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韓潔在寫病曆。
結核病素有“白色瘟疫”之稱,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常令人聞之色變。可有那麼一個人,她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守著抗結核病陣地,在看不見的險境中為結核病防治工作積極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青春和汗水,寫就了不同的醫療人生。她,就是市第三人民醫院結核病科主治醫師韓潔。在今年的醫師節上,韓潔被評為2021年度“優秀醫師”。
不懼危險,她主動請纓挑戰“白色瘟疫
初見韓潔,隻見她身材偏瘦,但幹淨利落的短發給人一種果敢、幹練的感覺。
工作中的韓潔,是一個比較有想法有主見的人,做事果敢有魄力。2015年,該院成立了結核病科,當時,不少人不願意去結核病科工作。而她卻主動請求去結核病科工作。親朋好友得知她要做一名結核病科醫生,苦口婆心勸阻,認為這是個高危職業,極易被感染。作為一名傳染病醫生,韓潔自然清楚其中的風險。但傳染病醫療工作,你不幹,他不幹,患者誰治療?於是,韓潔不顧親朋的善意勸阻,毅然走進結核病科病房,成為一名結核病科醫生。她,無異於是“逆風”行走的人。
醫生每天和結核病人接觸,如果不注意防護,是很容易感染上肺結核的。每天,韓潔到達科室後,首要的事情便是戴上防護帽以及N95口罩。不管天氣有多炎熱,都得這樣“全副武裝”。因此,她和同事自稱為“蒙麵衛士”。
生死關口,她緊緊守護在患者身邊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結核病盡管可怕,但算不上急症,吃藥、輸液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每年收治的急重病人並不少。”韓潔說,結核病科醫生同樣要接急診,每位醫生都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因為有些由結核病引起的咯血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救治,很有可能會引發窒息。對於結核病醫生來說,他們見識過的血,並不比外科少,甚至救治情況會更加複雜。
對於韓潔來說,隻要病情需要、患者需要,無論什麼時間,她都隨叫隨到。科室出現重患,她總能第一時間出現在患者的病床前。甚至有時為了救治患者,她通宵作戰,直至患者轉危為安。不少患者康複後,專程為她送上錦旗表示感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多次收到患者及其家屬送的紅包,有時實在推脫不了,為了讓家屬安心,她當時選擇收下,事後再轉交到患者的住院費裏。
結核病科醫生對臨床知識的掌握要有廣度和深度,也就是既要“博”、又要“專”,否則隻能處理一般病情,遇到疑難危重患者就會捉襟見肘、束手無策。為著重提高處理疑難複雜問題的能力,韓潔積極參加各種學習班,到省級醫療單位進修學習,邊學邊幹,在實踐中曆練,在曆練中提高。如今,年僅30多歲的韓潔,已成為了一名技術成熟的優秀醫師。
“技術全麵、業務能力強,工作中不怕苦累,任勞任怨,對患者非常有愛心和耐心……”對於韓潔,該科主任孫建民給予高度評價。
即便如此,韓潔仍不斷進修學習,攀登醫學高峰。比如,她通過進修學習,熟練地掌握了支氣管及氣管鏡下的各種治療手段,使得該院結核病及肺部其他疾病的診斷技術及治療手段更全麵,進一步縮短了氣管、支氣管病人的治療療程。
醫者仁心,她始終把患者當作親人
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有懸壺濟世的人道精神和兼濟天下的人文胸懷。
在結核病區,患者的情況大多比較特殊:如家庭困難、無法行動、孤寡老人和“癮君子”等,尤其孤寡老人及行動困難者,治療費用甚至住院期間吃飯都十分困難。遇見這樣的患者,她總是慷慨解囊,自掏腰包為患者買飯。
“一個患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韓潔說,每次麵對結核病患者,她都感覺自己責任重大。正是有這份謹慎、擔當與責任,她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更好地抗擊結核病。
(記者 朱傳勝/文 王夢夢/圖)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韓潔在寫病曆。
結核病素有“白色瘟疫”之稱,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常令人聞之色變。可有那麼一個人,她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守著抗結核病陣地,在看不見的險境中為結核病防治工作積極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青春和汗水,寫就了不同的醫療人生。她,就是市第三人民醫院結核病科主治醫師韓潔。在今年的醫師節上,韓潔被評為2021年度“優秀醫師”。
不懼危險,她主動請纓挑戰“白色瘟疫
初見韓潔,隻見她身材偏瘦,但幹淨利落的短發給人一種果敢、幹練的感覺。
工作中的韓潔,是一個比較有想法有主見的人,做事果敢有魄力。2015年,該院成立了結核病科,當時,不少人不願意去結核病科工作。而她卻主動請求去結核病科工作。親朋好友得知她要做一名結核病科醫生,苦口婆心勸阻,認為這是個高危職業,極易被感染。作為一名傳染病醫生,韓潔自然清楚其中的風險。但傳染病醫療工作,你不幹,他不幹,患者誰治療?於是,韓潔不顧親朋的善意勸阻,毅然走進結核病科病房,成為一名結核病科醫生。她,無異於是“逆風”行走的人。
醫生每天和結核病人接觸,如果不注意防護,是很容易感染上肺結核的。每天,韓潔到達科室後,首要的事情便是戴上防護帽以及N95口罩。不管天氣有多炎熱,都得這樣“全副武裝”。因此,她和同事自稱為“蒙麵衛士”。
生死關口,她緊緊守護在患者身邊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結核病盡管可怕,但算不上急症,吃藥、輸液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每年收治的急重病人並不少。”韓潔說,結核病科醫生同樣要接急診,每位醫生都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因為有些由結核病引起的咯血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救治,很有可能會引發窒息。對於結核病醫生來說,他們見識過的血,並不比外科少,甚至救治情況會更加複雜。
對於韓潔來說,隻要病情需要、患者需要,無論什麼時間,她都隨叫隨到。科室出現重患,她總能第一時間出現在患者的病床前。甚至有時為了救治患者,她通宵作戰,直至患者轉危為安。不少患者康複後,專程為她送上錦旗表示感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多次收到患者及其家屬送的紅包,有時實在推脫不了,為了讓家屬安心,她當時選擇收下,事後再轉交到患者的住院費裏。
結核病科醫生對臨床知識的掌握要有廣度和深度,也就是既要“博”、又要“專”,否則隻能處理一般病情,遇到疑難危重患者就會捉襟見肘、束手無策。為著重提高處理疑難複雜問題的能力,韓潔積極參加各種學習班,到省級醫療單位進修學習,邊學邊幹,在實踐中曆練,在曆練中提高。如今,年僅30多歲的韓潔,已成為了一名技術成熟的優秀醫師。
“技術全麵、業務能力強,工作中不怕苦累,任勞任怨,對患者非常有愛心和耐心……”對於韓潔,該科主任孫建民給予高度評價。
即便如此,韓潔仍不斷進修學習,攀登醫學高峰。比如,她通過進修學習,熟練地掌握了支氣管及氣管鏡下的各種治療手段,使得該院結核病及肺部其他疾病的診斷技術及治療手段更全麵,進一步縮短了氣管、支氣管病人的治療療程。
醫者仁心,她始終把患者當作親人
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有懸壺濟世的人道精神和兼濟天下的人文胸懷。
在結核病區,患者的情況大多比較特殊:如家庭困難、無法行動、孤寡老人和“癮君子”等,尤其孤寡老人及行動困難者,治療費用甚至住院期間吃飯都十分困難。遇見這樣的患者,她總是慷慨解囊,自掏腰包為患者買飯。
“一個患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韓潔說,每次麵對結核病患者,她都感覺自己責任重大。正是有這份謹慎、擔當與責任,她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更好地抗擊結核病。
(記者 朱傳勝/文 王夢夢/圖)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