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新華社濟南10月10日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近年來, 心理健康問題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心理健康專家表示,抑鬱、焦慮、多動症、抽動症、孤獨症是目前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戴莊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錢麗菊表示,兒童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高,但就診率低,部分孩子甚至長期處於社會適應不良狀態,無法正常上學或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針對這一診療現狀,提升大眾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認知迫在眉睫。
“打個比方,如果孩子發燒了,家長都會迅速應對,既要消除發燒症狀,也會搞清楚病因。同樣,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也需要認真應對,既要及時關注處理心理問題,也要盡早找到心理問題的病因。”錢麗菊表示,目前,大眾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了解仍然不足,關注、應對欠及時,導致延遲診斷和幹預。
錢麗菊表示,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孩子在0~3歲時是安全感、信任感建立關鍵期,父母要多陪伴、多關愛;3~6歲時,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嚐試培養自主、自信;6~12歲要鼓勵孩子堅持,培養孩子勤奮刻苦品性;12~18歲時,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能擔當和有責任意識,能知道自己是誰、要幹什麼。
中學階段是出現抑鬱、焦慮情緒的高發階段。“青春期叛逆和心理健康問題有時候不太好區分,所以有些家長更願意相信孩子是青春期叛逆,而忽視了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錢麗菊表示,叛逆期是正常的青少年發展階段,而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正確處理,可能發展為精神心理疾病。
專家建議,當孩子出現生活作息改變、情緒明顯波動、話少、生活興趣下降、容易急躁、厭學、人際交往被動或者頭痛、胸悶等多種軀體不適問題時,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動態,去聽去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做傾聽者、支持者,適當時候提供建議和幫助。
如果仍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就要尋求專業幫助,評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然後在評估基礎上,或接受心理治療,或到精神科就診。心理問題一旦發展為精神心理疾病,就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或心態不好,而是會給孩子帶來身心雙重傷害的疾病。
(記者 李誌浩)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濟南10月10日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近年來, 心理健康問題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心理健康專家表示,抑鬱、焦慮、多動症、抽動症、孤獨症是目前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戴莊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錢麗菊表示,兒童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高,但就診率低,部分孩子甚至長期處於社會適應不良狀態,無法正常上學或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針對這一診療現狀,提升大眾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認知迫在眉睫。
“打個比方,如果孩子發燒了,家長都會迅速應對,既要消除發燒症狀,也會搞清楚病因。同樣,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也需要認真應對,既要及時關注處理心理問題,也要盡早找到心理問題的病因。”錢麗菊表示,目前,大眾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了解仍然不足,關注、應對欠及時,導致延遲診斷和幹預。
錢麗菊表示,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孩子在0~3歲時是安全感、信任感建立關鍵期,父母要多陪伴、多關愛;3~6歲時,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嚐試培養自主、自信;6~12歲要鼓勵孩子堅持,培養孩子勤奮刻苦品性;12~18歲時,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能擔當和有責任意識,能知道自己是誰、要幹什麼。
中學階段是出現抑鬱、焦慮情緒的高發階段。“青春期叛逆和心理健康問題有時候不太好區分,所以有些家長更願意相信孩子是青春期叛逆,而忽視了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錢麗菊表示,叛逆期是正常的青少年發展階段,而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正確處理,可能發展為精神心理疾病。
專家建議,當孩子出現生活作息改變、情緒明顯波動、話少、生活興趣下降、容易急躁、厭學、人際交往被動或者頭痛、胸悶等多種軀體不適問題時,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動態,去聽去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做傾聽者、支持者,適當時候提供建議和幫助。
如果仍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就要尋求專業幫助,評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然後在評估基礎上,或接受心理治療,或到精神科就診。心理問題一旦發展為精神心理疾病,就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或心態不好,而是會給孩子帶來身心雙重傷害的疾病。
(記者 李誌浩)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