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豐收來之不易。今年糧食豐收有哪些關鍵因素?如何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記者就此進行采訪。
攻堅克難奪豐收
眼下,在黑龍江省尚誌市,白雪覆蓋的大地更顯寧靜。在老街基鄉龍王廟村,農民李殿友提起糧食生產十分感慨。
今年夏季,黑龍江五常、尚誌等地出現連續強降雨。“洪水剛退那段時間大家抓緊排水,抽水機日夜不停。”李殿友說,今年他種了200多畝水稻,被淹的少、沒被淹的多,整體是增產的。沒受災的地塊產量提升、米質明顯比去年好,加上糧價不錯,收益有保障。
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各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麵肥、殺菌劑,全力保障糧食生產。
一手抓減損,一手促增產。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在100個大豆、200個玉米主產縣主推玉米大豆密植技術,重點縣示範區玉米平均密度每畝增加了500至800株。專家測算,300個重點縣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73%以上。
“以往很多品種在試驗示範指揮田裏的單產很高,但一到大田裏就下來一大截。”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說,農業農村部從耕種管收、地種肥藥全領域全環節查找短板弱項,針對性地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製、良機集成組裝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在山東省萊州市,今年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模式推廣麵積超過6萬畝。“畝株數比常規種植方式多1300多株,達到了5500多株,地裏鋪設滴灌帶精準調節水肥。”萊州市農技推廣中心農技站站長張鑫說,當地集成推廣保墒保苗、種子包衣、綠色防控等技術模式,全市大多數地塊畝產在700至750公斤。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各地深入挖掘潛力,全國糧食播種麵積比上年增加;盡管華北東北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但全國大部農區光溫水匹配較好;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支持力度……來之不易的豐收,為經濟社會行穩致遠提供了有力支撐。
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今年春季有些旱,後期又遇上連陰雨,但最終產量沒怎麼受影響,主要是格田改造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種植戶李宏偉說。
去年春天,李宏偉家裏400多畝水田進行了格田改造,52個小格田改為28個大格田,池埂減少22條,有效種植麵積多出12畝。“澆水施肥和農機作業更方便,遇上旱澇我也不那麼擔心了。”
今年我國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嚴格耕地用途管控,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同時,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基礎——
在良種方麵,科研人員育成了短生育期的油菜“中油早1號”,在解決南方冬閑田種油菜、不耽誤來年種早稻的問題上邁出重要一步;在農機裝備領域,再生稻收獲機等產品基本成熟,電驅式精量播種機成功量產應用。
在江西吉水縣,通過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監管平台,農戶們用手機就能看到田裏情況,操作管理指令。“目前全縣安裝智慧終端的插秧機有86台,今年水稻機插麵積比去年增長超過一倍。”吉水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龐文風說。
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不斷加力完善,設施裝備條件持續改善,為“蟲口奪糧”“龍口奪糧”增添了底氣,為穩產增產築牢了根基。
多措並舉提升農民積極性
新米上市後,特色稻米雜糧迎來消費旺季。美團優選數據顯示,11月上旬,東北稻花香大米月銷量環比上漲近3成,陝西米脂小米月銷量增長近25%。
“米袋子”產品關係千家萬戶。科學種植、優質優價、產銷銜接,是調動農民積極性和穩產保供的關鍵。
在雲南省宜良縣,首屆中國·昆明國際鮮食玉米品種展示會展出了各地特色玉米品種,當地還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發布了甜玉米、飼用玉米、紅薯、鮮食大豆等栽培技術指導,通過推廣特色糧食作物種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江西省金溪縣,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工廠化集中育秧等技術正加快推廣。“我們還大力推廣稻魚、稻蝦、稻蛙等綠色綜合種養模式,農民收入增加了,種糧積極性也提升了。”金溪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徐趕生說。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多措並舉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各地貫徹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不斷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挖掘麵積潛力。
糧穩天下安。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豐收來之不易。今年糧食豐收有哪些關鍵因素?如何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記者就此進行采訪。
攻堅克難奪豐收
眼下,在黑龍江省尚誌市,白雪覆蓋的大地更顯寧靜。在老街基鄉龍王廟村,農民李殿友提起糧食生產十分感慨。
今年夏季,黑龍江五常、尚誌等地出現連續強降雨。“洪水剛退那段時間大家抓緊排水,抽水機日夜不停。”李殿友說,今年他種了200多畝水稻,被淹的少、沒被淹的多,整體是增產的。沒受災的地塊產量提升、米質明顯比去年好,加上糧價不錯,收益有保障。
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各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麵肥、殺菌劑,全力保障糧食生產。
一手抓減損,一手促增產。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在100個大豆、200個玉米主產縣主推玉米大豆密植技術,重點縣示範區玉米平均密度每畝增加了500至800株。專家測算,300個重點縣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73%以上。
“以往很多品種在試驗示範指揮田裏的單產很高,但一到大田裏就下來一大截。”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說,農業農村部從耕種管收、地種肥藥全領域全環節查找短板弱項,針對性地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製、良機集成組裝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在山東省萊州市,今年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模式推廣麵積超過6萬畝。“畝株數比常規種植方式多1300多株,達到了5500多株,地裏鋪設滴灌帶精準調節水肥。”萊州市農技推廣中心農技站站長張鑫說,當地集成推廣保墒保苗、種子包衣、綠色防控等技術模式,全市大多數地塊畝產在700至750公斤。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各地深入挖掘潛力,全國糧食播種麵積比上年增加;盡管華北東北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但全國大部農區光溫水匹配較好;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支持力度……來之不易的豐收,為經濟社會行穩致遠提供了有力支撐。
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今年春季有些旱,後期又遇上連陰雨,但最終產量沒怎麼受影響,主要是格田改造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種植戶李宏偉說。
去年春天,李宏偉家裏400多畝水田進行了格田改造,52個小格田改為28個大格田,池埂減少22條,有效種植麵積多出12畝。“澆水施肥和農機作業更方便,遇上旱澇我也不那麼擔心了。”
今年我國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嚴格耕地用途管控,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同時,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基礎——
在良種方麵,科研人員育成了短生育期的油菜“中油早1號”,在解決南方冬閑田種油菜、不耽誤來年種早稻的問題上邁出重要一步;在農機裝備領域,再生稻收獲機等產品基本成熟,電驅式精量播種機成功量產應用。
在江西吉水縣,通過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監管平台,農戶們用手機就能看到田裏情況,操作管理指令。“目前全縣安裝智慧終端的插秧機有86台,今年水稻機插麵積比去年增長超過一倍。”吉水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龐文風說。
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不斷加力完善,設施裝備條件持續改善,為“蟲口奪糧”“龍口奪糧”增添了底氣,為穩產增產築牢了根基。
多措並舉提升農民積極性
新米上市後,特色稻米雜糧迎來消費旺季。美團優選數據顯示,11月上旬,東北稻花香大米月銷量環比上漲近3成,陝西米脂小米月銷量增長近25%。
“米袋子”產品關係千家萬戶。科學種植、優質優價、產銷銜接,是調動農民積極性和穩產保供的關鍵。
在雲南省宜良縣,首屆中國·昆明國際鮮食玉米品種展示會展出了各地特色玉米品種,當地還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發布了甜玉米、飼用玉米、紅薯、鮮食大豆等栽培技術指導,通過推廣特色糧食作物種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江西省金溪縣,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工廠化集中育秧等技術正加快推廣。“我們還大力推廣稻魚、稻蝦、稻蛙等綠色綜合種養模式,農民收入增加了,種糧積極性也提升了。”金溪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徐趕生說。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多措並舉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各地貫徹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不斷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挖掘麵積潛力。
糧穩天下安。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