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健康頻道 > 保健常識 > 正文

健康頻道

市疾控中心提醒
注意飲水食品健康 警惕災後傳染病發生

更新時間:2021-7-26 9:59:03    來源:焦作日報
  洪澇災害發生後,由於飲水飲食衛生狀況惡化、環境汙染、病媒生物滋生、人群接觸機會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各種傳染病,加重次生災害。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需格外警惕飲水及食品衛生。

   7月23日,市疾控中心已開始對水源進行采樣監測評估。當天,該中心分別在我市農村、城區、學校、醫院、居民家中等不同區域、不同地點采集末梢水17份,並對其進行重金屬、微生物等33項檢測,對我市水源進行評估,指導開展健康指導工作。

  洪澇過後,水源極易受到汙染,如果災區群眾按照以往的習慣,用生水衝洗蔬菜水果、洗鍋刷碗非常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和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尤其在農村,農藥、化肥和其他化學藥物受洪水的浸泡、衝淋和溶解,直接汙染如井水、河水等淺表水源以及繼發汙染食品。

  市疾控中心主任徐書立提醒,炎熱的夏季,洪澇災害極易導致微生物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量繁殖,從而引發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手足口病、瘧疾、甲肝、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結膜炎、其他感染性腹瀉及食物中毒等病症的發生。此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洪澇災害後,接觸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足癬、日光性皮炎等皮膚病也會進入高發期,如果皮膚出現潰破、水泡等情況,需格外警惕並及時就醫。

(記者 梁智玲)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市疾控中心提醒
    注意飲水食品健康 警惕災後傳染病發生

    2021-7-26 9:59:03    來源:焦作日報
      洪澇災害發生後,由於飲水飲食衛生狀況惡化、環境汙染、病媒生物滋生、人群接觸機會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各種傳染病,加重次生災害。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需格外警惕飲水及食品衛生。

       7月23日,市疾控中心已開始對水源進行采樣監測評估。當天,該中心分別在我市農村、城區、學校、醫院、居民家中等不同區域、不同地點采集末梢水17份,並對其進行重金屬、微生物等33項檢測,對我市水源進行評估,指導開展健康指導工作。

      洪澇過後,水源極易受到汙染,如果災區群眾按照以往的習慣,用生水衝洗蔬菜水果、洗鍋刷碗非常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和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尤其在農村,農藥、化肥和其他化學藥物受洪水的浸泡、衝淋和溶解,直接汙染如井水、河水等淺表水源以及繼發汙染食品。

      市疾控中心主任徐書立提醒,炎熱的夏季,洪澇災害極易導致微生物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量繁殖,從而引發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手足口病、瘧疾、甲肝、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結膜炎、其他感染性腹瀉及食物中毒等病症的發生。此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洪澇災害後,接觸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足癬、日光性皮炎等皮膚病也會進入高發期,如果皮膚出現潰破、水泡等情況,需格外警惕並及時就醫。

    (記者 梁智玲)

    文章編輯:趙銀岷 
     
    相關信息:
    市疾控中心快速行動為您護航
    說說中醫裏麵的“痰”
    三伏天裏說“五事”
    洪澇災害過後要防疫
    警惕!這地啤酒檢測結果呈陽性!
    手術台上切下來的這塊肉去哪兒了?
    “易胖體質”的按摩調理
    市中醫院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競賽
    嚴寒天氣謹防凍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