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近期,世界主要經濟體陸續發布年度經濟數據。
古語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世界經濟舞台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備受矚目。
新春之際,新華社記者深入采訪調研,在世界坐標中觀察中國經濟。
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分量
春節被列入聯合國假日後,“中國風”小商品近期在海外迎來一波銷售高潮。
廣州積木王國文化有限公司在拚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的店鋪裏,一款融合中國古式建築、花、樹的情景積木“桃花潭”成為爆品。“一天能賣近百單,曾賣斷貨,春節期間禮品需求較大,在買手建議下,我們加大備貨,‘桃花潭’備了超過6000份。”積木王國跨境電商負責人莊曉婷說。
這家入駐TEMU剛滿1年的中國企業,商品單價在10美元到100多美元不等,銷售合計已超過10萬單,主要銷往北美洲、歐洲和東亞地區。
韓國統計廳2月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來源地。德國《商報》1月29日稱,1/4的德國人已經在中國電商平台購過物。
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市場,中國企業出海的腳步遍及許多行業,從跨境電商到汽車,從3D打印機到微短劇,以創新力量為全球消費者上“新”。
《亞洲周刊》近日刊文稱:盡管西方媒體近來加緊唱衰中國經濟,但客觀事實是中國企業出海正上升到曆史高峰。中國企業出海的速度、密度和強度都前所未見,背後是中國強大的創新能力,還有內部所煥發的憂患意識,迎難而上,持續創造新的商業空間,展示著強大的競爭力。
環顧全球,通脹水平仍處高位,主要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凸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等風險上升,世界經濟蹣跚而行。
從多國已公布經濟數據來看,2023年,美國增長2.5%,法國增長0.9%,德國出現負增長,歐元區和歐盟均增長0.5%。
再看中國,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近期陸續舉行的地方兩會傳來好消息,江蘇常州、山東煙台2023年GDP突破萬億元,中國已有26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
從分量看,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繼續超過3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表明,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產出水平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
從增量看,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雖有所放緩,但仍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應的GDP增量仍與一個中等國家經濟總量相當。世界銀行估算,2023年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歐元區的16.5倍左右。
從質量看,目前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麵積來自中國。2012年以來,中國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國家之一。2023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達到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從來都在風雨中發展壯大。
近段時間,一些西方媒體和智庫以“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眼光,對中國經濟展開新一輪“唱衰”,鼓噪“中國經濟見頂論”。
毋庸諱言,中國經濟正麵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重要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俄羅斯旅行團、馬來西亞旅行團、韓國旅行團……即將到來的龍年春節,哈爾濱將迎來更多外國遊客。多國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冰雪經濟的“熱”能量。
2024年元旦以來,中國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火熱,各地在春節期間將發放超6億元的文旅消費惠民補貼;為期40天的中國春運,預計跨區域人員流動達90億人次,創曆史新高……流動的中國正在釋放更強的消費動力、更足的經濟活力、更大的增長潛力。
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上,澳大利亞前總理、現任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陸克文堅決反駁了所謂“中國已見頂”的說法,並強調中國消費市場的“未開發潛力”將推動經濟長期增長。
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紮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並切實解決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加快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中國一係列宏觀調控政策,正著力擴需求、強實體、防風險、保民生,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據世界銀行中國經濟簡報預測,在消費者信心逐步恢複和政策刺激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將保持穩定。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中國經濟崩潰論”一再崩潰,“中國經濟見頂論”毫無事實根據。不管是關稅戰、科技戰、認知戰,都阻擋不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腳步。
全球產供鏈上的中國角色
近日,外媒一篇題為《“效率無可匹敵”:為何玩具製造商發現很難離開中國》的報道,引發外界對中國製造“無可替代”的感慨。
據報道,幾年前,美國玩具製造商孩之寶向印度耐用品和航空航天設備製造商埃庫斯公司尋求分包合作,並表示準備將價值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產品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今天,雖然埃庫斯公司已在印度為孩之寶等企業生產數十種玩具,但埃庫斯公司的消費者垂直業務主管羅希特·赫格德和其他製造商承認,印度和其他國家在效率上無法與中國相比,這限製了玩具製造商向低成本基地轉移生產的努力。
赫格德說:“印度沒有中國那樣的港口設施,也沒有中國那樣的道路設施。他們(中國)過去30年一直在努力,他們的效率比我們好得多。”
對外界炒作“中國訂單轉移”“外資撤離中國”的論調應該怎麼看?
企業自有答案。
盡管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持續重構,中國在其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一個剃須刀有成百上千個零部件,僅五金件就涉及配套企業20多家,產業外遷談何容易!”義烏市科美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飛說。這家民營企業主營剃須刀等電子產品,憑借產品性價比高、創新迭代快,持續在海外熱銷。
近年來,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企業主動進行全球布局,特別是將勞動密集型和成本敏感型商品轉移到其他國家進行生產。然而,由於中國已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分工,以至於不少公司撤出中國又回來,或仍需從中國進口大量中間產品。
“轉來轉去,還是離不開中國!”不少企業負責人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在2023年全球貿易投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2%,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保持約14%的較高水平,穩居貨物進出口第一大國。中國吸引外資規模雖有波動,但引資規模占全球的比重大約在15%,仍然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全球前列。
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的角色為何如此重要?
源於這裏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係,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
源於這裏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240多個民用運輸機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網絡;
源於這裏有效發明專利突破400萬件,數量居世界首位,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穩居世界首位……
越南陽光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經理阮氏棉荷表示,中國對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的投資提升了全球供應鏈的運行效率。
憑借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優勢,投資中國仍然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必選項。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為例,這一工廠的產業鏈本土化率超過95%,在上海、蘇州、寧波、南通等長三角地區建立起“4小時朋友圈”,覆蓋了電池、車載芯片、自動駕駛係統等新能源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
憑借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優勢,中國製造在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針對所謂“供應鏈轉移”的論調,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裏·赫夫鮑爾對記者表示,中國的許多產品不僅價格優惠,而且質量好、交貨快,一些人排斥中國產品的企圖不會成功,“供應鏈轉移”的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
全球市場上的中國機遇
1月24日,空客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運營。
“我們最近剛發布了未來20年全球航空服務市場預測。中國在未來二十年航空服務市場價值將翻三倍,成為最大航空服務市場。”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說。
市場是當今世界的稀缺資源。看好中國市場機遇的不止空客。
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50%受訪美國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首選或前三位投資目的地。大多數受訪企業仍將保持在華布局,77%的受訪企業表示目前沒有將生產或采購業務遷出中國的計劃。
中國德國商會近日發布的2023/24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91%的受訪德國企業表示將繼續紮根中國市場,沒有離開中國的計劃。超過半數的受訪德企計劃未來兩年內增加對華投資。
投資通常考慮的是中長期因素。外資動向的背後,透露出他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的堅定信心。
翻開地方兩會公布的各地發展藍圖,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銀發經濟、低碳減排、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這些高頻關鍵詞蘊含著投資中國的新機遇。
看消費,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但消費占GDP比重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還有增長空間,14億多人口的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提質擴容潛力巨大。
看投資,2023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達到37.3%,比重創曆史新高。目前中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隻有發達國家的20%至30%,發展不均衡現象較為突出,在優結構補短板方麵的投資空間仍然較大。
看貿易,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全球第一,服務貿易全球第二。未來5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超過32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見頂論”“中國市場不可投資論”等對中國經濟看空的論調忽視了中國經濟基本麵的強大韌性,甚至是故意無視中國經濟的潛力和發展動力。
韓國媒體批駁“中國經濟見頂論”:我們不能被“中國已到頂峰”的論調所迷惑。抱著片麵的“中國時代已過去”的觀點,無法發現中國經濟新動向。如果我們錯過了,未來將失去更多機會。
事實勝於雄辯。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月4日報道,盡管美國企業高管在最近幾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抱怨一些消費品在中國的需求疲軟,但離開(中國市場)的可能性不大。
在iPhone和iPad銷售放緩的背景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2月1日對分析人士說:“我們在中國已經有30年了,從長遠來看,我仍然對中國非常樂觀。”
消費品公司寶潔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慕仁認為,市場上的挑戰是暫時的,中國將增加大約兩億中等收入消費者,“中國的長期機遇依然存在”。
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一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正為世界經濟複蘇注入更多動力,也始終在高水平開放中與世界共享未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期,世界主要經濟體陸續發布年度經濟數據。
古語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世界經濟舞台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備受矚目。
新春之際,新華社記者深入采訪調研,在世界坐標中觀察中國經濟。
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分量
春節被列入聯合國假日後,“中國風”小商品近期在海外迎來一波銷售高潮。
廣州積木王國文化有限公司在拚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的店鋪裏,一款融合中國古式建築、花、樹的情景積木“桃花潭”成為爆品。“一天能賣近百單,曾賣斷貨,春節期間禮品需求較大,在買手建議下,我們加大備貨,‘桃花潭’備了超過6000份。”積木王國跨境電商負責人莊曉婷說。
這家入駐TEMU剛滿1年的中國企業,商品單價在10美元到100多美元不等,銷售合計已超過10萬單,主要銷往北美洲、歐洲和東亞地區。
韓國統計廳2月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來源地。德國《商報》1月29日稱,1/4的德國人已經在中國電商平台購過物。
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市場,中國企業出海的腳步遍及許多行業,從跨境電商到汽車,從3D打印機到微短劇,以創新力量為全球消費者上“新”。
《亞洲周刊》近日刊文稱:盡管西方媒體近來加緊唱衰中國經濟,但客觀事實是中國企業出海正上升到曆史高峰。中國企業出海的速度、密度和強度都前所未見,背後是中國強大的創新能力,還有內部所煥發的憂患意識,迎難而上,持續創造新的商業空間,展示著強大的競爭力。
環顧全球,通脹水平仍處高位,主要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凸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等風險上升,世界經濟蹣跚而行。
從多國已公布經濟數據來看,2023年,美國增長2.5%,法國增長0.9%,德國出現負增長,歐元區和歐盟均增長0.5%。
再看中國,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近期陸續舉行的地方兩會傳來好消息,江蘇常州、山東煙台2023年GDP突破萬億元,中國已有26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
從分量看,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繼續超過3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表明,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產出水平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
從增量看,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雖有所放緩,但仍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應的GDP增量仍與一個中等國家經濟總量相當。世界銀行估算,2023年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歐元區的16.5倍左右。
從質量看,目前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麵積來自中國。2012年以來,中國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國家之一。2023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達到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從來都在風雨中發展壯大。
近段時間,一些西方媒體和智庫以“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眼光,對中國經濟展開新一輪“唱衰”,鼓噪“中國經濟見頂論”。
毋庸諱言,中國經濟正麵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重要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俄羅斯旅行團、馬來西亞旅行團、韓國旅行團……即將到來的龍年春節,哈爾濱將迎來更多外國遊客。多國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冰雪經濟的“熱”能量。
2024年元旦以來,中國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火熱,各地在春節期間將發放超6億元的文旅消費惠民補貼;為期40天的中國春運,預計跨區域人員流動達90億人次,創曆史新高……流動的中國正在釋放更強的消費動力、更足的經濟活力、更大的增長潛力。
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上,澳大利亞前總理、現任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陸克文堅決反駁了所謂“中國已見頂”的說法,並強調中國消費市場的“未開發潛力”將推動經濟長期增長。
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紮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並切實解決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加快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中國一係列宏觀調控政策,正著力擴需求、強實體、防風險、保民生,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據世界銀行中國經濟簡報預測,在消費者信心逐步恢複和政策刺激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將保持穩定。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中國經濟崩潰論”一再崩潰,“中國經濟見頂論”毫無事實根據。不管是關稅戰、科技戰、認知戰,都阻擋不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腳步。
全球產供鏈上的中國角色
近日,外媒一篇題為《“效率無可匹敵”:為何玩具製造商發現很難離開中國》的報道,引發外界對中國製造“無可替代”的感慨。
據報道,幾年前,美國玩具製造商孩之寶向印度耐用品和航空航天設備製造商埃庫斯公司尋求分包合作,並表示準備將價值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產品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今天,雖然埃庫斯公司已在印度為孩之寶等企業生產數十種玩具,但埃庫斯公司的消費者垂直業務主管羅希特·赫格德和其他製造商承認,印度和其他國家在效率上無法與中國相比,這限製了玩具製造商向低成本基地轉移生產的努力。
赫格德說:“印度沒有中國那樣的港口設施,也沒有中國那樣的道路設施。他們(中國)過去30年一直在努力,他們的效率比我們好得多。”
對外界炒作“中國訂單轉移”“外資撤離中國”的論調應該怎麼看?
企業自有答案。
盡管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持續重構,中國在其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一個剃須刀有成百上千個零部件,僅五金件就涉及配套企業20多家,產業外遷談何容易!”義烏市科美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飛說。這家民營企業主營剃須刀等電子產品,憑借產品性價比高、創新迭代快,持續在海外熱銷。
近年來,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企業主動進行全球布局,特別是將勞動密集型和成本敏感型商品轉移到其他國家進行生產。然而,由於中國已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分工,以至於不少公司撤出中國又回來,或仍需從中國進口大量中間產品。
“轉來轉去,還是離不開中國!”不少企業負責人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在2023年全球貿易投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2%,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保持約14%的較高水平,穩居貨物進出口第一大國。中國吸引外資規模雖有波動,但引資規模占全球的比重大約在15%,仍然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全球前列。
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的角色為何如此重要?
源於這裏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係,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
源於這裏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240多個民用運輸機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網絡;
源於這裏有效發明專利突破400萬件,數量居世界首位,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穩居世界首位……
越南陽光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經理阮氏棉荷表示,中國對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的投資提升了全球供應鏈的運行效率。
憑借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優勢,投資中國仍然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必選項。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為例,這一工廠的產業鏈本土化率超過95%,在上海、蘇州、寧波、南通等長三角地區建立起“4小時朋友圈”,覆蓋了電池、車載芯片、自動駕駛係統等新能源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
憑借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優勢,中國製造在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針對所謂“供應鏈轉移”的論調,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裏·赫夫鮑爾對記者表示,中國的許多產品不僅價格優惠,而且質量好、交貨快,一些人排斥中國產品的企圖不會成功,“供應鏈轉移”的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
全球市場上的中國機遇
1月24日,空客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運營。
“我們最近剛發布了未來20年全球航空服務市場預測。中國在未來二十年航空服務市場價值將翻三倍,成為最大航空服務市場。”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說。
市場是當今世界的稀缺資源。看好中國市場機遇的不止空客。
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50%受訪美國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首選或前三位投資目的地。大多數受訪企業仍將保持在華布局,77%的受訪企業表示目前沒有將生產或采購業務遷出中國的計劃。
中國德國商會近日發布的2023/24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91%的受訪德國企業表示將繼續紮根中國市場,沒有離開中國的計劃。超過半數的受訪德企計劃未來兩年內增加對華投資。
投資通常考慮的是中長期因素。外資動向的背後,透露出他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的堅定信心。
翻開地方兩會公布的各地發展藍圖,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銀發經濟、低碳減排、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這些高頻關鍵詞蘊含著投資中國的新機遇。
看消費,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但消費占GDP比重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還有增長空間,14億多人口的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提質擴容潛力巨大。
看投資,2023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達到37.3%,比重創曆史新高。目前中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隻有發達國家的20%至30%,發展不均衡現象較為突出,在優結構補短板方麵的投資空間仍然較大。
看貿易,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全球第一,服務貿易全球第二。未來5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超過32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見頂論”“中國市場不可投資論”等對中國經濟看空的論調忽視了中國經濟基本麵的強大韌性,甚至是故意無視中國經濟的潛力和發展動力。
韓國媒體批駁“中國經濟見頂論”:我們不能被“中國已到頂峰”的論調所迷惑。抱著片麵的“中國時代已過去”的觀點,無法發現中國經濟新動向。如果我們錯過了,未來將失去更多機會。
事實勝於雄辯。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月4日報道,盡管美國企業高管在最近幾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抱怨一些消費品在中國的需求疲軟,但離開(中國市場)的可能性不大。
在iPhone和iPad銷售放緩的背景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2月1日對分析人士說:“我們在中國已經有30年了,從長遠來看,我仍然對中國非常樂觀。”
消費品公司寶潔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慕仁認為,市場上的挑戰是暫時的,中國將增加大約兩億中等收入消費者,“中國的長期機遇依然存在”。
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一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正為世界經濟複蘇注入更多動力,也始終在高水平開放中與世界共享未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