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教育頻道 > 教育新聞 > 正文

教育頻道

打開青少年“心”問題的鑰匙在哪裏
更新時間:2024-3-18 11:42:03    來源:新華社

  今年全國兩會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專門召開以“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護青少年成長”為主題的教育界別協商會議。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協商會上表示,教育部將秉持科學的態度抓住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矛盾,與委員們共同破解重點難點,逐漸提高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本領。

  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同年11月,教育部成立了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谘詢委員會,旨在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科學研究,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麵,但從文件精神的落實到取得看得見的效果,與很多因素有關,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說。

  從頂層設計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真正好轉,還有多遠的路程?還有哪些關鍵節點?有沒有可操作性強的實用妙招?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多位代表委員、權威專家及一線教師和相關從業人員,探討如何打通關鍵節點,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

  “關鍵期”:青春期的孩子遭遇“脆皮”期父母

  “從年齡段來看,小學中高年級到高一年級,是青少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時期。”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台心理谘詢師上官金雪說,這段時間正好是青春期,孩子們會迎來新學段,換到新的學校,麵臨更多的適應、更大的學業壓力,多方麵因素疊加容易導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出現。

  眾所周知,青春期是一個人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使青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甚至焦慮等問題。

  不容忽視的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年齡大多在40歲上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在家庭中都是中堅力量,責任大、壓力也大。一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自嘲為“脆皮青年”,其實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處在心理上的“脆皮”期,事業家庭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讓他們陷入焦慮。

  當孩子的青春期與父母“脆皮”期相遇,常常成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導火索。

  上官金雪介紹了一個典型案例。

  洪宇(化名)是一名初三學生,中考之前突然不肯上學了,就醫後被診斷為重度焦慮症,“能看出洪宇與媽媽有著很深的矛盾,並且有過激烈的衝突。”上官金雪說,洪宇媽媽來做谘詢時,她的臉上有明顯的抓痕。

  不過更讓人擔心的是,在谘詢中,上官金雪發現洪宇媽媽也有很明顯的焦慮。

  洪宇媽媽來自一個多子女的家庭:自己是兄弟姐妹中最優秀的一個,靠自身的努力成為某公司高管;妹妹學業平平,工作一般;弟弟則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這幾年徹底成了“啃老族”。

  洪宇媽媽從自己的成長經曆得出一條結論:必須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成為那個“有準備的人”,從而抓住機會擁有更好的未來。

  結論沒錯,但是與焦慮結合起來就變了味。

  為了不重蹈覆轍,洪宇媽媽嚴密掌控著洪宇的學習,每天幾點起床、幾點上學、放學後幾點寫作業,分分秒秒都要盯著。後來洪宇有了手機,媽媽更是嚴防死守,每天晚上臨睡前反反複複叮囑、催促,甚至每過十幾分鍾就去敲洪宇房間的門,“寶貝你睡了沒”“寶貝你把手機給我拿過來”……

  一開始是逆反,慢慢就變成了焦慮,哪怕是很小的考試,洪宇腦海中都會出現媽媽的叮囑,進而開始警告自己:“我這次必須得考好”“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如果考不好我將來什麼都不行”。頂著“關鍵時刻”的壓力,洪宇發現自己做每件事都焦慮緊張,越緊張就越做不好,以致後來,每到周日返校時就開始害怕上學。

  家長的焦慮不僅在向孩子傳遞焦慮,而且還加重著孩子的焦慮。正如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所說:“不少家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教育目標急功近利,家長的焦慮傳遞等也導致了親子矛盾和親子衝突的不斷升級,甚至導致惡性事件發生。”

  有心理學家表示,人們出現心理問題時會出現自我否定、自我傷害等“自我攻擊”現象,在向周圍人宣泄負麵情緒的同時,自己也成為被傷害的對象。

  洪宇告訴上官金雪,其實那些聽到媽媽敲門聲的夜晚,自己已經很累,也很想睡覺了,但是越聽著媽媽的催促,自己越不睡,躺在床上玩手機,有時候會一直熬到淩晨四五點,“困到不行了,才攥著手機睡著了一會兒”。

  “深入發掘大學生群體中出現問題或危機的案例,會發現他們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大多跟家庭關係密切相關。”潘碧靈說。

  孩子病了,除了醫治孩子外還要醫治家長,甚至有專家認為醫治家長更關鍵。

  潘碧靈建議要加強家長心育課堂、家長心理成長訓練營的普及和推廣,切實幫助廣大家長提升心理健康關注意識,正確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接納孩子、陪伴孩子,構建起青少年健康成長所需的健康家庭“土壤”,給孩子成長提供更多的優質支持和滋養。

  也有專家表示,家長在關注孩子心理問題的同時,也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谘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所建議的,要通過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提高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對兒童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提升國民的心理健康素養,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氛圍。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打開青少年“心”問題的鑰匙在哪裏
    2024-3-18 11:42:03    來源:新華社

      今年全國兩會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專門召開以“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護青少年成長”為主題的教育界別協商會議。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協商會上表示,教育部將秉持科學的態度抓住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矛盾,與委員們共同破解重點難點,逐漸提高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本領。

      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同年11月,教育部成立了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谘詢委員會,旨在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科學研究,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麵,但從文件精神的落實到取得看得見的效果,與很多因素有關,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說。

      從頂層設計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真正好轉,還有多遠的路程?還有哪些關鍵節點?有沒有可操作性強的實用妙招?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多位代表委員、權威專家及一線教師和相關從業人員,探討如何打通關鍵節點,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

      “關鍵期”:青春期的孩子遭遇“脆皮”期父母

      “從年齡段來看,小學中高年級到高一年級,是青少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時期。”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台心理谘詢師上官金雪說,這段時間正好是青春期,孩子們會迎來新學段,換到新的學校,麵臨更多的適應、更大的學業壓力,多方麵因素疊加容易導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出現。

      眾所周知,青春期是一個人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使青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甚至焦慮等問題。

      不容忽視的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年齡大多在40歲上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在家庭中都是中堅力量,責任大、壓力也大。一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自嘲為“脆皮青年”,其實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處在心理上的“脆皮”期,事業家庭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讓他們陷入焦慮。

      當孩子的青春期與父母“脆皮”期相遇,常常成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導火索。

      上官金雪介紹了一個典型案例。

      洪宇(化名)是一名初三學生,中考之前突然不肯上學了,就醫後被診斷為重度焦慮症,“能看出洪宇與媽媽有著很深的矛盾,並且有過激烈的衝突。”上官金雪說,洪宇媽媽來做谘詢時,她的臉上有明顯的抓痕。

      不過更讓人擔心的是,在谘詢中,上官金雪發現洪宇媽媽也有很明顯的焦慮。

      洪宇媽媽來自一個多子女的家庭:自己是兄弟姐妹中最優秀的一個,靠自身的努力成為某公司高管;妹妹學業平平,工作一般;弟弟則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這幾年徹底成了“啃老族”。

      洪宇媽媽從自己的成長經曆得出一條結論:必須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成為那個“有準備的人”,從而抓住機會擁有更好的未來。

      結論沒錯,但是與焦慮結合起來就變了味。

      為了不重蹈覆轍,洪宇媽媽嚴密掌控著洪宇的學習,每天幾點起床、幾點上學、放學後幾點寫作業,分分秒秒都要盯著。後來洪宇有了手機,媽媽更是嚴防死守,每天晚上臨睡前反反複複叮囑、催促,甚至每過十幾分鍾就去敲洪宇房間的門,“寶貝你睡了沒”“寶貝你把手機給我拿過來”……

      一開始是逆反,慢慢就變成了焦慮,哪怕是很小的考試,洪宇腦海中都會出現媽媽的叮囑,進而開始警告自己:“我這次必須得考好”“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如果考不好我將來什麼都不行”。頂著“關鍵時刻”的壓力,洪宇發現自己做每件事都焦慮緊張,越緊張就越做不好,以致後來,每到周日返校時就開始害怕上學。

      家長的焦慮不僅在向孩子傳遞焦慮,而且還加重著孩子的焦慮。正如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所說:“不少家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教育目標急功近利,家長的焦慮傳遞等也導致了親子矛盾和親子衝突的不斷升級,甚至導致惡性事件發生。”

      有心理學家表示,人們出現心理問題時會出現自我否定、自我傷害等“自我攻擊”現象,在向周圍人宣泄負麵情緒的同時,自己也成為被傷害的對象。

      洪宇告訴上官金雪,其實那些聽到媽媽敲門聲的夜晚,自己已經很累,也很想睡覺了,但是越聽著媽媽的催促,自己越不睡,躺在床上玩手機,有時候會一直熬到淩晨四五點,“困到不行了,才攥著手機睡著了一會兒”。

      “深入發掘大學生群體中出現問題或危機的案例,會發現他們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大多跟家庭關係密切相關。”潘碧靈說。

      孩子病了,除了醫治孩子外還要醫治家長,甚至有專家認為醫治家長更關鍵。

      潘碧靈建議要加強家長心育課堂、家長心理成長訓練營的普及和推廣,切實幫助廣大家長提升心理健康關注意識,正確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接納孩子、陪伴孩子,構建起青少年健康成長所需的健康家庭“土壤”,給孩子成長提供更多的優質支持和滋養。

      也有專家表示,家長在關注孩子心理問題的同時,也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谘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所建議的,要通過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提高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對兒童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提升國民的心理健康素養,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氛圍。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