作的文物?
在巴彥淖爾市博物館,記者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漢武帝時期,令衛青北擊匈奴,在此修築朔方城。為鞏固疆土,設置朔方郡、五原郡,並從內地遷徙數十萬人入住河套地區。在修築朔方城的同時還修複了蒙恬所築的長城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建立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一舉解除了匈奴騎兵對中原王朝的威脅,開拓了河套地區農耕墾植基地。
一個中原腹地,一個塞北邊陲,可曆史上似乎一直都在同頻共振。
當焦作地區的兩漢製陶業迅速發展時,巴彥淖爾也有了製陶業;當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在北魏時期的河套地區交相輝映時,一次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又在焦作地區留下了深深足跡;焦作,自古以來都是優質小麥的生產地,又有長期種植“四大懷藥”的曆史。而巴彥淖爾同樣擁有高品質小麥,還有中國最好吃的瓜子和番茄;當明清時期的晉商、懷商,將塞北的鹽、鐵,經過焦作地區的太行故道運至中原、江南時,又順著焦作的茶馬古道將中原、江南地區的農資、茶葉、絲綢運到了塞北。
因河相連,千絲萬縷,始終相望。這便是焦作與巴彥淖爾的緣。
人民治河 黃河在巴彥淖爾鐫刻精彩 ……………………………
巴彥淖爾的黃河是這樣的:黃河水衝出賀蘭山與陰山的夾擊,來到這裏。巴彥淖爾人民戰天鬥地,曆盡艱辛築水壩、修溝渠、引灌流,修建“二黃河”。“二黃河”從三盛公水利樞紐出發,順著毛細血管般的七級供水工程體係,滋養著約1100萬畝的土地,而後沉澱在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烏梁素海。在烏梁素海稍作休息後,奔入主河,繼續東行。
黃河富了河套,也帶來了風沙與鹽堿。從古至今,治河、治沙始終是河套人民的兩件大事。走進人民治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黨帶領人民治河、治沙,戰績卓著,超越任何一個時代。
烏梁素海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8月9日,“相約黃河至北 講好黃河故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聯合采訪活動首站就在這裏。
水麵寬闊浩瀚,白色的水鳥在半空翩躚起舞,衝著鏡頭直飛過來。烏梁素海“特產”赤麻鴨嬉戲水中,悠閑自在。水草覆蓋著小島,船開島移,好似漂浮的綠洲。
一位53歲的“河二代”告訴記者,他小時候赤麻鴨很多,後來就越來越少。近些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赤麻鴨又多了起來。現在,烏梁素海的赤麻鴨有5萬餘隻,一年四季都生活在烏梁素海不願離開。鳥兒不會說謊,烏梁素海越來越美了。
在位於烏梁素海南岸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農民們正在對土地實行現代化管理。他們降低土地鹽堿率,又利用邊行效益,使年畝產效益由原來的1300元增至3300元。
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三盛公水利樞紐蔚為壯觀。在磴口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內轉一轉更是震撼。這裏菌草成片,梭梭草與蓯蓉相伴相生。沙漠連著湖泊,湖泊繞著沙漠。
采風一天,記者不禁驚歎:原本印象中的沙漠應該是幹燥的,可烏蘭布和沙漠卻是濕漉漉的。大河和沙漠在這裏相依相戀,沙丘圍欄著河水,河水纏繞著沙丘,近300處碧波與起起伏伏的沙丘在初秋的微風中照映出巴彥淖爾的美。驚歎巴彥淖爾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鬥爭精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5萬餘人戰天鬥地,開鑿河渠6.4萬公裏,相當於繞地球回歸線33.7圈,演繹了可歌可泣的人民治黃史詩。生態治沙、產業治沙成果令人驚歎。記者沒想到,中國最大的有機奶生產基地建在沙漠上。遍布沙丘的生態植物梭梭與蓯蓉相融相生,還能開出粉紅色的花。
有幸遇見巴彥淖爾,知曉天地壯美,油然而生敬畏。
發揮融媒力量 沿河媒體共書時代篇章 ……………………………
8月10日,由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主辦、巴彥淖爾日報社承辦的“相約黃河至北 講好黃河故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看巴彥淖爾聯合采訪研討交流活動在臨河舉行。黃河流域地市黨報社長、總編輯、文化副刊負責人圍繞“講好黃河故事”主題深入交流。
山東省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總編輯玄誌剛說,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活化宣傳方式,講好“黃河故事”,精心策劃專欄,打造“兩河新語”評論品牌,組織“創意之源 兩河之約”全國公益廣告設計暨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為“兩河之約”品牌注入文學藝術力量。下一步,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將通過文化文學副刊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一批文化產品,進行跨區域產品促銷合作,把宣傳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轉化為生產力。
河南省濮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吉子文介紹,濮陽故有“萬裏黃河險在河南,河南段黃河險在濮陽”一說。進入新時代,濮陽抓住機遇,沿岸打造生態廊道,逐堤構築綠色屏障,引黃河水進城入鄉,走出了一條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生態富民新路子。作為黨媒,濮陽日報社利用新聞傳播力,作出了貢獻。
陝西省延安市融媒體中心總編輯孫文珍介紹,黃河文化極大地豐富了《延安日報》副刊的創作素材。延安時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唱響了全國軍民同仇敵愾的民族氣節。在延安文藝紀念館裏,珍藏了許多延安魯藝人書寫黃河、唱響黃河的文藝作品。媒體融合後,延安融媒體中心在楊家嶺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有聲文學”和“楊家嶺歌者”兩檔音頻欄目,將平麵的報紙版麵立體化、有聲化、感情化,使原本的“讀文章”變成現在的“聽文章”,助力黃河文化傳播。
焦作日報社專刊副刊部主任、焦作晚報執行總編王言以《黃河“幾”字彎的呼喚》為題作了發言。她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戰略,講好“黃河故事”,媒體人義不容辭。2020年,焦作日報社聯合省內14家主流媒體開展了“黃河岸邊我的家”主題采訪活動,以黃河為主線,以黃河流經焦作的3個縣市為支點,展現焦作悠久厚重的文化之源、綠水青山的生態之美、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焦作日報社充分利用融媒體優勢,策劃推出了“黃河龍”創意,拍攝了一批高水準的原創短視頻,深挖焦作黃河人文故事。《焦作日報》副刊以黃河文化為中心,不斷書寫新時代黃河文化時代篇章,為焦作文旅活動增光添彩。
再見!回眸!不舍!美麗的巴彥淖爾!(記者 王瑋萱)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套灌區。
巴彥淖爾葵花園。
巴彥淖爾沙漠光伏。
美麗的巴彥淖爾市。
烏梁素海生態優美。
巴彥淖爾古長城遺址。
曾經真的以為這裏很遠,遠到翻山越嶺、跨過戈壁沙灘,到達一方荒蕪的土地。
其實,這裏很近。從焦作出發,順著黃河“幾”字彎的腰部向北,過了晉陝平原,來到“幾”字彎的頂端,就到了河套文化的腹地——美麗的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
這裏一點也不荒涼:山有陰山、賀蘭山;水有黃河水,以及因河而成的近1000處大小湖泊、濕地;草,有陰山腳下厚實的草甸;沙,有中國八大沙漠之一的烏蘭布和沙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集合了所有生態要素的巴彥淖爾,是一片多姿多彩的土地。
8月8日至11日,“相約黃河至北 講好黃河故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聯合采訪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舉辦,焦作日報采風團有幸參加,並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深深凝望了這片神奇天地。
從焦作走到巴彥淖爾,跨山越河,一路至北,遇見壯美黃河。
因河結緣 焦作與巴彥淖爾的文化牽連 ……………………………………
因為母親河,中華民族一脈相連。
焦作,北依太行,南臨黃河,大山大河懷抱之地,又名懷川;河套,北依陰山,南臨黃河,大山大河套住的福地,被稱河套。巴彥淖爾是鑲嵌在河套地區的明珠。
大山大河的底蘊,讓懷川文化與河套文化自然親近。
在巴彥淖爾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內,擺放著一件漢七層連閣式陶倉樓,其恢宏壯觀的“體態”令人稱讚。殊不知,這件珍貴文物的出生地在焦作。
兩漢時期,焦作農業發達,製陶工藝一流,兩漢莊園主經濟強大。當時典型的代表性建築就是陶倉樓,其下為糧倉、上可居住,並兼具防禦功能。焦作地區出土的陶倉樓在全國數量最多,造型也最為精美。
為什麼在巴彥淖爾陳列著來自焦作的文物?
在巴彥淖爾市博物館,記者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漢武帝時期,令衛青北擊匈奴,在此修築朔方城。為鞏固疆土,設置朔方郡、五原郡,並從內地遷徙數十萬人入住河套地區。在修築朔方城的同時還修複了蒙恬所築的長城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建立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一舉解除了匈奴騎兵對中原王朝的威脅,開拓了河套地區農耕墾植基地。
一個中原腹地,一個塞北邊陲,可曆史上似乎一直都在同頻共振。
當焦作地區的兩漢製陶業迅速發展時,巴彥淖爾也有了製陶業;當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在北魏時期的河套地區交相輝映時,一次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又在焦作地區留下了深深足跡;焦作,自古以來都是優質小麥的生產地,又有長期種植“四大懷藥”的曆史。而巴彥淖爾同樣擁有高品質小麥,還有中國最好吃的瓜子和番茄;當明清時期的晉商、懷商,將塞北的鹽、鐵,經過焦作地區的太行故道運至中原、江南時,又順著焦作的茶馬古道將中原、江南地區的農資、茶葉、絲綢運到了塞北。
因河相連,千絲萬縷,始終相望。這便是焦作與巴彥淖爾的緣。
人民治河 黃河在巴彥淖爾鐫刻精彩 ……………………………
巴彥淖爾的黃河是這樣的:黃河水衝出賀蘭山與陰山的夾擊,來到這裏。巴彥淖爾人民戰天鬥地,曆盡艱辛築水壩、修溝渠、引灌流,修建“二黃河”。“二黃河”從三盛公水利樞紐出發,順著毛細血管般的七級供水工程體係,滋養著約1100萬畝的土地,而後沉澱在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烏梁素海。在烏梁素海稍作休息後,奔入主河,繼續東行。
黃河富了河套,也帶來了風沙與鹽堿。從古至今,治河、治沙始終是河套人民的兩件大事。走進人民治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黨帶領人民治河、治沙,戰績卓著,超越任何一個時代。
烏梁素海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8月9日,“相約黃河至北 講好黃河故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聯合采訪活動首站就在這裏。
水麵寬闊浩瀚,白色的水鳥在半空翩躚起舞,衝著鏡頭直飛過來。烏梁素海“特產”赤麻鴨嬉戲水中,悠閑自在。水草覆蓋著小島,船開島移,好似漂浮的綠洲。
一位53歲的“河二代”告訴記者,他小時候赤麻鴨很多,後來就越來越少。近些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赤麻鴨又多了起來。現在,烏梁素海的赤麻鴨有5萬餘隻,一年四季都生活在烏梁素海不願離開。鳥兒不會說謊,烏梁素海越來越美了。
在位於烏梁素海南岸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農民們正在對土地實行現代化管理。他們降低土地鹽堿率,又利用邊行效益,使年畝產效益由原來的1300元增至3300元。
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三盛公水利樞紐蔚為壯觀。在磴口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內轉一轉更是震撼。這裏菌草成片,梭梭草與蓯蓉相伴相生。沙漠連著湖泊,湖泊繞著沙漠。
采風一天,記者不禁驚歎:原本印象中的沙漠應該是幹燥的,可烏蘭布和沙漠卻是濕漉漉的。大河和沙漠在這裏相依相戀,沙丘圍欄著河水,河水纏繞著沙丘,近300處碧波與起起伏伏的沙丘在初秋的微風中照映出巴彥淖爾的美。驚歎巴彥淖爾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鬥爭精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5萬餘人戰天鬥地,開鑿河渠6.4萬公裏,相當於繞地球回歸線33.7圈,演繹了可歌可泣的人民治黃史詩。生態治沙、產業治沙成果令人驚歎。記者沒想到,中國最大的有機奶生產基地建在沙漠上。遍布沙丘的生態植物梭梭與蓯蓉相融相生,還能開出粉紅色的花。
有幸遇見巴彥淖爾,知曉天地壯美,油然而生敬畏。
發揮融媒力量 沿河媒體共書時代篇章 ……………………………
8月10日,由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主辦、巴彥淖爾日報社承辦的“相約黃河至北 講好黃河故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看巴彥淖爾聯合采訪研討交流活動在臨河舉行。黃河流域地市黨報社長、總編輯、文化副刊負責人圍繞“講好黃河故事”主題深入交流。
山東省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總編輯玄誌剛說,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活化宣傳方式,講好“黃河故事”,精心策劃專欄,打造“兩河新語”評論品牌,組織“創意之源 兩河之約”全國公益廣告設計暨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為“兩河之約”品牌注入文學藝術力量。下一步,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將通過文化文學副刊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一批文化產品,進行跨區域產品促銷合作,把宣傳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轉化為生產力。
河南省濮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吉子文介紹,濮陽故有“萬裏黃河險在河南,河南段黃河險在濮陽”一說。進入新時代,濮陽抓住機遇,沿岸打造生態廊道,逐堤構築綠色屏障,引黃河水進城入鄉,走出了一條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生態富民新路子。作為黨媒,濮陽日報社利用新聞傳播力,作出了貢獻。
陝西省延安市融媒體中心總編輯孫文珍介紹,黃河文化極大地豐富了《延安日報》副刊的創作素材。延安時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唱響了全國軍民同仇敵愾的民族氣節。在延安文藝紀念館裏,珍藏了許多延安魯藝人書寫黃河、唱響黃河的文藝作品。媒體融合後,延安融媒體中心在楊家嶺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有聲文學”和“楊家嶺歌者”兩檔音頻欄目,將平麵的報紙版麵立體化、有聲化、感情化,使原本的“讀文章”變成現在的“聽文章”,助力黃河文化傳播。
焦作日報社專刊副刊部主任、焦作晚報執行總編王言以《黃河“幾”字彎的呼喚》為題作了發言。她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戰略,講好“黃河故事”,媒體人義不容辭。2020年,焦作日報社聯合省內14家主流媒體開展了“黃河岸邊我的家”主題采訪活動,以黃河為主線,以黃河流經焦作的3個縣市為支點,展現焦作悠久厚重的文化之源、綠水青山的生態之美、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焦作日報社充分利用融媒體優勢,策劃推出了“黃河龍”創意,拍攝了一批高水準的原創短視頻,深挖焦作黃河人文故事。《焦作日報》副刊以黃河文化為中心,不斷書寫新時代黃河文化時代篇章,為焦作文旅活動增光添彩。
再見!回眸!不舍!美麗的巴彥淖爾!(記者 王瑋萱)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