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旅遊
文化巷北口。
說起文化巷,老焦作人都有老朋友般的熟悉感。這條小巷位於我市老城區中心位置,北接解放路,南連和平街,居民集中,人流量大,是附近居民生活、出行的主要路線。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巷子在很多老焦作人心中,曾是各種時尚元素的源頭,一度引領著飲食、時尚女裝、小吃的潮流。
市民苗麗今年47歲,她對文化巷的印象停留在2002年左右。當時,20多歲的她剛參加工作不久,下班後喜歡到單位不遠處的文化巷逛街。那時候,文化巷北口是市民心中很有名氣的甜食店,巷子東側是焦作礦務局(焦煤集團前身)家屬院,家屬院門口有幾家經營女裝的店鋪。這幾家女裝店十分“吸睛”,店裏的女裝從款式到麵料,在當時都是一流水平,當然,價格也不菲。“當時的收入每個月隻有幾百元錢,店裏的衣服動輒就要幾百元,很多時候隻是在店裏過過眼癮。”回憶起這些,苗麗眼中流露出的仍是當年的滿足感、自豪感。
文化巷很時尚,不僅僅是苗麗的感受。市民朱女士曾是我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在她的印象中,文化巷上的店鋪一直引領我市服裝潮流,從20年前的高檔品質女裝到如今的爆款女裝,這條巷子從未落伍過。雖然現在網購很方便,但她還是會在閑暇時到文化巷逛女裝店。雖然一些小店幾易其主,但店裏銷售的服裝款式一直在線。在巷子裏逛一圈,基本可以捕捉到當下女裝的流行元素。“遺憾的是,承載著幾代焦作人記憶的甜食店沒有了,這讓逛文化巷也少了一分快樂。”朱女士說。
回憶總是令人沉醉。如今的文化巷,又是怎樣一番模樣呢?8月27日,記者走進文化巷,仔細品味端詳。地圖上顯示,文化巷從南到北全長300米。從小巷南口進入,撲麵而來的是滿滿的煙火氣。右手邊的百貨商店,經營範圍以副食日用品為主,店主把銷量大的牛奶、麵包等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坐在店門口招攬顧客,親切自然。再往裏走,是幾家經營服裝的店鋪,多以女裝、童裝為主。這些小店經營年數不等,多有固定客源。走進小巷西側的一家女裝店,從店主與顧客的談話中,能感覺出她們之間十分熟絡。小巷的中間位置有幾家品牌服裝店,櫥窗裏的女裝款式十分時尚。正逢季末清倉,折扣力度很大,進店挑選的顧客絡繹不絕。巷子裏的水果店估計也開了有些年頭,老板慵懶地坐在椅子上,顧客進店隨意挑選,打包、稱重、收錢,買賣做起來行雲流水,隨心自然。
巷子北頭的甜食店早已沒了蹤影,如今仍留在老焦作人的心中。可是也不用太遺憾,如今的文化巷北頭也有幾家深受周邊居民喜歡的食品店。山東雜糧煎餅,門麵小得隻容兩個人轉身,可在門前排隊的顧客卻能繞上兩個彎;雜糧煎餅隔壁的早餐店沒有什麼店名,可周邊的居民都知道店裏的雞蛋布袋、豆沫、水煎包味道不錯。巷子裏還有麻辣燙店、旋轉小火鍋店、涼皮店、燒餅店、點心店……這些小店滿足著周邊居民的日常所需,也承載著滿滿的煙火氣。
“文化巷居民集中,兩邊都是居民小區,兩側店鋪眾多,居民生活非常方便。但進進出出、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巷子裏經常會堵車。”居住在遠大南苑的居民韓先生說。可轉念一想,在這滿滿當當、擠擠挨挨的小巷中,珍藏著千家萬戶的燈火可親,又何嚐不是飽含煙火氣的幸福呢?
(記者 梁智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文化巷北口。
說起文化巷,老焦作人都有老朋友般的熟悉感。這條小巷位於我市老城區中心位置,北接解放路,南連和平街,居民集中,人流量大,是附近居民生活、出行的主要路線。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巷子在很多老焦作人心中,曾是各種時尚元素的源頭,一度引領著飲食、時尚女裝、小吃的潮流。
市民苗麗今年47歲,她對文化巷的印象停留在2002年左右。當時,20多歲的她剛參加工作不久,下班後喜歡到單位不遠處的文化巷逛街。那時候,文化巷北口是市民心中很有名氣的甜食店,巷子東側是焦作礦務局(焦煤集團前身)家屬院,家屬院門口有幾家經營女裝的店鋪。這幾家女裝店十分“吸睛”,店裏的女裝從款式到麵料,在當時都是一流水平,當然,價格也不菲。“當時的收入每個月隻有幾百元錢,店裏的衣服動輒就要幾百元,很多時候隻是在店裏過過眼癮。”回憶起這些,苗麗眼中流露出的仍是當年的滿足感、自豪感。
文化巷很時尚,不僅僅是苗麗的感受。市民朱女士曾是我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在她的印象中,文化巷上的店鋪一直引領我市服裝潮流,從20年前的高檔品質女裝到如今的爆款女裝,這條巷子從未落伍過。雖然現在網購很方便,但她還是會在閑暇時到文化巷逛女裝店。雖然一些小店幾易其主,但店裏銷售的服裝款式一直在線。在巷子裏逛一圈,基本可以捕捉到當下女裝的流行元素。“遺憾的是,承載著幾代焦作人記憶的甜食店沒有了,這讓逛文化巷也少了一分快樂。”朱女士說。
回憶總是令人沉醉。如今的文化巷,又是怎樣一番模樣呢?8月27日,記者走進文化巷,仔細品味端詳。地圖上顯示,文化巷從南到北全長300米。從小巷南口進入,撲麵而來的是滿滿的煙火氣。右手邊的百貨商店,經營範圍以副食日用品為主,店主把銷量大的牛奶、麵包等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坐在店門口招攬顧客,親切自然。再往裏走,是幾家經營服裝的店鋪,多以女裝、童裝為主。這些小店經營年數不等,多有固定客源。走進小巷西側的一家女裝店,從店主與顧客的談話中,能感覺出她們之間十分熟絡。小巷的中間位置有幾家品牌服裝店,櫥窗裏的女裝款式十分時尚。正逢季末清倉,折扣力度很大,進店挑選的顧客絡繹不絕。巷子裏的水果店估計也開了有些年頭,老板慵懶地坐在椅子上,顧客進店隨意挑選,打包、稱重、收錢,買賣做起來行雲流水,隨心自然。
巷子北頭的甜食店早已沒了蹤影,如今仍留在老焦作人的心中。可是也不用太遺憾,如今的文化巷北頭也有幾家深受周邊居民喜歡的食品店。山東雜糧煎餅,門麵小得隻容兩個人轉身,可在門前排隊的顧客卻能繞上兩個彎;雜糧煎餅隔壁的早餐店沒有什麼店名,可周邊的居民都知道店裏的雞蛋布袋、豆沫、水煎包味道不錯。巷子裏還有麻辣燙店、旋轉小火鍋店、涼皮店、燒餅店、點心店……這些小店滿足著周邊居民的日常所需,也承載著滿滿的煙火氣。
“文化巷居民集中,兩邊都是居民小區,兩側店鋪眾多,居民生活非常方便。但進進出出、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巷子裏經常會堵車。”居住在遠大南苑的居民韓先生說。可轉念一想,在這滿滿當當、擠擠挨挨的小巷中,珍藏著千家萬戶的燈火可親,又何嚐不是飽含煙火氣的幸福呢?
(記者 梁智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