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八月底,又到了川東地區的豐收季,一塊塊稻田泛著金黃色的稻浪,雖然連日來下著小雨,但當地農民卻忙得不亦樂乎,用鐮刀割稻稈、打穀機脫粒,確保顆粒歸倉。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桂花鎮黃龍村隱隱青山間,也是這樣一派搶收糧食的景象,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田裏大多是嬢嬢的身影。
四川話嬢嬢的意思是“阿姨”。由於外出打工的男性越來越多,原有2400餘人的黃龍村,隻剩下了300多人,而且大多是這樣的阿姨。前幾年,村子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田地荒著、留守嬢嬢閑著,村民的收入始終上不去。大家都覺得,讓嬢嬢們種荒地,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嬢嬢的事還得婦聯來管,種地沒有效益,大家就沒有積極性。”黃龍村婦聯主席、“婦女之家家長”李小碧說,於是作為最基層的婦聯組織,牽頭辦起了種植合作社,整治荒地,號召村裏留守嬢嬢參與,種植水稻等農作物。
幾年來,在村幹部和婦聯的帶動下,合作社流轉土地,先後種過田藕、養過魚蝦,又開始種水稻。2020年,通過再次流轉土地進行拓荒,水稻種植麵積擴大到100餘畝,產量超過10萬斤,在合作社就地務工的嬢嬢達40餘人。
“有了規模,就有效益,合作社收入也達10萬餘元。”合作社負責人之一的張雪梅說,“而且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為了方便通知大家,我們在微信上建了群,現在都是嬢嬢主動問有沒有活兒做。”
長期在合作社務工的嬢嬢唐袖珍原來在自家一畝多的田裏種了一些水稻、油菜和玉米,隻夠自家吃,別無其他收入,而去年一年,通過在合作社務工,她就賺了3000餘元。“家門口幹活也可以和其他嬢嬢交流,很開心。”唐袖珍說。
除了合作社的種植生產,黃龍村婦女之家還開展農業技術、家政服務等培訓,提升留守嬢嬢技能。
“農村留守婦女是在鄉村振興中我們特別關注的一個群體,四川省婦聯在推進‘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培養一批有技術,善經營、會管理,適應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的鄉村振興婦女人才,在鄉村讓婦聯組織和‘半邊天’發揮重要作用,做出更大貢獻。”船山區婦聯主席朱海英說。
(記者 高健鈞 袁波)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八月底,又到了川東地區的豐收季,一塊塊稻田泛著金黃色的稻浪,雖然連日來下著小雨,但當地農民卻忙得不亦樂乎,用鐮刀割稻稈、打穀機脫粒,確保顆粒歸倉。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桂花鎮黃龍村隱隱青山間,也是這樣一派搶收糧食的景象,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田裏大多是嬢嬢的身影。
四川話嬢嬢的意思是“阿姨”。由於外出打工的男性越來越多,原有2400餘人的黃龍村,隻剩下了300多人,而且大多是這樣的阿姨。前幾年,村子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田地荒著、留守嬢嬢閑著,村民的收入始終上不去。大家都覺得,讓嬢嬢們種荒地,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嬢嬢的事還得婦聯來管,種地沒有效益,大家就沒有積極性。”黃龍村婦聯主席、“婦女之家家長”李小碧說,於是作為最基層的婦聯組織,牽頭辦起了種植合作社,整治荒地,號召村裏留守嬢嬢參與,種植水稻等農作物。
幾年來,在村幹部和婦聯的帶動下,合作社流轉土地,先後種過田藕、養過魚蝦,又開始種水稻。2020年,通過再次流轉土地進行拓荒,水稻種植麵積擴大到100餘畝,產量超過10萬斤,在合作社就地務工的嬢嬢達40餘人。
“有了規模,就有效益,合作社收入也達10萬餘元。”合作社負責人之一的張雪梅說,“而且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為了方便通知大家,我們在微信上建了群,現在都是嬢嬢主動問有沒有活兒做。”
長期在合作社務工的嬢嬢唐袖珍原來在自家一畝多的田裏種了一些水稻、油菜和玉米,隻夠自家吃,別無其他收入,而去年一年,通過在合作社務工,她就賺了3000餘元。“家門口幹活也可以和其他嬢嬢交流,很開心。”唐袖珍說。
除了合作社的種植生產,黃龍村婦女之家還開展農業技術、家政服務等培訓,提升留守嬢嬢技能。
“農村留守婦女是在鄉村振興中我們特別關注的一個群體,四川省婦聯在推進‘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培養一批有技術,善經營、會管理,適應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的鄉村振興婦女人才,在鄉村讓婦聯組織和‘半邊天’發揮重要作用,做出更大貢獻。”船山區婦聯主席朱海英說。
(記者 高健鈞 袁波)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