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高單產,怎煉成?
更新時間:2024-4-11 10:42:13    來源:新華社

  四月的東北,春意正濃。

  廣袤的鬆遼平原上,機械轟鳴,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種子一條街,種糧大戶正在對各式新品種反複挑選;一紙紙合同簽下,或入社、或托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不斷擴大……

  吉林省已連續兩年位列我國糧食主產區畝產第一。今年,全省上下緊緊圍繞土地做文章,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基礎、先進育種技術轉化為核心、經營方式創新為支撐,正向農業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提速擴良田 基礎更紮實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

  吉林省榆樹市黑林鎮豆坊村的地頭上,彩旗飄舞,機械隆隆。正在建設中的排水渠從田野伸向遠方,一條水泥機耕路已見雛形。

  “高標準農田建完後,旱能澆,澇能排,多打糧更有信心了。”豆坊村黨支部書記劉朋會和幾個種糧大戶站在地頭上觀看著施工現場,十分興奮。

  榆樹市有“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擁有基本農田500萬畝,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去年汛期十餘個鄉鎮受災,不少農田溝渠、田間路被衝毀,一些農田減產甚至絕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3月初,冰雪尚未融化,施工企業已提前進入豆坊村施工現場。“東北施工期短,我們加班加點,力爭當年完工當年見效。”施工企業負責人說。

  今年國家提高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建設投入,調動了吉林產糧大縣積極性。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要完成近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去年的近1倍;長春市計劃新建300萬畝以上,比去年多出近200萬畝……一些縣市還配套資金,建成一批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在“田成方、路成網、旱能澆、澇能排”基礎上,推動新品種、新技術和智慧農業等先進要素向土地聚集。

  “外表看不出啥,內容都埋在地下。”在吉林省德惠市義和村,惠澤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青鬆指著眼前一望無際的高標準農田示範田,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田裏已播撒有機肥和各類菌劑,減少了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地下鋪設了滴灌管,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設備,可實現精準施肥灌溉;田間地頭的氣象、病蟲害監測設備可以將各類指標數據實時回傳,農技人員可以遠程監控……林青鬆說,高標準農田建成後,耕地質量可以提高1個等級,糧食增產10%至20%。

  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業“望天收”的被動局麵,為穩產高產打牢根基,還推動農業生產“變優”“變綠”,產糧大省向農業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

  今年,吉林省力爭新建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新建麵積創曆史新高,爭取到2027年,將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突破新技術 育種“加速度”

  選好一粒種,豐收有底氣。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種糧大戶趙亞輝每年都要到當地科研院所、企業的試驗田考察,今年打算再試種幾個新品種。“這幾年新品種明顯增加,再也不用擔心連續種植同一品種導致產量下降了。”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近年來吉林在種業振興上持續發力。2023年,吉林省有81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今年1月,吉林省農業農村部門優選出適合不同區域種植的玉米、水稻、大豆等126個主導品種供農戶選擇。

  今年春耕時節,農安縣小城子鄉光明村不少農民打算種大豆。光明村分布著大片鹽堿地,去年試種500畝耐鹽堿大豆東生“118”畝產超過240公斤,讓農民見識了科技的力量,過去不打糧的鹽堿地有了豐產的希望。

  東生“118”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應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培育的新品種。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冷建田說,今年力爭在東北等地鹽堿地擴種東生“118”10萬畝。

  作為產糧大省,吉林省近年來加大科研創新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支持科研院校、育種企業組建育種聯盟,聯合攻關,廣袤田野正成為“播種”和“催生”優質品種的肥沃土壤和廣闊舞台。

  “先進育種技術縮短了育種周期,提高了育種效率,未來我們還有更多新品種推向市場。”冷建田信心滿滿地說。

  好品種還要搭配好技術。進入備耕期以來,吉林省已在多地規劃“水肥一體化+密植”示範區。鬆原市寧江區地處鬆花江畔,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宜開展規模化種植。當地種糧大戶穀成文選購了耐密植玉米新品種。“今年打算把密度從每公頃6萬株增加到7萬株,配合‘水肥一體化’技術,預計能增產10%以上。”他說。

  吉林省今年計劃通過優質品種和技術應用,推廣應用高產耐密玉米、高產高油大豆品種200萬畝,新增“水肥一體化”100萬畝,在產糧大縣開展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通過建設玉米、大豆整建製單產提升示範縣,開展高產競賽,讓更多玉米噸糧田等典型湧現出來。

  壯大“新”主體 鏈接大農業

  今年春耕前,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龍鄉葦蘆村又有不少村民加入了該村黨支部領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把自家土地交給合作社統一種植。去年合作社通過土地集約化經營和科技種田,實現糧食增產20%以上,今年合作社從當地農業銀行貸款200萬元,計劃大麵積應用新技術。

  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方式長期製約著吉林農業生產力釋放和農業現代化。近年來,吉林省在推進良田、良種、良技、良機建設的同時,還在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上下功夫,家庭農場、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

  葦蘆村黨支部書記宋學雷說,2022年成立合作社以來,從最初的5戶增加到近200戶,近400公頃土地實現集中連片耕種,大型農機、先進技術得到應用,實現了節本增效。今年,鬆原市推動1123個行政村全部成立合作社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

  吉林省今年啟動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壯大三年攻堅行動,通過給予資金等政策,鼓勵縣級及以上示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在全省18個產糧大縣搭建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加強服務供需對接,拓寬服務領域,延長服務鏈條,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備耕期的農安縣乾溢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作為縣一級社會化服務平台,聯合社依托成員建立18家鄉級服務站和100餘個村級服務站,不僅為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耕、種、收等土地“托管”服務,還提供農技推廣、政策谘詢、數字農業、銀企對接等服務。目前,聯合社擁有377家合作社成員,服務農安縣6萬多農戶,土地近百萬畝。

  從“專業化企業+規模經營主體”到“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戶”,再到“保姆式”全程托管,多種合作經營模式正在鬆遼大地上推廣應用。

  2024年,吉林省力爭土地流轉、生產托管服務等土地規模化經營麵積達6850萬畝,超過播種麵積的70%,力爭示範類經營主體發展到1.25萬家,新增社會化服務組織3000家。

  以新促質,打造更高水平的“大國糧倉”。鬆遼大地上,一幅繁忙的春耕備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高單產,怎煉成?
    2024-4-11 10:42:13    來源:新華社

      四月的東北,春意正濃。

      廣袤的鬆遼平原上,機械轟鳴,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種子一條街,種糧大戶正在對各式新品種反複挑選;一紙紙合同簽下,或入社、或托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不斷擴大……

      吉林省已連續兩年位列我國糧食主產區畝產第一。今年,全省上下緊緊圍繞土地做文章,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基礎、先進育種技術轉化為核心、經營方式創新為支撐,正向農業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提速擴良田 基礎更紮實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

      吉林省榆樹市黑林鎮豆坊村的地頭上,彩旗飄舞,機械隆隆。正在建設中的排水渠從田野伸向遠方,一條水泥機耕路已見雛形。

      “高標準農田建完後,旱能澆,澇能排,多打糧更有信心了。”豆坊村黨支部書記劉朋會和幾個種糧大戶站在地頭上觀看著施工現場,十分興奮。

      榆樹市有“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擁有基本農田500萬畝,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去年汛期十餘個鄉鎮受災,不少農田溝渠、田間路被衝毀,一些農田減產甚至絕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3月初,冰雪尚未融化,施工企業已提前進入豆坊村施工現場。“東北施工期短,我們加班加點,力爭當年完工當年見效。”施工企業負責人說。

      今年國家提高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建設投入,調動了吉林產糧大縣積極性。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要完成近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去年的近1倍;長春市計劃新建300萬畝以上,比去年多出近200萬畝……一些縣市還配套資金,建成一批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在“田成方、路成網、旱能澆、澇能排”基礎上,推動新品種、新技術和智慧農業等先進要素向土地聚集。

      “外表看不出啥,內容都埋在地下。”在吉林省德惠市義和村,惠澤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青鬆指著眼前一望無際的高標準農田示範田,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田裏已播撒有機肥和各類菌劑,減少了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地下鋪設了滴灌管,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設備,可實現精準施肥灌溉;田間地頭的氣象、病蟲害監測設備可以將各類指標數據實時回傳,農技人員可以遠程監控……林青鬆說,高標準農田建成後,耕地質量可以提高1個等級,糧食增產10%至20%。

      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業“望天收”的被動局麵,為穩產高產打牢根基,還推動農業生產“變優”“變綠”,產糧大省向農業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

      今年,吉林省力爭新建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新建麵積創曆史新高,爭取到2027年,將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突破新技術 育種“加速度”

      選好一粒種,豐收有底氣。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種糧大戶趙亞輝每年都要到當地科研院所、企業的試驗田考察,今年打算再試種幾個新品種。“這幾年新品種明顯增加,再也不用擔心連續種植同一品種導致產量下降了。”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近年來吉林在種業振興上持續發力。2023年,吉林省有81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今年1月,吉林省農業農村部門優選出適合不同區域種植的玉米、水稻、大豆等126個主導品種供農戶選擇。

      今年春耕時節,農安縣小城子鄉光明村不少農民打算種大豆。光明村分布著大片鹽堿地,去年試種500畝耐鹽堿大豆東生“118”畝產超過240公斤,讓農民見識了科技的力量,過去不打糧的鹽堿地有了豐產的希望。

      東生“118”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應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培育的新品種。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冷建田說,今年力爭在東北等地鹽堿地擴種東生“118”10萬畝。

      作為產糧大省,吉林省近年來加大科研創新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支持科研院校、育種企業組建育種聯盟,聯合攻關,廣袤田野正成為“播種”和“催生”優質品種的肥沃土壤和廣闊舞台。

      “先進育種技術縮短了育種周期,提高了育種效率,未來我們還有更多新品種推向市場。”冷建田信心滿滿地說。

      好品種還要搭配好技術。進入備耕期以來,吉林省已在多地規劃“水肥一體化+密植”示範區。鬆原市寧江區地處鬆花江畔,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宜開展規模化種植。當地種糧大戶穀成文選購了耐密植玉米新品種。“今年打算把密度從每公頃6萬株增加到7萬株,配合‘水肥一體化’技術,預計能增產10%以上。”他說。

      吉林省今年計劃通過優質品種和技術應用,推廣應用高產耐密玉米、高產高油大豆品種200萬畝,新增“水肥一體化”100萬畝,在產糧大縣開展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通過建設玉米、大豆整建製單產提升示範縣,開展高產競賽,讓更多玉米噸糧田等典型湧現出來。

      壯大“新”主體 鏈接大農業

      今年春耕前,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龍鄉葦蘆村又有不少村民加入了該村黨支部領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把自家土地交給合作社統一種植。去年合作社通過土地集約化經營和科技種田,實現糧食增產20%以上,今年合作社從當地農業銀行貸款200萬元,計劃大麵積應用新技術。

      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方式長期製約著吉林農業生產力釋放和農業現代化。近年來,吉林省在推進良田、良種、良技、良機建設的同時,還在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上下功夫,家庭農場、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

      葦蘆村黨支部書記宋學雷說,2022年成立合作社以來,從最初的5戶增加到近200戶,近400公頃土地實現集中連片耕種,大型農機、先進技術得到應用,實現了節本增效。今年,鬆原市推動1123個行政村全部成立合作社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

      吉林省今年啟動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壯大三年攻堅行動,通過給予資金等政策,鼓勵縣級及以上示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在全省18個產糧大縣搭建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加強服務供需對接,拓寬服務領域,延長服務鏈條,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備耕期的農安縣乾溢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作為縣一級社會化服務平台,聯合社依托成員建立18家鄉級服務站和100餘個村級服務站,不僅為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耕、種、收等土地“托管”服務,還提供農技推廣、政策谘詢、數字農業、銀企對接等服務。目前,聯合社擁有377家合作社成員,服務農安縣6萬多農戶,土地近百萬畝。

      從“專業化企業+規模經營主體”到“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戶”,再到“保姆式”全程托管,多種合作經營模式正在鬆遼大地上推廣應用。

      2024年,吉林省力爭土地流轉、生產托管服務等土地規模化經營麵積達6850萬畝,超過播種麵積的70%,力爭示範類經營主體發展到1.25萬家,新增社會化服務組織3000家。

      以新促質,打造更高水平的“大國糧倉”。鬆遼大地上,一幅繁忙的春耕備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