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災害後怎樣消毒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齊振文為您詳細講解要點
更新時間:2021-7-26 10:00:12 來源:焦作日報
近日,我市普降暴雨,部分街道、路段內澇。暴雨過後,極易引起腸道傳染病、水性傳染病、食源性疾病、媒介傳染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清潔、消毒工作尤為重要。消毒工作如何做?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齊振文從個人衛生、飲食衛生、居家環境衛生等方麵給出舉具體的建議,提醒群眾配合做好消毒工作。
首先,要重視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足衛生。洪澇災害發生後,群眾手足與洪水接觸較多,尤其在參與災後環境清汙、動物屍體處理等工作後,應特別注意手足消毒,消毒時可選用有效的手消毒劑或碘伏搓擦兩手、雙足。如果因長時間洪水浸泡造成皮膚紅腫、損傷,應及時就醫,采取更專業的消毒、治療措施。
其次,要重視飲食衛生。受過水浸的散裝食物或米、麵製品等,千萬不能再食用;受淹的瓜果、蔬菜清洗後可用含氯消毒劑100mg/L~200mg/L作用30分鍾消毒,再用清水衝洗幹淨,不要生吃,水果要削皮後食用。不喝生水,井水、河水等非自來水要加入足量的消毒劑放置一段時間並煮沸後再飲用。洪澇期間被淹沒過的水井,即使水退後,井水也不能直接飲用。受汙染的餐飲具,要消毒後再使用,消毒時可采用煮沸15分鍾以上的方法,也可使用消毒劑浸泡消毒。飯菜要生熟分開操作,現吃現做,避免腐敗。
第三,要注意居家環境消毒。洪澇災害發生時,不少群眾外遷避險,洪水過後,回遷群眾要格外注意居家環境消毒。首先,要開門窗通風,待室內幹燥、空氣清新後方可搬入居住。其次,要對室內牆壁、地板、家具、廁所、遭汙水浸淹的衣物進行消毒清洗。消毒時可用濃度為500mg/L的有效氯溶液噴灑、衝洗、擦拭、浸泡作用30分鍾,再用清水擦拭幹淨。此外,還要及時清理家庭周邊的積水、垃圾,減少蚊蟲滋生,同時注意防蚊滅蚊、滅蠅、防鼠滅鼠等。
齊振文說,洪澇災害發生後,很多家庭的車輛也遭遇了洪水浸泡,被洪水浸泡過的汽車也應對其徹底消毒。在消毒時,對較耐腐蝕、不易漂白的物體表麵,可使用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對不耐腐蝕的表麵,可使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完成後,應注意開門窗通風,同時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的消毒劑。
最後,需格外提醒的是,洪澇災害發生後,腸道傳染性疾病易高發,如果接觸汙水、汙物後感覺身體不適,出現發熱、腹瀉症狀,要盡快尋求醫生幫助,必要時還要遵醫囑采取措施,配合傳染病隔離。
(記者 梁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