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全球商業領袖在港縱論“投資中國”
更新時間:2024-4-11 10:39:08    來源:新華社

  全球金融市場蘊藏何種新機?如何通過投資挖掘新發展動能?世界經濟前景如何?8日至10日在香港舉行的彙豐首屆全球投資峰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名投資者、企業代表及學者以“連接全球經濟的新網絡”為主題,就全球市場投資新動向展開研討。

  “全球各方需要攜手構建新的合作網絡,推動解決共同麵臨的問題,以增強世界的穩定性,相信包括香港在內的整個中國能夠為此作出貢獻。”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在峰會上的這一觀點,在眾多嘉賓的發言中得到印證。

  新興市場持續釋放新機遇

  “中國經濟發展擁有巨大機遇,香港始終是內地與世界其餘地區間的‘超級聯係人’。”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羅銘哲說,看好香港乃至整個中國市場是峰會選址的重要原因。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彙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業務遍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彙豐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2023年該集團在港的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迅速,顯示出“香港仍然是充滿活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峰會上,多名專家指出強勁的科技創新正在貢獻中國經濟增長,並對投資中國的前景持積極看法。

  “當前的中國更具投資潛力。”春華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胡祖六說,中國內地產業規模巨大,且在多年努力下已轉型成為擁有眾多可能性的全球創新高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與政治學教授巴裏·艾肯格林認可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肯定過去多年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彙儲備中的占比逐漸增加。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表示,中國的私營企業擁有前瞻性創想和高質量生產力,未來中國發展創新經濟需要私營企業發揮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間的良性互動也獲得全球投資者關注。杜嘉祺說,全球多條增長最快的貿易走廊均位於亞洲,彙豐經濟師看好亞洲區域內的貿易發展。

  新興領域挖掘塑造新動能

  “科技發展將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相信未來5至10年內人工智能將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將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祈耀年說。

  峰會期間,與會者紛紛表示科技發展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並探討了數字金融、人工智能、綠色轉型等方麵的投資前景。多名專業人士在發言中認可中國在一係列新興領域的創新能力。

  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穎宇介紹了人工智能藥物設計(AIDD)可以加速藥物研發,並呼籲加強相關國際合作。她提及,去年中國國產創新藥獲批數創新高,中國製藥企業達成的藥品對外授權數量也有顯著提升,出海取得新突破,業界樂見這一積極發展。

  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丁·埃伯哈德分享了關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見解,指出行業未來的重要突破在於降低成本以取得價格優勢,而中國產品在性價比方麵具有優勢,因此拓展全球市場的前景可觀。

  “我們所討論的每一個重要領域,香港都參與其中,影響著相關領域的發展。”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說,“香港正在積極探索在全球經濟中不可替代的新角色。”

  新連接推動構築新網絡

  推動世界經濟“再全球化”是眾多與會嘉賓的共同呼聲。各方期待共同管理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風險挑戰,遏製保護主義,攜手重建全球貿易網絡。

  “在當前國際合作有所減少的情況下,‘超級聯係人’的角色可以得到更為有效的發揮。”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在會上指出,香港可以通過其“連接”的功能獲得蓬勃發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香港金融體係具有強勁韌性,又具備聯通海內外的獨特優勢。香港會致力於發展各項互聯互通機製,在國家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相信香港會成為眾多全球投資者的首選地。

  餘偉文還提到,中東及部分東盟國家對於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表示很感興趣,相信香港在聯係內地及中東、東盟方麵有很大發展空間。

  南方東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去年11月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亞太區首隻追蹤沙特阿拉伯股票的交易所買賣資金(ETF)——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該公司總裁丁晨在會上表示,這反映香港不僅是聯通內外的橋梁,也可以成為世界各個地區之間互聯互通的通道。

  港交所集團副行政總裁姚嘉仁表示,相信近期香港與中東的合作可吸引更多當地企業來港發展,並助力全球資金與中東的發展機遇相對接。

  “全球各方都要持續擴大開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在中國生活了三十餘年的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全球商業領袖在港縱論“投資中國”
    2024-4-11 10:39:08    來源:新華社

      全球金融市場蘊藏何種新機?如何通過投資挖掘新發展動能?世界經濟前景如何?8日至10日在香港舉行的彙豐首屆全球投資峰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名投資者、企業代表及學者以“連接全球經濟的新網絡”為主題,就全球市場投資新動向展開研討。

      “全球各方需要攜手構建新的合作網絡,推動解決共同麵臨的問題,以增強世界的穩定性,相信包括香港在內的整個中國能夠為此作出貢獻。”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在峰會上的這一觀點,在眾多嘉賓的發言中得到印證。

      新興市場持續釋放新機遇

      “中國經濟發展擁有巨大機遇,香港始終是內地與世界其餘地區間的‘超級聯係人’。”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羅銘哲說,看好香港乃至整個中國市場是峰會選址的重要原因。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彙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業務遍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彙豐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2023年該集團在港的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迅速,顯示出“香港仍然是充滿活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峰會上,多名專家指出強勁的科技創新正在貢獻中國經濟增長,並對投資中國的前景持積極看法。

      “當前的中國更具投資潛力。”春華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胡祖六說,中國內地產業規模巨大,且在多年努力下已轉型成為擁有眾多可能性的全球創新高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與政治學教授巴裏·艾肯格林認可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肯定過去多年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彙儲備中的占比逐漸增加。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表示,中國的私營企業擁有前瞻性創想和高質量生產力,未來中國發展創新經濟需要私營企業發揮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間的良性互動也獲得全球投資者關注。杜嘉祺說,全球多條增長最快的貿易走廊均位於亞洲,彙豐經濟師看好亞洲區域內的貿易發展。

      新興領域挖掘塑造新動能

      “科技發展將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相信未來5至10年內人工智能將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將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祈耀年說。

      峰會期間,與會者紛紛表示科技發展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並探討了數字金融、人工智能、綠色轉型等方麵的投資前景。多名專業人士在發言中認可中國在一係列新興領域的創新能力。

      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穎宇介紹了人工智能藥物設計(AIDD)可以加速藥物研發,並呼籲加強相關國際合作。她提及,去年中國國產創新藥獲批數創新高,中國製藥企業達成的藥品對外授權數量也有顯著提升,出海取得新突破,業界樂見這一積極發展。

      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丁·埃伯哈德分享了關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見解,指出行業未來的重要突破在於降低成本以取得價格優勢,而中國產品在性價比方麵具有優勢,因此拓展全球市場的前景可觀。

      “我們所討論的每一個重要領域,香港都參與其中,影響著相關領域的發展。”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說,“香港正在積極探索在全球經濟中不可替代的新角色。”

      新連接推動構築新網絡

      推動世界經濟“再全球化”是眾多與會嘉賓的共同呼聲。各方期待共同管理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風險挑戰,遏製保護主義,攜手重建全球貿易網絡。

      “在當前國際合作有所減少的情況下,‘超級聯係人’的角色可以得到更為有效的發揮。”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在會上指出,香港可以通過其“連接”的功能獲得蓬勃發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香港金融體係具有強勁韌性,又具備聯通海內外的獨特優勢。香港會致力於發展各項互聯互通機製,在國家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相信香港會成為眾多全球投資者的首選地。

      餘偉文還提到,中東及部分東盟國家對於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表示很感興趣,相信香港在聯係內地及中東、東盟方麵有很大發展空間。

      南方東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去年11月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亞太區首隻追蹤沙特阿拉伯股票的交易所買賣資金(ETF)——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該公司總裁丁晨在會上表示,這反映香港不僅是聯通內外的橋梁,也可以成為世界各個地區之間互聯互通的通道。

      港交所集團副行政總裁姚嘉仁表示,相信近期香港與中東的合作可吸引更多當地企業來港發展,並助力全球資金與中東的發展機遇相對接。

      “全球各方都要持續擴大開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在中國生活了三十餘年的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