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頻道
早在2020年9月,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中明文指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但仍有部分家長安排孩子“超前學習”,這到底是在幫孩子贏在起跑線,還是在揠苗助長毀其未來?
有些家長表示:“雖然現在小學要求零起點教育,但還是有許多孩子在入學前就掌握了不少知識。進入小學後,提前打過基礎的孩子明顯學得輕鬆。為了不落後,我們課下還得幫孩子補習。早知道這樣,不如幼兒園就讓他把這些學會。”為了讓孩子升學之後起碼能跟上課程,不落人後,家長認為超前學習沒問題:反正早晚都要學。
超前教育一定能收獲一個成功的神童嗎?記得曾經看過一則新聞:
武漢的一名媽媽5年內花了12萬元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托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為此,小傑瑞每周隻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晚上9點才回家。傑瑞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得很簡單,可到了二年級,他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裏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本想培養孩子成為神童,但最後,傑瑞卻變成了媽媽最不想看到的“問題學生”——童年不快樂,成績也沒有比別人好。怎麼看都得不償失。
也許這個故事有些極端,但是它充分暴露了超前教育的一些危害:這些孩子似乎早就喪失了“學習興趣”,難以應對挫折,而且缺乏同伴交往能力。這些能力的喪失,也許是毀滅性的。很多被家長要求超前學習的“高考狀元”“少年大學生”,最後不乏泯然眾人,甚至出現性格缺陷。這也是對超前教育危害性的警示。
真正的學習能力,遠比知識總量更重要。社會之所以能販賣知識焦慮,讓家長爭先恐後地跳進超前教育的陷阱,其實是成功地利用了大多數家長對學習的誤解:他們誤以為“學習=知識總量”。但放在人的一生中,這個公式其實是不成立的。
大腦的發育自有規律,揠苗助長違背人類天性。幼兒園的孩子腦發育還不成熟,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等方麵都存在局限。除了真正的天才兒童,大多數孩子的超前學習,其實就是死記硬背。這讓孩子的大腦不堪重負,產生心理壓力,還沒上小學就厭煩了學習——家長總抱怨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其實,孩子的學習興趣很有可能是被家長親手掐斷的。而且,死記硬背的知識如果沒有真正被理解,也很難進入孩子的長時記憶,很快會被忘記。孩子徒勞一場,還失去了無憂無慮的快樂。
在英國倫敦舉辦的“父母與0~3歲孩子”論壇上,專家就勸告父母不要將孩子的全部精力都安排在智力開發上。因為過度的智力開發和知識灌輸,根本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才是關鍵。這一點在孩子長大後體現得更為明顯。
幼兒的最佳學習方式是在遊戲中學。很多家長認為,隻有趴在書桌前背書做題,才是學習。孩子在幼兒園玩沙子、在公園摘樹葉、對著動畫片哈哈大笑……這些都是玩耍。學習和玩耍是絕對對立的?這種觀念真的需要糾正了。對幼兒來說,遊戲本來就是他們學習新技能的重要方式。他們在遊戲中發展感知運動能力,提升認知水平,探索未知世界,通過遊戲規則來體驗人際交往,學習競爭與合作。
被稱為“幼兒園之父”的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強調,遊戲就是幼兒活動的特點。“遊戲不僅形成了他整個未來生活的萌芽,也形成了他整個未來生活的核心”,幼兒在遊戲中能獲得生命、思想和全麵的內在滿足。比如,通過完成一個遊戲任務,孩子可以學會設置目標、迎接挑戰,從而獲得主動探索的興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再比如,在集體遊戲中,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與他人協作,如何建立並遵守規則,如何解決矛盾衝突,從而發展出必備的社交技能……
不用多說家長也能理解,這些積極心理品質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多重要。而從小進行充分遊戲、發展出“遊戲性”品質,對幼兒成年甚至老年後,都會產生積極影響。有研究發現,成人的遊戲性能改變枯燥的日常,使生活變得有趣,同時改善人際關係。會玩的人也更容易接受新技術,對於能激發審美體驗的活動也更有熱情。
綜合學習能力很強,還怕學不會知識嗎?
中國留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常常讓美國學生自愧不如:美國學生算九九乘法都可能用計算器。因此,許多中國留學生的成績一開始要比本地學生好,特別是在理科成績上,這種優勢尤為明顯。但是在和美國同學討論、交流的時候,大部分中國學生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插不上話。他們在社會活動中更難有展現的機會。到了畢業,美國學生不但在成績上趕超上來,而且在各類社會活動中表現優秀,綜合能力的優勢全麵體現出來。
不僅如此,中國留學生擅長學知識但綜合能力不足的情況,也在與教授的交流中體現出來。研究顯示,語言功力不足、自學能力不足、表達被動、交流方式不直接等,都是中國留學生和美國教授在互動中經常遇到的困難。這也成為中國留學生學業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這些問題,關鍵不在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是獨立思考、社交能力、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不足的表現,也是缺乏自信心、創造力、求知欲、抗逆力,以及熱情與勇氣等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果。而這些能力與心理品質,都是從幼兒開始就要培養的。如果把綜合能力與積極心理品質看成是學習的基礎工具和土壤——有了它們,還怕學不會知識嗎?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被知識焦慮裹挾了。隻有把“學習=知識總量”的錯誤觀念從腦海中劃掉,去培養孩子的綜合學習能力與積極心理品質,才能讓孩子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處於何種競爭環境之中,都表現得更穩、更出色。(作者:邊玉芳)(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早在2020年9月,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中明文指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但仍有部分家長安排孩子“超前學習”,這到底是在幫孩子贏在起跑線,還是在揠苗助長毀其未來?
有些家長表示:“雖然現在小學要求零起點教育,但還是有許多孩子在入學前就掌握了不少知識。進入小學後,提前打過基礎的孩子明顯學得輕鬆。為了不落後,我們課下還得幫孩子補習。早知道這樣,不如幼兒園就讓他把這些學會。”為了讓孩子升學之後起碼能跟上課程,不落人後,家長認為超前學習沒問題:反正早晚都要學。
超前教育一定能收獲一個成功的神童嗎?記得曾經看過一則新聞:
武漢的一名媽媽5年內花了12萬元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托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為此,小傑瑞每周隻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晚上9點才回家。傑瑞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得很簡單,可到了二年級,他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裏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本想培養孩子成為神童,但最後,傑瑞卻變成了媽媽最不想看到的“問題學生”——童年不快樂,成績也沒有比別人好。怎麼看都得不償失。
也許這個故事有些極端,但是它充分暴露了超前教育的一些危害:這些孩子似乎早就喪失了“學習興趣”,難以應對挫折,而且缺乏同伴交往能力。這些能力的喪失,也許是毀滅性的。很多被家長要求超前學習的“高考狀元”“少年大學生”,最後不乏泯然眾人,甚至出現性格缺陷。這也是對超前教育危害性的警示。
真正的學習能力,遠比知識總量更重要。社會之所以能販賣知識焦慮,讓家長爭先恐後地跳進超前教育的陷阱,其實是成功地利用了大多數家長對學習的誤解:他們誤以為“學習=知識總量”。但放在人的一生中,這個公式其實是不成立的。
大腦的發育自有規律,揠苗助長違背人類天性。幼兒園的孩子腦發育還不成熟,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等方麵都存在局限。除了真正的天才兒童,大多數孩子的超前學習,其實就是死記硬背。這讓孩子的大腦不堪重負,產生心理壓力,還沒上小學就厭煩了學習——家長總抱怨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其實,孩子的學習興趣很有可能是被家長親手掐斷的。而且,死記硬背的知識如果沒有真正被理解,也很難進入孩子的長時記憶,很快會被忘記。孩子徒勞一場,還失去了無憂無慮的快樂。
在英國倫敦舉辦的“父母與0~3歲孩子”論壇上,專家就勸告父母不要將孩子的全部精力都安排在智力開發上。因為過度的智力開發和知識灌輸,根本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才是關鍵。這一點在孩子長大後體現得更為明顯。
幼兒的最佳學習方式是在遊戲中學。很多家長認為,隻有趴在書桌前背書做題,才是學習。孩子在幼兒園玩沙子、在公園摘樹葉、對著動畫片哈哈大笑……這些都是玩耍。學習和玩耍是絕對對立的?這種觀念真的需要糾正了。對幼兒來說,遊戲本來就是他們學習新技能的重要方式。他們在遊戲中發展感知運動能力,提升認知水平,探索未知世界,通過遊戲規則來體驗人際交往,學習競爭與合作。
被稱為“幼兒園之父”的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強調,遊戲就是幼兒活動的特點。“遊戲不僅形成了他整個未來生活的萌芽,也形成了他整個未來生活的核心”,幼兒在遊戲中能獲得生命、思想和全麵的內在滿足。比如,通過完成一個遊戲任務,孩子可以學會設置目標、迎接挑戰,從而獲得主動探索的興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再比如,在集體遊戲中,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與他人協作,如何建立並遵守規則,如何解決矛盾衝突,從而發展出必備的社交技能……
不用多說家長也能理解,這些積極心理品質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多重要。而從小進行充分遊戲、發展出“遊戲性”品質,對幼兒成年甚至老年後,都會產生積極影響。有研究發現,成人的遊戲性能改變枯燥的日常,使生活變得有趣,同時改善人際關係。會玩的人也更容易接受新技術,對於能激發審美體驗的活動也更有熱情。
綜合學習能力很強,還怕學不會知識嗎?
中國留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常常讓美國學生自愧不如:美國學生算九九乘法都可能用計算器。因此,許多中國留學生的成績一開始要比本地學生好,特別是在理科成績上,這種優勢尤為明顯。但是在和美國同學討論、交流的時候,大部分中國學生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插不上話。他們在社會活動中更難有展現的機會。到了畢業,美國學生不但在成績上趕超上來,而且在各類社會活動中表現優秀,綜合能力的優勢全麵體現出來。
不僅如此,中國留學生擅長學知識但綜合能力不足的情況,也在與教授的交流中體現出來。研究顯示,語言功力不足、自學能力不足、表達被動、交流方式不直接等,都是中國留學生和美國教授在互動中經常遇到的困難。這也成為中國留學生學業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這些問題,關鍵不在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是獨立思考、社交能力、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不足的表現,也是缺乏自信心、創造力、求知欲、抗逆力,以及熱情與勇氣等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果。而這些能力與心理品質,都是從幼兒開始就要培養的。如果把綜合能力與積極心理品質看成是學習的基礎工具和土壤——有了它們,還怕學不會知識嗎?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被知識焦慮裹挾了。隻有把“學習=知識總量”的錯誤觀念從腦海中劃掉,去培養孩子的綜合學習能力與積極心理品質,才能讓孩子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處於何種競爭環境之中,都表現得更穩、更出色。(作者:邊玉芳)(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