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日前,一位讀者致電本刊熱線,想問問下肢靜脈曲張的中醫治療方法。昨日,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軍鋒。他解釋,明代《外科正宗》中曾有記載:“筋瘤者,堅而色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這裏說的筋瘤,就是下肢靜脈曲張。另外,早在《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篇》中也提到:“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得反發為筋瘤。”這裏簡要闡明了筋瘤的病因病機。另外,下肢靜脈曲張也屬於中醫脈痹、濕瘡、臁瘡等範疇。
張軍鋒介紹,臁瘡為慢性下肢潰瘍,屬筋瘤的後期並發症。宋代的《瘡瘍經驗全書》曾說:“裏外臁瘡,三裏之旁,陰交之側生之者……蓋因濕熱風毒相搏而至然也。”明代的《外科正宗》也記載:“臁瘡者,風熱濕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別,內外之殊。新者隻用三香膏,乳香法紙貼之自愈。外臁多服四生丸,內臁多服腎氣丸妙。”這裏不僅闡述了臁瘡的病因病機及分期治法,還強調了中醫對臁瘡的內外兼治法。中醫認為,本病乃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進一步損傷筋脈,導致經脈不合,氣血運行不暢,血壅於下,瘀血阻滯脈絡擴張充盈,日久交錯盤曲而成。亦有因遠行、勞累之後,涉水淋雨、遭受寒濕,寒凝血脈,瘀滯筋脈絡道而為病。瘀久不散,化生濕熱,流注於下肢經絡,複因搔抓、蟲咬等誘發,則腐潰成瘡,日久難以收斂。
張軍鋒表示,按照中醫的辨證理論,下肢靜脈曲張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氣滯血瘀型。主要為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團塊狀,患肢壓痛,可見色素沉著或有刺痛、活動後加重等症狀,並伴有精神鬱悶、煩躁易怒,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治療以行氣疏肝、活血化瘀為主,方藥多用柴胡疏肝散加減。二是血燥筋攣型。主要為小腿青筋迂曲,攣急疼痛,伴有耳鳴如蟬、眩暈、肢體麻木、兩目幹澀,舌淡、脈細,治療以清肝滋陰、養血舒筋為主,可用川芎、當歸、白芍、生地、昆布、木瓜、雞血藤等中藥成方。三是寒濕凝滯型。主要為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腫,按之凹陷,朝輕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脹不適,沉重乏力,甚則跛行,並伴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脈象濡緩或沉遲,治療以健脾利濕、溫經通絡為主,可用炙黃、桂枝、雞血藤、黨參、澤瀉、白芥子、幹薑、木瓜等中藥成方。另外,對於下肢靜脈曲張,中醫還有熱敷、浴足、按摩、針灸、放血和穴位注射等療法,如果內服和外治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張軍鋒提醒,營業員、教師、財務和體力工作者等長期站立、久坐少動或負重的人群屬於下至靜脈曲張發病率較高人群。另外,此病也與家族遺傳相關。日常生活中,大家應多運動,肥胖者應注意減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長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彈力襪套,婦女經期和孕期等特殊時期要多休息並經常按摩腿部,戒煙限酒,以減少下肢靜脈曲張發病的可能。
(記者 孫閻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日前,一位讀者致電本刊熱線,想問問下肢靜脈曲張的中醫治療方法。昨日,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軍鋒。他解釋,明代《外科正宗》中曾有記載:“筋瘤者,堅而色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這裏說的筋瘤,就是下肢靜脈曲張。另外,早在《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篇》中也提到:“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得反發為筋瘤。”這裏簡要闡明了筋瘤的病因病機。另外,下肢靜脈曲張也屬於中醫脈痹、濕瘡、臁瘡等範疇。
張軍鋒介紹,臁瘡為慢性下肢潰瘍,屬筋瘤的後期並發症。宋代的《瘡瘍經驗全書》曾說:“裏外臁瘡,三裏之旁,陰交之側生之者……蓋因濕熱風毒相搏而至然也。”明代的《外科正宗》也記載:“臁瘡者,風熱濕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別,內外之殊。新者隻用三香膏,乳香法紙貼之自愈。外臁多服四生丸,內臁多服腎氣丸妙。”這裏不僅闡述了臁瘡的病因病機及分期治法,還強調了中醫對臁瘡的內外兼治法。中醫認為,本病乃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進一步損傷筋脈,導致經脈不合,氣血運行不暢,血壅於下,瘀血阻滯脈絡擴張充盈,日久交錯盤曲而成。亦有因遠行、勞累之後,涉水淋雨、遭受寒濕,寒凝血脈,瘀滯筋脈絡道而為病。瘀久不散,化生濕熱,流注於下肢經絡,複因搔抓、蟲咬等誘發,則腐潰成瘡,日久難以收斂。
張軍鋒表示,按照中醫的辨證理論,下肢靜脈曲張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氣滯血瘀型。主要為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團塊狀,患肢壓痛,可見色素沉著或有刺痛、活動後加重等症狀,並伴有精神鬱悶、煩躁易怒,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治療以行氣疏肝、活血化瘀為主,方藥多用柴胡疏肝散加減。二是血燥筋攣型。主要為小腿青筋迂曲,攣急疼痛,伴有耳鳴如蟬、眩暈、肢體麻木、兩目幹澀,舌淡、脈細,治療以清肝滋陰、養血舒筋為主,可用川芎、當歸、白芍、生地、昆布、木瓜、雞血藤等中藥成方。三是寒濕凝滯型。主要為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腫,按之凹陷,朝輕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脹不適,沉重乏力,甚則跛行,並伴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脈象濡緩或沉遲,治療以健脾利濕、溫經通絡為主,可用炙黃、桂枝、雞血藤、黨參、澤瀉、白芥子、幹薑、木瓜等中藥成方。另外,對於下肢靜脈曲張,中醫還有熱敷、浴足、按摩、針灸、放血和穴位注射等療法,如果內服和外治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張軍鋒提醒,營業員、教師、財務和體力工作者等長期站立、久坐少動或負重的人群屬於下至靜脈曲張發病率較高人群。另外,此病也與家族遺傳相關。日常生活中,大家應多運動,肥胖者應注意減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長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彈力襪套,婦女經期和孕期等特殊時期要多休息並經常按摩腿部,戒煙限酒,以減少下肢靜脈曲張發病的可能。
(記者 孫閻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