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吃的好嗎,穿的暖嗎,家裏缺什麼東西嗎?當子女這麼問,父母通常總是回答,“好,暖,什麼也不缺。”但是除了物質,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急需更多關注。
調研樣本
接受治療先要敢於麵對
安定醫院的老年精神科門診每天都開診,副主任醫師潘偉剛,每天要應對各種各樣的老年精神和心理病例。有的是由退休後的不適應引起的,有的是由軀體疾病引發的,有的源於獨居。
但有一個現象,他留意很久了:“我出了這麼多門診,老年人主動來看病的幾乎沒有,都是老伴兒或者孩子勸著來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對老年人心理、精神健康的關注體係,目前已經逐步形成,從個人到家庭、社區、醫院正在組成完整鏈條。然而,要讓這根鏈條發揮作用,首先需要老年人敢於麵對自己的內心。
潘偉剛接觸到的病例非常多,引起老年人心理問題的誘因和中青年、兒童都不同。
比如退休綜合征——剛剛退休的老人,在退休前每日忙碌,甚至每周末都開會、出差。突然退了下來,每天除了早晨遛個彎,在家就隻剩看電視,其餘時間無事可做。時間一長,老人就抑鬱了。這種情況,一般通過自我調節,半年或一年就能適應。可如果還無法適應,就應該尋求治療。
還有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有個阿姨告訴我,她所在的那個老人群,所有人都在服用抗抑鬱藥物。”潘偉剛還認識一個阿姨,因為孩子離世情緒抑鬱,但是她的朋友們主動安慰她、支持她,拉著她參加活動,出門旅遊。“心理學上講,情感的鏈接——這種社會支持,對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非常重要,能讓他們感受到活下去的意義和價值。”
此外,還有很多老人因為軀體傷痛導致焦慮、抑鬱。有位患者80歲,突然查出高血壓需要服藥,竟一時難以接受,就來找潘偉剛。“老大爺家裏有長壽的傳統,所以人到80歲,還不能接受自己需要長期服藥的事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心理調節,如果調節效果不好,就要醫學介入。
潘偉剛和同事們,除了在醫院出門診,還經常下到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在很多老年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接受過關於心理和精神健康的科普。他們即便有這方麵的問題,也會因為病恥感而拒絕主動問診。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從家庭、社區到醫院,幫助他們一點點轉變觀念,敢於麵對自己的內心。”
調動自己也能幫助他人
銅鐵廠胡同1號,什刹海邊一個普通的小院,心理谘詢師李媛媛輕輕推開院門。
在小院住了四十多年的王琪,早就知道李媛媛要來。一打開門,倆人熱情寒暄。“王阿姨,我先跟您約一下。中秋節的兩個活動,您給留時間啊。”王琪趕緊找了支筆,在掛曆上記下具體的日子,“沒問題,我這兒隻要有時間,保準去。”
掛曆上,是密密麻麻的社區誌願活動日程。已滿66歲的王琪,是什刹海街道的誌願明星。她從衣櫃裏拿出一堆誌願服裝,都是她近十幾年來,參加各類誌願活動留下的印跡。
很難想象,生龍活虎的王琪,曾經遭遇過重大人生變故。40多歲,丈夫因病離世,王琪撐起家庭重擔,既要掙錢又要照顧孩子,其中的辛苦,她很少吐露。
“街道經常組織活動,從活動中可以觀察社區裏老人的精神狀態。當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王阿姨一下子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李媛媛說,在什刹海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構建起來的“1(個中心)+22(個社區接待點)+N(轄區單位、誌願者等參與者)心理服務網”中,社區居民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居民既是服務對象,也能成為提供服務的誌願者。
王琪雖曆經風霜,但不屈不撓,積極陽光,很爽快地就同意加入什刹海心理服務誌願者隊伍。在經過專業心理服務培訓後,王琪成為柳蔭街社區兩位老人的“結對子”誌願者。兩個老人都是80歲以上高齡,獨居。王琪經常去看看他們,幫他們打掃打掃房間。自己家做了什麼好吃的,也給他們拿點過去。
“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讓獨居老人知道,還有人惦記著他們。誌願者熟悉社區鄰裏,做這樣的工作,甚至比我們心理老師效果更好。”李媛媛介紹,自2020年正式成立以來,心理服務中心已經搭建起較為完整的體係。社區、家庭、誌願者,雖然解決不了複雜問題,但是能解決簡單的基本問題。“真遇到複雜問題,我們可以轉診到上一級醫療機構。我一直覺得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懷,最關鍵的就是增加他的社會交往。讓老人能走出家門,在社會活動中找到快樂。慢慢調動起他的能量,還能幫助其他人,又增加了他的自我價值。”
調研手記
幫老人回到社會中來
陪伴,是記者采訪時,最經常聽到的詞彙,比聽到“谘詢、治療、用藥”都要頻繁。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在老齡化日益突出的當下,孤獨、寂寞、缺乏社會鏈接是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最常見的因素。退休之後,老年人從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中空閑下來,突然之間,難以適應,不知道該幹什麼。尤其,獨居老人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而子女大多忙碌於工作和培養下一代,對老年人的噓寒問暖,更多停留在物質層麵。
醫生和心理谘詢師告訴記者,我們最容易實現卻可能效果最好的,就是提供更多陪伴。
我們做子女的,時常陪伴父母,多說話、多聊天;社區街道,多為老年人組織活動,請他們走出家門;親朋好友,多拉著老人一起,出門遛彎、旅遊散心;老年人自己,發展一些興趣愛好,結交新的朋友,愛好不一定要有多高門檻,釣魚、下棋、看花,隨著季節記錄樹葉的變化,都可以。
老年人的孤獨,多數由脫離社會產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回到社會中來。
(記者 孫毅)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吃的好嗎,穿的暖嗎,家裏缺什麼東西嗎?當子女這麼問,父母通常總是回答,“好,暖,什麼也不缺。”但是除了物質,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急需更多關注。
調研樣本
接受治療先要敢於麵對
安定醫院的老年精神科門診每天都開診,副主任醫師潘偉剛,每天要應對各種各樣的老年精神和心理病例。有的是由退休後的不適應引起的,有的是由軀體疾病引發的,有的源於獨居。
但有一個現象,他留意很久了:“我出了這麼多門診,老年人主動來看病的幾乎沒有,都是老伴兒或者孩子勸著來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對老年人心理、精神健康的關注體係,目前已經逐步形成,從個人到家庭、社區、醫院正在組成完整鏈條。然而,要讓這根鏈條發揮作用,首先需要老年人敢於麵對自己的內心。
潘偉剛接觸到的病例非常多,引起老年人心理問題的誘因和中青年、兒童都不同。
比如退休綜合征——剛剛退休的老人,在退休前每日忙碌,甚至每周末都開會、出差。突然退了下來,每天除了早晨遛個彎,在家就隻剩看電視,其餘時間無事可做。時間一長,老人就抑鬱了。這種情況,一般通過自我調節,半年或一年就能適應。可如果還無法適應,就應該尋求治療。
還有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有個阿姨告訴我,她所在的那個老人群,所有人都在服用抗抑鬱藥物。”潘偉剛還認識一個阿姨,因為孩子離世情緒抑鬱,但是她的朋友們主動安慰她、支持她,拉著她參加活動,出門旅遊。“心理學上講,情感的鏈接——這種社會支持,對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非常重要,能讓他們感受到活下去的意義和價值。”
此外,還有很多老人因為軀體傷痛導致焦慮、抑鬱。有位患者80歲,突然查出高血壓需要服藥,竟一時難以接受,就來找潘偉剛。“老大爺家裏有長壽的傳統,所以人到80歲,還不能接受自己需要長期服藥的事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心理調節,如果調節效果不好,就要醫學介入。
潘偉剛和同事們,除了在醫院出門診,還經常下到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在很多老年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接受過關於心理和精神健康的科普。他們即便有這方麵的問題,也會因為病恥感而拒絕主動問診。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從家庭、社區到醫院,幫助他們一點點轉變觀念,敢於麵對自己的內心。”
調動自己也能幫助他人
銅鐵廠胡同1號,什刹海邊一個普通的小院,心理谘詢師李媛媛輕輕推開院門。
在小院住了四十多年的王琪,早就知道李媛媛要來。一打開門,倆人熱情寒暄。“王阿姨,我先跟您約一下。中秋節的兩個活動,您給留時間啊。”王琪趕緊找了支筆,在掛曆上記下具體的日子,“沒問題,我這兒隻要有時間,保準去。”
掛曆上,是密密麻麻的社區誌願活動日程。已滿66歲的王琪,是什刹海街道的誌願明星。她從衣櫃裏拿出一堆誌願服裝,都是她近十幾年來,參加各類誌願活動留下的印跡。
很難想象,生龍活虎的王琪,曾經遭遇過重大人生變故。40多歲,丈夫因病離世,王琪撐起家庭重擔,既要掙錢又要照顧孩子,其中的辛苦,她很少吐露。
“街道經常組織活動,從活動中可以觀察社區裏老人的精神狀態。當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王阿姨一下子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李媛媛說,在什刹海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構建起來的“1(個中心)+22(個社區接待點)+N(轄區單位、誌願者等參與者)心理服務網”中,社區居民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居民既是服務對象,也能成為提供服務的誌願者。
王琪雖曆經風霜,但不屈不撓,積極陽光,很爽快地就同意加入什刹海心理服務誌願者隊伍。在經過專業心理服務培訓後,王琪成為柳蔭街社區兩位老人的“結對子”誌願者。兩個老人都是80歲以上高齡,獨居。王琪經常去看看他們,幫他們打掃打掃房間。自己家做了什麼好吃的,也給他們拿點過去。
“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讓獨居老人知道,還有人惦記著他們。誌願者熟悉社區鄰裏,做這樣的工作,甚至比我們心理老師效果更好。”李媛媛介紹,自2020年正式成立以來,心理服務中心已經搭建起較為完整的體係。社區、家庭、誌願者,雖然解決不了複雜問題,但是能解決簡單的基本問題。“真遇到複雜問題,我們可以轉診到上一級醫療機構。我一直覺得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懷,最關鍵的就是增加他的社會交往。讓老人能走出家門,在社會活動中找到快樂。慢慢調動起他的能量,還能幫助其他人,又增加了他的自我價值。”
調研手記
幫老人回到社會中來
陪伴,是記者采訪時,最經常聽到的詞彙,比聽到“谘詢、治療、用藥”都要頻繁。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在老齡化日益突出的當下,孤獨、寂寞、缺乏社會鏈接是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最常見的因素。退休之後,老年人從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中空閑下來,突然之間,難以適應,不知道該幹什麼。尤其,獨居老人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而子女大多忙碌於工作和培養下一代,對老年人的噓寒問暖,更多停留在物質層麵。
醫生和心理谘詢師告訴記者,我們最容易實現卻可能效果最好的,就是提供更多陪伴。
我們做子女的,時常陪伴父母,多說話、多聊天;社區街道,多為老年人組織活動,請他們走出家門;親朋好友,多拉著老人一起,出門遛彎、旅遊散心;老年人自己,發展一些興趣愛好,結交新的朋友,愛好不一定要有多高門檻,釣魚、下棋、看花,隨著季節記錄樹葉的變化,都可以。
老年人的孤獨,多數由脫離社會產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回到社會中來。
(記者 孫毅)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