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今年5月12日至18日是全民營養周,主題為“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奶及奶製品對健康有顯著益處,但很多人因一喝奶就腹脹、腹痛、腹瀉而對奶類望而卻步。專家提示,科學飲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狀,保證身體獲得充足營養。
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韓軍花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人每日攝入300毫升及以上液態奶,而我國人均每日飲奶量不足30毫升,很多人從不喝奶,這一水平遠低於歐美國家及日韓等亞洲國家。一項對8個城市人群的抽樣調查顯示,認為自己乳糖不耐受是我國居民乳製品攝入不足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喝奶就腹脹,不一定是乳糖不耐受。”韓軍花說,對某些糖或添加劑過敏,胃腸道對涼的東西比較敏感或有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腹脹腹瀉。而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是由於小腸中缺乏乳糖酶,導致大量乳糖無法被消化吸收。
事實上,乳糖對健康有許多積極作用,如促進鈣、鋅等營養素吸收,增加骨礦物質含量,增加有益菌豐度促進腸道健康等。12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營養科普大會發布了《乳糖不耐受與科學飲奶專家共識》,提示人們不應因乳糖不耐受而盲目回避乳製品,並提供了改善乳糖不耐受的具體措施。
專家表示,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選擇低乳糖、無乳糖的乳製品,如無乳糖奶和酸奶、奶酪等;可以將乳製品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如早餐先吃主食再喝奶,多次少量攝入,並適當將奶加熱到40℃左右,不易引起胃腸不適;還可以從少量(如50毫升)開始,逐漸增加乳製品攝入量;適當補充乳糖酶、益生菌、益生元,也可緩解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狀。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溫競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5月12日至18日是全民營養周,主題為“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奶及奶製品對健康有顯著益處,但很多人因一喝奶就腹脹、腹痛、腹瀉而對奶類望而卻步。專家提示,科學飲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狀,保證身體獲得充足營養。
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韓軍花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人每日攝入300毫升及以上液態奶,而我國人均每日飲奶量不足30毫升,很多人從不喝奶,這一水平遠低於歐美國家及日韓等亞洲國家。一項對8個城市人群的抽樣調查顯示,認為自己乳糖不耐受是我國居民乳製品攝入不足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喝奶就腹脹,不一定是乳糖不耐受。”韓軍花說,對某些糖或添加劑過敏,胃腸道對涼的東西比較敏感或有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腹脹腹瀉。而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是由於小腸中缺乏乳糖酶,導致大量乳糖無法被消化吸收。
事實上,乳糖對健康有許多積極作用,如促進鈣、鋅等營養素吸收,增加骨礦物質含量,增加有益菌豐度促進腸道健康等。12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營養科普大會發布了《乳糖不耐受與科學飲奶專家共識》,提示人們不應因乳糖不耐受而盲目回避乳製品,並提供了改善乳糖不耐受的具體措施。
專家表示,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選擇低乳糖、無乳糖的乳製品,如無乳糖奶和酸奶、奶酪等;可以將乳製品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如早餐先吃主食再喝奶,多次少量攝入,並適當將奶加熱到40℃左右,不易引起胃腸不適;還可以從少量(如50毫升)開始,逐漸增加乳製品攝入量;適當補充乳糖酶、益生菌、益生元,也可緩解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狀。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溫競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