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陝西榆林:集體經濟“金鑰匙” 打開農民“致富門”
更新時間:2024-1-15 10:30:19    來源:新華社

  進入臘月,年關將至。71歲的楊有山跟老伴坐在炕頭,盤算起2023年的收入:合作社股份分紅8000元,門麵房租金5萬多元,村裏發了1.2萬元的老年人生活補貼。“算下來有7萬多元,托集體經濟的福,日子越來越好了!”

  楊有山所在的陝北榆林市靖邊縣張家畔村,多年來發展了餐飲、住宿等18處集體經濟實體。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66萬元,其中400多萬元用於村民分紅和福利發放;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突破600萬元。“集體經濟家底厚了,村民財產性收入才能穩步提升。”張家畔村黨支部書記李忠說。

  村史館裏記錄著張家畔的發展史。20世紀90年代,在黨支部堅持下,村集體保留70%的土地,為集體經濟打下堅實基礎;之後30年,持續壯大集體資產,為困難村民兜底保障;2017年進行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成立股份合作社,村民變股民,參與集體經濟管理和分紅……

  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處的榆林市,近年來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推動農民收入節節提升。

  在榆林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中,許多“塊塊田”“綹綹地”整合集中,通過規模化經營實現降本增產;許多山梁溝峁間的窯洞變身特色民宿,村民吃上“旅遊飯”;許多土地資源貧瘠的村莊抱團發展,“聯村共建”吸引企業落戶……發展至今,榆林市已實現集體經營收益全覆蓋、集體經濟薄弱村全消除,集體經營收益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達到300多個。

  在榆陽區大紀汗村,50歲的高誌偉將自家兩畝耕地流轉給一家種業集團,自己靠種地手藝在農場務工,他說:“除了流轉費,每個月還能領5000多元工資。”

  產業發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回鄉創業。榆陽區趙家峁村打造“杏花溪穀、峁上人家”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村,年旅遊收入近千萬元。村民趙浩浩2019年回到家鄉,投資了一家窯洞民宿,2023年高峰時期,每天能接待200多人。

  產業興旺為美麗鄉村提供了廣闊舞台。在黃河岸邊的佳縣赤牛坬村,100多位村民身著傳統服飾,變身“演員”,用窯洞做背景,用農具做道具,耕種、打夯、紡線,為遊客再現黃土高原上祖輩生產勞動的場景,昔日小山村搖身變成3A級旅遊景區。

  村民李延利說:“除了土地流轉費,還有村集體分紅、演出費、自家小買賣的收入。我給孩子買了一套市區商品房和一輛轎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集體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為農民打開致富增收之門。越來越多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展現出收入豐、產業興、生活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榆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苗霞說。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陝西榆林:集體經濟“金鑰匙” 打開農民“致富門”
    2024-1-15 10:30:19    來源:新華社

      進入臘月,年關將至。71歲的楊有山跟老伴坐在炕頭,盤算起2023年的收入:合作社股份分紅8000元,門麵房租金5萬多元,村裏發了1.2萬元的老年人生活補貼。“算下來有7萬多元,托集體經濟的福,日子越來越好了!”

      楊有山所在的陝北榆林市靖邊縣張家畔村,多年來發展了餐飲、住宿等18處集體經濟實體。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66萬元,其中400多萬元用於村民分紅和福利發放;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突破600萬元。“集體經濟家底厚了,村民財產性收入才能穩步提升。”張家畔村黨支部書記李忠說。

      村史館裏記錄著張家畔的發展史。20世紀90年代,在黨支部堅持下,村集體保留70%的土地,為集體經濟打下堅實基礎;之後30年,持續壯大集體資產,為困難村民兜底保障;2017年進行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成立股份合作社,村民變股民,參與集體經濟管理和分紅……

      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處的榆林市,近年來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推動農民收入節節提升。

      在榆林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中,許多“塊塊田”“綹綹地”整合集中,通過規模化經營實現降本增產;許多山梁溝峁間的窯洞變身特色民宿,村民吃上“旅遊飯”;許多土地資源貧瘠的村莊抱團發展,“聯村共建”吸引企業落戶……發展至今,榆林市已實現集體經營收益全覆蓋、集體經濟薄弱村全消除,集體經營收益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達到300多個。

      在榆陽區大紀汗村,50歲的高誌偉將自家兩畝耕地流轉給一家種業集團,自己靠種地手藝在農場務工,他說:“除了流轉費,每個月還能領5000多元工資。”

      產業發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回鄉創業。榆陽區趙家峁村打造“杏花溪穀、峁上人家”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村,年旅遊收入近千萬元。村民趙浩浩2019年回到家鄉,投資了一家窯洞民宿,2023年高峰時期,每天能接待200多人。

      產業興旺為美麗鄉村提供了廣闊舞台。在黃河岸邊的佳縣赤牛坬村,100多位村民身著傳統服飾,變身“演員”,用窯洞做背景,用農具做道具,耕種、打夯、紡線,為遊客再現黃土高原上祖輩生產勞動的場景,昔日小山村搖身變成3A級旅遊景區。

      村民李延利說:“除了土地流轉費,還有村集體分紅、演出費、自家小買賣的收入。我給孩子買了一套市區商品房和一輛轎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集體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為農民打開致富增收之門。越來越多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展現出收入豐、產業興、生活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榆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苗霞說。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