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內蒙古巧借“冬”風 銀色“文旅體”起飛
更新時間:2024-1-15 10:35:46    來源:新華社

  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即將拉開帷幕,借助這股“冬”風,東道主內蒙古的冰雪產業近年來迎來發展新機遇,銀色“文旅體”產業融合發展釋放出巨量紅利。

  “冬運”遇見“冬韻”

  冬日的呼倫貝爾,原本是一張幽靜的水墨畫。但申辦“十四冬”以來,雪原林海畫風突變:冰雪那達慕、冬季英雄會、冰雪伊薩仁……諸多喜迎全冬會的節慶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動輒成千上萬人參與,火遍網絡。

  “我們對冬季風光向往已久,這次計劃在呼倫貝爾遊玩九天,看遍草原森林。”來自廣州的遊客阿蓉說,此行遇到了不少廣東遊客,有的全家出動,有的旅行團包機前來,“以前是內蒙古人像候鳥一般去南方過冬,現在反過來了”。

  呼倫貝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局長臧著強表示,當地圍繞“十四冬”,近期已推出天天那達慕、汽車淩駕風雪、跟著賽事去旅遊、冬運場館來打卡等特色活動產品,打造冰雪旅遊目的地品牌。

  近年來,內蒙古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打造居遊共享的冬季旅遊目的地,推進冰雪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進一步延伸冰雪休閑產業鏈條。

  呼和浩特歡樂冰雪節、阿爾山冰雪節、錫林郭勒冬季冰雪那達慕、鄂爾多斯冰雪文化旅遊節,各盟市都在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冬季旅遊品牌。元旦假期,僅呼和浩特市就接待國內遊客135.35萬人次,同比增長205.7%;實現國內旅遊收入8.91億元,同比增長336%。

  1月5日,“2024中國冰雪旅遊發展論壇”在哈爾濱市舉辦。呼倫貝爾市連續八次獲得“冰雪旅遊十佳城市”殊榮;冰雪那達慕、滿洲裏中俄蒙國際冰雪節與阿爾山冰雪節共同入選了“2024年冰雪旅遊十佳節慶”。

  主打激情熱情

  已是“三九”天氣,中國“最冷”城市根河的“中國冷極塔”下遊客絡繹不絕。

  “極寒的冬季讓根河市成為‘極寒挑戰’‘潑水成冰’首選地。”根河市副市長趙鵬說,冷極點、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景區、冷極塔作為網紅打卡點位,深受廣大遊客青睞。

  根河市結合冷資源、冰雪資源、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打造了冷極冰雪季係列活動、冷極馬拉鬆賽事兩項冬季文旅品牌活動,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

  據第十屆中國冷極馬拉鬆活動組委會統計,比賽吸引了北京、上海、廣東、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以及蒙古國的近千名運動員參賽,創曆屆之最。獲得女子半程馬拉鬆季軍的蒙古國選手薩仁高娃表示,如此低溫下進行比賽非常刺激,沿途的霧凇和雪景讓人非常興奮。

  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75歲的俄羅斯冬泳愛好者費什同樣為“挑戰極寒”而來。“冬泳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來參加中俄蒙國際冬泳邀請賽認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說。

  海拉爾冬泳協會會長員峰表示,海拉爾是全國冬泳年持續時間最長、溫度最低的冬泳基地,已連續舉辦七屆國際冬泳邀請賽,吸引越來越多冬泳挑戰者和遊客關注。

  在鄂倫春自治旗,雪地騎射原野賽、“本布利”雪地足球賽等鄂倫春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也在極寒天氣中火熱開展。鄂倫春自治旗文化和旅遊局長張亮說:“如果說江南煙雨比較溫婉,鄂倫春冰雪旅遊主打的則是激情和熱情。”

  冷資源變熱產業

  近年來,內蒙古各級政府投入加大,不少滑雪場軟硬件達到新高度。

  紮蘭屯金龍山滑雪場新建標準坡麵障礙場地和大跳台場地,具備承辦七項國家級體育賽事基礎條件,改擴建滑雪接待大廳至5696平方米,能同時容納800人。

  “為了迎接全冬會,整座城市的軟硬件都在升級,北京冬奧會冠軍徐夢桃擔任紮蘭屯市文化旅遊體育形象大使,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紮蘭屯市委宣傳部長劉國華說。

  在呼和浩特市,第三屆呼和浩特歡樂冰雪節園區總體規劃麵積為27萬平方米,規劃三大主題區。打造企鵝冰雪首秀、300米的八滑道最長冰滑梯、10000+立方米精品冰雕等六大特色亮點。

  “前些年玩冷了隻能蜷縮在車內,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來自海南的遊客王洋說,寬敞的遊客大廳、暖和的衛生間、宏偉大氣的現代化蒙古包已隨處可見。

  “內蒙古正在構建全域全季全業旅遊新格局,推動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秦豔說。

  目前,內蒙古已成立第一家以冰雪產業為核心,以冰雪經濟、冰雪文化、冰雪旅遊為研究方向的機構——海拉爾區冰雪產業研究院。在該機構的主導下,海拉爾成功舉辦多項以冰雪為主題的活動。

  寒地冰雪裝備測試體驗活動將冰雪旅遊與試車產業深度融合,嚐試把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首屆呼倫貝爾·海拉爾冰雪產品冬季展銷會把產品展銷、論壇研討、合作交流、項目對接等各項活動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產業和經濟鏈條。

  呼倫貝爾市市長及永乾表示,要借勢承辦“十四冬”,豐富冰雪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宣傳推介,持續提升特色冰雪品牌影響力吸引力,推動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裝備融合發展,切實把“冷資源”變成“熱產業”。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內蒙古巧借“冬”風 銀色“文旅體”起飛
    2024-1-15 10:35:46    來源:新華社

      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即將拉開帷幕,借助這股“冬”風,東道主內蒙古的冰雪產業近年來迎來發展新機遇,銀色“文旅體”產業融合發展釋放出巨量紅利。

      “冬運”遇見“冬韻”

      冬日的呼倫貝爾,原本是一張幽靜的水墨畫。但申辦“十四冬”以來,雪原林海畫風突變:冰雪那達慕、冬季英雄會、冰雪伊薩仁……諸多喜迎全冬會的節慶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動輒成千上萬人參與,火遍網絡。

      “我們對冬季風光向往已久,這次計劃在呼倫貝爾遊玩九天,看遍草原森林。”來自廣州的遊客阿蓉說,此行遇到了不少廣東遊客,有的全家出動,有的旅行團包機前來,“以前是內蒙古人像候鳥一般去南方過冬,現在反過來了”。

      呼倫貝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局長臧著強表示,當地圍繞“十四冬”,近期已推出天天那達慕、汽車淩駕風雪、跟著賽事去旅遊、冬運場館來打卡等特色活動產品,打造冰雪旅遊目的地品牌。

      近年來,內蒙古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打造居遊共享的冬季旅遊目的地,推進冰雪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進一步延伸冰雪休閑產業鏈條。

      呼和浩特歡樂冰雪節、阿爾山冰雪節、錫林郭勒冬季冰雪那達慕、鄂爾多斯冰雪文化旅遊節,各盟市都在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冬季旅遊品牌。元旦假期,僅呼和浩特市就接待國內遊客135.35萬人次,同比增長205.7%;實現國內旅遊收入8.91億元,同比增長336%。

      1月5日,“2024中國冰雪旅遊發展論壇”在哈爾濱市舉辦。呼倫貝爾市連續八次獲得“冰雪旅遊十佳城市”殊榮;冰雪那達慕、滿洲裏中俄蒙國際冰雪節與阿爾山冰雪節共同入選了“2024年冰雪旅遊十佳節慶”。

      主打激情熱情

      已是“三九”天氣,中國“最冷”城市根河的“中國冷極塔”下遊客絡繹不絕。

      “極寒的冬季讓根河市成為‘極寒挑戰’‘潑水成冰’首選地。”根河市副市長趙鵬說,冷極點、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景區、冷極塔作為網紅打卡點位,深受廣大遊客青睞。

      根河市結合冷資源、冰雪資源、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打造了冷極冰雪季係列活動、冷極馬拉鬆賽事兩項冬季文旅品牌活動,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

      據第十屆中國冷極馬拉鬆活動組委會統計,比賽吸引了北京、上海、廣東、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以及蒙古國的近千名運動員參賽,創曆屆之最。獲得女子半程馬拉鬆季軍的蒙古國選手薩仁高娃表示,如此低溫下進行比賽非常刺激,沿途的霧凇和雪景讓人非常興奮。

      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75歲的俄羅斯冬泳愛好者費什同樣為“挑戰極寒”而來。“冬泳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來參加中俄蒙國際冬泳邀請賽認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說。

      海拉爾冬泳協會會長員峰表示,海拉爾是全國冬泳年持續時間最長、溫度最低的冬泳基地,已連續舉辦七屆國際冬泳邀請賽,吸引越來越多冬泳挑戰者和遊客關注。

      在鄂倫春自治旗,雪地騎射原野賽、“本布利”雪地足球賽等鄂倫春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也在極寒天氣中火熱開展。鄂倫春自治旗文化和旅遊局長張亮說:“如果說江南煙雨比較溫婉,鄂倫春冰雪旅遊主打的則是激情和熱情。”

      冷資源變熱產業

      近年來,內蒙古各級政府投入加大,不少滑雪場軟硬件達到新高度。

      紮蘭屯金龍山滑雪場新建標準坡麵障礙場地和大跳台場地,具備承辦七項國家級體育賽事基礎條件,改擴建滑雪接待大廳至5696平方米,能同時容納800人。

      “為了迎接全冬會,整座城市的軟硬件都在升級,北京冬奧會冠軍徐夢桃擔任紮蘭屯市文化旅遊體育形象大使,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紮蘭屯市委宣傳部長劉國華說。

      在呼和浩特市,第三屆呼和浩特歡樂冰雪節園區總體規劃麵積為27萬平方米,規劃三大主題區。打造企鵝冰雪首秀、300米的八滑道最長冰滑梯、10000+立方米精品冰雕等六大特色亮點。

      “前些年玩冷了隻能蜷縮在車內,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來自海南的遊客王洋說,寬敞的遊客大廳、暖和的衛生間、宏偉大氣的現代化蒙古包已隨處可見。

      “內蒙古正在構建全域全季全業旅遊新格局,推動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秦豔說。

      目前,內蒙古已成立第一家以冰雪產業為核心,以冰雪經濟、冰雪文化、冰雪旅遊為研究方向的機構——海拉爾區冰雪產業研究院。在該機構的主導下,海拉爾成功舉辦多項以冰雪為主題的活動。

      寒地冰雪裝備測試體驗活動將冰雪旅遊與試車產業深度融合,嚐試把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首屆呼倫貝爾·海拉爾冰雪產品冬季展銷會把產品展銷、論壇研討、合作交流、項目對接等各項活動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產業和經濟鏈條。

      呼倫貝爾市市長及永乾表示,要借勢承辦“十四冬”,豐富冰雪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宣傳推介,持續提升特色冰雪品牌影響力吸引力,推動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裝備融合發展,切實把“冷資源”變成“熱產業”。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