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頻道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鬆認為,“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高水平研究。”高鬆表示,我們的教育基本上是用過去的知識教給現在的學生,希望他們能夠去解決未來的問題。麵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而形成創造力。
站在未來的風口上,麵對技術加速迭代、經濟社會快速變革等多因素疊加的不確定性,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必須遵循麵向問題、麵向需求、麵向未來的目標定位,堅持能力導向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而形成創造力,勢在必行。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不同於以往的機製和方式。事實證明,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不足以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基於高挑戰性的真實問題解決、依托相對高位階的平台資源、圍繞高水平項目任務開展持續性研究探索,將有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和培育。這對我國長期以來的人才培養機製和教學模式提出了創新、提質的要求,尤其對高校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提出了新的期待。
科研是現代大學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式和載體,發揮科研育人功能被提到新高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水平大學都在努力探索發揮科研育人功能,研製出台推進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依托重大科研項目,探索開展“科研+”係列行動,積極開展科教協同育人改革,將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高水平科學研究與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共同支撐人才培養,被寄予厚望。
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最根本的成效是學生視野和學習方式的拓展,是科研素養和科學思維的培育,是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和理性氣質的提升。正如有諾獎得主感言的,“大學給予學生最為震撼的教育並非來自課堂教學,而是讓學生進入研究工作實驗室。他們在那裏獲得個人體驗,接觸最新的設備和尚無答案的問題。這些經曆是他們畢業五到十年後也不會忘記的。也正是這一點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曆程。”
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需遵循階段性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起始和基礎階段,首要的是讓學生有了解和熟悉科研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觀摩到學者的研究工作,激發像學者一樣做研究的興趣,進而模仿、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即便是簡單的重複性、驗證性工作,也能逐步建構起相對完整的知識體係,或對產業前沿信息產生一定程度的好奇和敏感。到相對高階的階段,就要讓學生真正有機會參與科研項目尤其是高水平科研項目,或以課題組成員參加到教師主持的項目任務中,或以主持人的身份,獨立承擔哪怕一個很小塊麵的研究工作。關鍵是切實深入到探索性、創新性、問題解決性的學習體驗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通過開展研究解決問題,產出某些具有創新特質的科研成果。
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教師指導、平台支撐、激勵機製同樣關鍵。任何教育階段、以任何形式開展的人才培養,教師都是其中的關鍵因素。科研育人同樣需要強化教師在學生探究性學習、課題研究開展和科研訓練中的主導作用。教師不僅需要有在前沿研究領域實現積累、承擔項目任務的能力水平,同時還要有把科研成果與學生共享、將學生納入科研工作格局中的自覺擔當。而高層級的科研機構平台、創新型企業的產學研基地等,是國家戰略科技任務的承載主體和科技創新的主陣地。高校要與之建立起相對暢通的科教融彙、產教融合工作機製,為學生真正參與高水平科研項目任務提供便利和更大可能性。而作為體現區域、學校導向作用的政策激勵機製,如設立基於學生興趣的項目申報引導,給予一定力度的經費支持和榮譽獎勵,將科研參與情況和產出成果作為人才選拔培養的重要參照等,也是發揮科研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
科研育人,要充分發揮高校的引領導向作用。高等教育處於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彙點上,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龍頭,在科研育人促進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生創新能力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導向作用。高校要開門辦學,將優質科研、教學資源向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開放,讓高中學生得以較早接觸到高校科研的實驗設備、課題任務、工作方式等。這必將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係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鬆認為,“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高水平研究。”高鬆表示,我們的教育基本上是用過去的知識教給現在的學生,希望他們能夠去解決未來的問題。麵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而形成創造力。
站在未來的風口上,麵對技術加速迭代、經濟社會快速變革等多因素疊加的不確定性,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必須遵循麵向問題、麵向需求、麵向未來的目標定位,堅持能力導向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而形成創造力,勢在必行。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不同於以往的機製和方式。事實證明,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不足以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基於高挑戰性的真實問題解決、依托相對高位階的平台資源、圍繞高水平項目任務開展持續性研究探索,將有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和培育。這對我國長期以來的人才培養機製和教學模式提出了創新、提質的要求,尤其對高校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提出了新的期待。
科研是現代大學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式和載體,發揮科研育人功能被提到新高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水平大學都在努力探索發揮科研育人功能,研製出台推進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依托重大科研項目,探索開展“科研+”係列行動,積極開展科教協同育人改革,將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高水平科學研究與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共同支撐人才培養,被寄予厚望。
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最根本的成效是學生視野和學習方式的拓展,是科研素養和科學思維的培育,是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和理性氣質的提升。正如有諾獎得主感言的,“大學給予學生最為震撼的教育並非來自課堂教學,而是讓學生進入研究工作實驗室。他們在那裏獲得個人體驗,接觸最新的設備和尚無答案的問題。這些經曆是他們畢業五到十年後也不會忘記的。也正是這一點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曆程。”
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需遵循階段性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起始和基礎階段,首要的是讓學生有了解和熟悉科研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觀摩到學者的研究工作,激發像學者一樣做研究的興趣,進而模仿、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即便是簡單的重複性、驗證性工作,也能逐步建構起相對完整的知識體係,或對產業前沿信息產生一定程度的好奇和敏感。到相對高階的階段,就要讓學生真正有機會參與科研項目尤其是高水平科研項目,或以課題組成員參加到教師主持的項目任務中,或以主持人的身份,獨立承擔哪怕一個很小塊麵的研究工作。關鍵是切實深入到探索性、創新性、問題解決性的學習體驗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通過開展研究解決問題,產出某些具有創新特質的科研成果。
科研育人功能的發揮,教師指導、平台支撐、激勵機製同樣關鍵。任何教育階段、以任何形式開展的人才培養,教師都是其中的關鍵因素。科研育人同樣需要強化教師在學生探究性學習、課題研究開展和科研訓練中的主導作用。教師不僅需要有在前沿研究領域實現積累、承擔項目任務的能力水平,同時還要有把科研成果與學生共享、將學生納入科研工作格局中的自覺擔當。而高層級的科研機構平台、創新型企業的產學研基地等,是國家戰略科技任務的承載主體和科技創新的主陣地。高校要與之建立起相對暢通的科教融彙、產教融合工作機製,為學生真正參與高水平科研項目任務提供便利和更大可能性。而作為體現區域、學校導向作用的政策激勵機製,如設立基於學生興趣的項目申報引導,給予一定力度的經費支持和榮譽獎勵,將科研參與情況和產出成果作為人才選拔培養的重要參照等,也是發揮科研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
科研育人,要充分發揮高校的引領導向作用。高等教育處於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彙點上,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龍頭,在科研育人促進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生創新能力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導向作用。高校要開門辦學,將優質科研、教學資源向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開放,讓高中學生得以較早接觸到高校科研的實驗設備、課題任務、工作方式等。這必將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係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