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南繁新圖景觀察
更新時間:2024-3-4 10:55:20    來源:新華社

  人勤春來早,海南三亞正值南繁育種農忙季。在位於崖州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裏,農作物交織出多彩田園畫:來自200多家育種單位的2300多個農作物新品種長勢喜人,工人們穿行田間精心耕作。半個月後,這些農作物將同時成熟,在2024年中國種子大會期間集中亮相。

  果實僅有花生米大小,可提取辣椒素的高辣度辣椒品種;擁有櫻桃、草莓等口味的番茄新品種……在這裏,不乏市麵罕見的“新奇特”品種。海南南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專家馬文全說,田間展示為新品種落地推廣搭建交流、交易平台。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是南繁矽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育種新技術加速運用,推動更多“好種子”落地。在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裏,近5畝試驗田種著1000多份玉米、大豆育種材料。高5.7米、長21米的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沿軌道運行,運用激光雷達、高光譜相機、深度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身體檢”。采集數據實時回傳,科研人員直接在電腦上處理、分析數據。

  育種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員需要記錄、分析作物各類表型特征,從而篩選出優異資源。“過去人工觀測得背上幾十斤的設備,在田間一邊走一邊采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餘汛介紹,在高通量、智能化設備助力下,效率大幅提升,采集數據也更為精準。

  到海南開展南繁育種工作已4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親曆了育種技術的迭代升級。他表示,依托新建的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中國農科院智慧化育種團隊與阿裏巴巴合作,將作物表型海量數據與先進的大數據算法結合,開辟智慧育種“新賽道”。

  育種新模式打通種業產業鏈,提高育種效率。在崖州區壩頭南繁試驗基地一處大棚,剛插下的水稻秧苗透出綠意。根據科研單位的要求,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將注明編號的標識牌插入田間,又將相應的水稻育種材料秧苗插下。

  “除了田間服務,我們還為種業企業代繁種子,讓企業人員不用頻繁往返海南。”該公司董事長王仕明說,公司為10多家種業企業代繁50多個優質高產水稻品種,年產水稻種子可供600萬至800萬畝大田種植。

  三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三亞正在推進種業CRO模式發展,助力南繁矽穀建設。種業CRO模式是將種業技術鏈各環節進行專業化細分,以委托合同形式開展全產業鏈技術服務。

  在崖州區坡田洋的南繁服務站,大屏幕變換顯示各處試驗田溫度、濕度、蟲情等信息。服務站負責人孫吉先打開南繁共享用地服務平台,點擊各地塊後,麵積、租金、配套水利和道路設施、土壤肥力一目了然,還能身臨其境般“VR看地”。

  他說:“我們搭建了信息化服務平台,實現線上找農田、找農機、找工人。”記者看到,服務站農資和工具倉儲室、試驗室、餐廳、農機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可以滿足科研人員生產生活需求。

  《國家南繁矽穀建設規劃(2023—2030年)》近日印發,提出將於2030年全麵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矽穀。

  “未來,這裏將是種子創新的‘集散中心’。”錢前說,南繁矽穀已集聚一批種業創新科研單位和企業,建設一批種業創新重大平台,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產學研一體化的種業創新發展體係正在加速構建。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南繁新圖景觀察
    2024-3-4 10:55:20    來源:新華社

      人勤春來早,海南三亞正值南繁育種農忙季。在位於崖州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裏,農作物交織出多彩田園畫:來自200多家育種單位的2300多個農作物新品種長勢喜人,工人們穿行田間精心耕作。半個月後,這些農作物將同時成熟,在2024年中國種子大會期間集中亮相。

      果實僅有花生米大小,可提取辣椒素的高辣度辣椒品種;擁有櫻桃、草莓等口味的番茄新品種……在這裏,不乏市麵罕見的“新奇特”品種。海南南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專家馬文全說,田間展示為新品種落地推廣搭建交流、交易平台。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是南繁矽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育種新技術加速運用,推動更多“好種子”落地。在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裏,近5畝試驗田種著1000多份玉米、大豆育種材料。高5.7米、長21米的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沿軌道運行,運用激光雷達、高光譜相機、深度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身體檢”。采集數據實時回傳,科研人員直接在電腦上處理、分析數據。

      育種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員需要記錄、分析作物各類表型特征,從而篩選出優異資源。“過去人工觀測得背上幾十斤的設備,在田間一邊走一邊采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餘汛介紹,在高通量、智能化設備助力下,效率大幅提升,采集數據也更為精準。

      到海南開展南繁育種工作已4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親曆了育種技術的迭代升級。他表示,依托新建的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中國農科院智慧化育種團隊與阿裏巴巴合作,將作物表型海量數據與先進的大數據算法結合,開辟智慧育種“新賽道”。

      育種新模式打通種業產業鏈,提高育種效率。在崖州區壩頭南繁試驗基地一處大棚,剛插下的水稻秧苗透出綠意。根據科研單位的要求,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將注明編號的標識牌插入田間,又將相應的水稻育種材料秧苗插下。

      “除了田間服務,我們還為種業企業代繁種子,讓企業人員不用頻繁往返海南。”該公司董事長王仕明說,公司為10多家種業企業代繁50多個優質高產水稻品種,年產水稻種子可供600萬至800萬畝大田種植。

      三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三亞正在推進種業CRO模式發展,助力南繁矽穀建設。種業CRO模式是將種業技術鏈各環節進行專業化細分,以委托合同形式開展全產業鏈技術服務。

      在崖州區坡田洋的南繁服務站,大屏幕變換顯示各處試驗田溫度、濕度、蟲情等信息。服務站負責人孫吉先打開南繁共享用地服務平台,點擊各地塊後,麵積、租金、配套水利和道路設施、土壤肥力一目了然,還能身臨其境般“VR看地”。

      他說:“我們搭建了信息化服務平台,實現線上找農田、找農機、找工人。”記者看到,服務站農資和工具倉儲室、試驗室、餐廳、農機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可以滿足科研人員生產生活需求。

      《國家南繁矽穀建設規劃(2023—2030年)》近日印發,提出將於2030年全麵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矽穀。

      “未來,這裏將是種子創新的‘集散中心’。”錢前說,南繁矽穀已集聚一批種業創新科研單位和企業,建設一批種業創新重大平台,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產學研一體化的種業創新發展體係正在加速構建。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