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立秋之後,許多人開始關注秋季養生。昨日,結合秋季養生不能回避的秋燥問題,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軍鋒。他解釋,從中醫上來說,燥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一,具有幹燥、收斂、清肅的特性。另外,燥易傷津,人體一旦耗傷津液,就會出現皮膚幹澀皸裂、鼻幹咽燥、口唇幹裂、毛發幹枯不榮、小便短少、大便幹結等各種幹澀征象;燥易傷肺,肺居於髒腑最上,稱為“嬌髒”,性喜清肅濡潤,且外合皮毛,開竅於鼻,與天氣相通,一旦傷損,就會出現幹咳少痰、痰黏難咯以及痰中帶血、喘息胸痛等症狀。
具體說到燥的分類,張軍鋒進一步解釋,燥有外、內之分。外燥與季節、氣候相關,又有溫、涼之別。簡單來說,初秋有夏日之餘熱,燥與熱合謂之溫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合謂之涼燥。清代《通俗傷寒論》中指出:“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為輕;若久晴無雨,秋陽以曝,感之者多病溫燥,此屬燥熱,較暮春風溫為重。”《通俗傷寒論》中還說:“秋燥一證,先傷肺津,次傷胃液,終傷肝血腎陰。”內燥則是人體病變過程中陰液虧損形成的一種類似燥的狀態,多為肌肉消瘦、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等特有征象。人們常說的秋燥多指外燥。外燥病多涉及感冒、咳嗽等病症,多數情況下會先傷及肺津。像溫燥感冒者可見發熱頭痛、微惡風寒、幹咳少痰色黃、心煩口渴、唇口幹燥、鼻腔咽喉幹燥灼熱、小便短黃,舌苔薄黃、脈浮數等;涼燥感冒者可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口、鼻、咽幹燥,咳嗽痰少色白,舌苔薄白,脈浮緊等;肺燥咳嗽者主要表現為反複咳嗽,咳黃痰或白痰,並伴有口幹、咽痛、便秘、尿赤、身熱等。
張軍鋒強調,說到燥,就必須說說津液。津和液屬於兩個概念,是人體一切水液的總稱,都來源於水穀精微。近代醫家周學海在其《讀醫隨筆》中說:“津亦水穀所化,其濁者為血,清者為津,以潤髒腑、肌肉、脈絡,使氣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滯者此也。凡氣血中不可無此,無此則槁澀不行矣……液者,淖而極厚,不與氣同奔逸者也,亦水穀所化,藏於骨節筋會之間,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竅,曰涕、曰涎,皆其類也。”所以,中醫認為,津傷與液耗雖同屬陰虛,但病變側重程度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最後提到秋燥的治療和預防,張軍鋒指出,古人早在《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提出“燥者濡之”。清代《本草新編》則列舉了各類燥病的具體治療方法:“氣燥,辛以濕之;血燥,甘以濕之;髒燥,鹹以濕之;腑燥,涼以濕之。內燥,寒以濕之;外燥,苦以濕之;久燥,溫以濕之;近燥,酸以濕之。燥不同,審虛實而濕之,則無不宜也。”(孫閻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立秋之後,許多人開始關注秋季養生。昨日,結合秋季養生不能回避的秋燥問題,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軍鋒。他解釋,從中醫上來說,燥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一,具有幹燥、收斂、清肅的特性。另外,燥易傷津,人體一旦耗傷津液,就會出現皮膚幹澀皸裂、鼻幹咽燥、口唇幹裂、毛發幹枯不榮、小便短少、大便幹結等各種幹澀征象;燥易傷肺,肺居於髒腑最上,稱為“嬌髒”,性喜清肅濡潤,且外合皮毛,開竅於鼻,與天氣相通,一旦傷損,就會出現幹咳少痰、痰黏難咯以及痰中帶血、喘息胸痛等症狀。
具體說到燥的分類,張軍鋒進一步解釋,燥有外、內之分。外燥與季節、氣候相關,又有溫、涼之別。簡單來說,初秋有夏日之餘熱,燥與熱合謂之溫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合謂之涼燥。清代《通俗傷寒論》中指出:“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為輕;若久晴無雨,秋陽以曝,感之者多病溫燥,此屬燥熱,較暮春風溫為重。”《通俗傷寒論》中還說:“秋燥一證,先傷肺津,次傷胃液,終傷肝血腎陰。”內燥則是人體病變過程中陰液虧損形成的一種類似燥的狀態,多為肌肉消瘦、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等特有征象。人們常說的秋燥多指外燥。外燥病多涉及感冒、咳嗽等病症,多數情況下會先傷及肺津。像溫燥感冒者可見發熱頭痛、微惡風寒、幹咳少痰色黃、心煩口渴、唇口幹燥、鼻腔咽喉幹燥灼熱、小便短黃,舌苔薄黃、脈浮數等;涼燥感冒者可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口、鼻、咽幹燥,咳嗽痰少色白,舌苔薄白,脈浮緊等;肺燥咳嗽者主要表現為反複咳嗽,咳黃痰或白痰,並伴有口幹、咽痛、便秘、尿赤、身熱等。
張軍鋒強調,說到燥,就必須說說津液。津和液屬於兩個概念,是人體一切水液的總稱,都來源於水穀精微。近代醫家周學海在其《讀醫隨筆》中說:“津亦水穀所化,其濁者為血,清者為津,以潤髒腑、肌肉、脈絡,使氣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滯者此也。凡氣血中不可無此,無此則槁澀不行矣……液者,淖而極厚,不與氣同奔逸者也,亦水穀所化,藏於骨節筋會之間,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竅,曰涕、曰涎,皆其類也。”所以,中醫認為,津傷與液耗雖同屬陰虛,但病變側重程度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最後提到秋燥的治療和預防,張軍鋒指出,古人早在《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提出“燥者濡之”。清代《本草新編》則列舉了各類燥病的具體治療方法:“氣燥,辛以濕之;血燥,甘以濕之;髒燥,鹹以濕之;腑燥,涼以濕之。內燥,寒以濕之;外燥,苦以濕之;久燥,溫以濕之;近燥,酸以濕之。燥不同,審虛實而濕之,則無不宜也。”(孫閻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