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範圍,規範種植管理。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
嚴格監管確保產業化應用規範有序
問:我國明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目前進展如何?
答:生物育種是育種發展新階段,大體上農作物育種經曆了自然選擇、雜交育種、生物育種,未來極有可能進入智能育種時代。當前,以轉基因為代表的生物育種是育種領域的革命性技術,是必須搶占的新領域新賽道。農業轉基因技術在增加作物產量、減少病蟲草害損失、減少化學殺蟲劑使用、節省人工成本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於轉基因技術研發,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啟動的863高技術研究和上世紀90年代啟動的973基礎研究中早有部署、持續跟蹤。特別是2008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以來,我們在基因挖掘、遺傳轉化、品種培育、安全評價與管理等方麵取得了一係列重大進展。在充分評價安全性、有效性基礎上,一批轉基因品種依法獲得安全證書。
2021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試點工作,在科研試驗田開展。2022年擴展到內蒙古、雲南的農戶大田。今年試點範圍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雲南5個省份20個縣並在甘肅安排製種。從試點看,轉基因玉米大豆抗蟲耐除草劑性狀表現突出,對草地貪夜蛾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轉基因玉米大豆可增產5.6%至11.6%。
在推動試點的同時,相關部門根據種子法、食品安全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監管,依法打擊製種、售種、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非法行為,落實產品標識管理製度,確保產業化應用規範有序。
依法批準試點的品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問:有人擔心轉基因技術專利大多是國外的,我國進入產業化應用後如何保障品種自主可控?
答:我國生物育種研發曆經幾十年積累,已經具備較為紮實的基礎,現在依法批準試點的轉基因品種都具有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推進產業化應用有利於促進我國自主創新,增強競爭力。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進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應用,在與國外抗蟲棉品種同台競爭中不斷發展,目前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已達99%。業界普遍認為,如果我們一直拒絕應用這樣的革命性技術,我們的農業科技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就難以真正提上來,那樣將會不斷拉大與國外的差距、受製於人。
產品須經嚴格食用安全和環境安全評價
問:大家對轉基因產品是否安全很關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安全性是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基礎和前提,轉基因產品上市前都要經過科學的、全麵的、嚴格的食用安全評價和環境安全評價,經過批準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的。
我國的轉基因安全評價由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安委會由來自全國各地農業、科技、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檢驗檢疫等多領域多部門推薦的權威專家組成。我國的安全評價參考國際通行做法,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範要求,分不同階段進行,在任何一個階段發現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健康和環境安全的問題,都會立即終止研發試驗,不會進入產業化環節。
抗蟲作物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的轉基因產品,科學家將“抗蟲蛋白”基因轉入到農作物中,使作物具有了抗蟲的效果。抗蟲蛋白並非新生事物,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Bt蛋白(來自蘇雲金杆菌)作為生物農藥已安全應用了80多年。這種Bt蛋白的殺蟲功效高度專一,隻能與特定害蟲(比如蛾類蝶類等鱗翅目害蟲)腸道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害蟲腸道穿孔死亡。人類、畜禽和其他科目昆蟲胃腸細胞沒有結合這種蛋白的“特異性受體”,轉基因食品進入人體後會跟其他食物一樣被正常消化吸收。
至於轉基因食品會致癌、引起不孕不育、影響後代等不實言論,有關部門和專家已用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的大量數據事實多次予以澄清。
實施標識製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問:發達國家是否消費轉基因食品?
答: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生產和消費國,近年來,每年種植轉基因作物11億畝左右,占其耕地麵積的40%以上。美國生產的50%左右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都在其國內消費。歐盟每年進口大量轉基因農產品,主要是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和其加工品。日本、韓國也都大量進口大豆、玉米、油菜籽等轉基因農產品。
對於消費的是不是轉基因產品,消費者有知情權。我國對轉基因產品實施強製標識製度,如轉基因大豆油、菜籽油,均要求標注加工原料是轉基因大豆/油菜籽等字樣,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範圍,規範種植管理。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
嚴格監管確保產業化應用規範有序
問:我國明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目前進展如何?
答:生物育種是育種發展新階段,大體上農作物育種經曆了自然選擇、雜交育種、生物育種,未來極有可能進入智能育種時代。當前,以轉基因為代表的生物育種是育種領域的革命性技術,是必須搶占的新領域新賽道。農業轉基因技術在增加作物產量、減少病蟲草害損失、減少化學殺蟲劑使用、節省人工成本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於轉基因技術研發,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啟動的863高技術研究和上世紀90年代啟動的973基礎研究中早有部署、持續跟蹤。特別是2008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以來,我們在基因挖掘、遺傳轉化、品種培育、安全評價與管理等方麵取得了一係列重大進展。在充分評價安全性、有效性基礎上,一批轉基因品種依法獲得安全證書。
2021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試點工作,在科研試驗田開展。2022年擴展到內蒙古、雲南的農戶大田。今年試點範圍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雲南5個省份20個縣並在甘肅安排製種。從試點看,轉基因玉米大豆抗蟲耐除草劑性狀表現突出,對草地貪夜蛾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轉基因玉米大豆可增產5.6%至11.6%。
在推動試點的同時,相關部門根據種子法、食品安全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監管,依法打擊製種、售種、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非法行為,落實產品標識管理製度,確保產業化應用規範有序。
依法批準試點的品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問:有人擔心轉基因技術專利大多是國外的,我國進入產業化應用後如何保障品種自主可控?
答:我國生物育種研發曆經幾十年積累,已經具備較為紮實的基礎,現在依法批準試點的轉基因品種都具有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推進產業化應用有利於促進我國自主創新,增強競爭力。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進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應用,在與國外抗蟲棉品種同台競爭中不斷發展,目前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已達99%。業界普遍認為,如果我們一直拒絕應用這樣的革命性技術,我們的農業科技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就難以真正提上來,那樣將會不斷拉大與國外的差距、受製於人。
產品須經嚴格食用安全和環境安全評價
問:大家對轉基因產品是否安全很關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安全性是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基礎和前提,轉基因產品上市前都要經過科學的、全麵的、嚴格的食用安全評價和環境安全評價,經過批準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的。
我國的轉基因安全評價由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安委會由來自全國各地農業、科技、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檢驗檢疫等多領域多部門推薦的權威專家組成。我國的安全評價參考國際通行做法,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範要求,分不同階段進行,在任何一個階段發現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健康和環境安全的問題,都會立即終止研發試驗,不會進入產業化環節。
抗蟲作物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的轉基因產品,科學家將“抗蟲蛋白”基因轉入到農作物中,使作物具有了抗蟲的效果。抗蟲蛋白並非新生事物,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Bt蛋白(來自蘇雲金杆菌)作為生物農藥已安全應用了80多年。這種Bt蛋白的殺蟲功效高度專一,隻能與特定害蟲(比如蛾類蝶類等鱗翅目害蟲)腸道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害蟲腸道穿孔死亡。人類、畜禽和其他科目昆蟲胃腸細胞沒有結合這種蛋白的“特異性受體”,轉基因食品進入人體後會跟其他食物一樣被正常消化吸收。
至於轉基因食品會致癌、引起不孕不育、影響後代等不實言論,有關部門和專家已用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的大量數據事實多次予以澄清。
實施標識製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問:發達國家是否消費轉基因食品?
答: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生產和消費國,近年來,每年種植轉基因作物11億畝左右,占其耕地麵積的40%以上。美國生產的50%左右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都在其國內消費。歐盟每年進口大量轉基因農產品,主要是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和其加工品。日本、韓國也都大量進口大豆、玉米、油菜籽等轉基因農產品。
對於消費的是不是轉基因產品,消費者有知情權。我國對轉基因產品實施強製標識製度,如轉基因大豆油、菜籽油,均要求標注加工原料是轉基因大豆/油菜籽等字樣,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