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腸道傳染病
洪水過後,首先要預防的是腸道傳染病。有研究者對1992年至2012年大災後發生的疫情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這20年來全球一共發生過19次災後疫情暴發,其中一半以上是腹瀉相關的疫情,大多是由於不清潔飲食、飲水造成的。
據介紹,腸道傳染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以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為主,潛伏期短、發病急、傳染性強。洪澇災害後由於衛生條件被破壞,人畜糞便、動物屍體等汙染環境、蔬菜、水果或飲用水源,加上夏季氣溫高,食物易腐敗變質,更會加劇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控製措施,很容易造成痢疾、傷寒、副傷寒、甲肝、戊肝、霍亂和其他腸道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據悉,洪水退後3天至5天是災後防病關鍵期,預防重點在“病從口入”,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和個人衛生,同時做到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黴爛變質的糧食,不使用汙水洗瓜果、碗筷,不生吃水產品,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
呼吸道傳染病
洪澇災害發生後,災民集中居住,人口密度高,衛生條件差,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如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百日咳、麻疹等。做好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首先需要做好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疫苗接種,鞏固免疫屏障。
其次要注意早期隔離治療病人、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有效的觀察。可結合實際情況,在暴發時對重點人群特別是少年兒童和老人開展預防性服藥。加強室內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並注意手的衛生。
蟲媒傳染病
在我國,蟲媒傳染病是水災後防治的重點。由於降水、氣溫、空氣濕度、地麵植被等條件變化,促使很多病原體繁殖加速,並且滋生出大量協助病原體傳播的昆蟲媒介。常見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預防蟲媒傳播疾病,要噴灑殺蟲藥,做好防蚊、滅蚊工作。大雨過後滅蚊的關鍵是消除各種積水、疏通溝渠,主要是房前屋後、院落內的盆罐積水要清除,進而消滅蚊蟲孳生地。
市疾控中心提醒,一旦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等相關症狀者,應及時就近醫治,減少或避免與他人接觸。
(記者 朱傳勝)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腸道傳染病
洪水過後,首先要預防的是腸道傳染病。有研究者對1992年至2012年大災後發生的疫情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這20年來全球一共發生過19次災後疫情暴發,其中一半以上是腹瀉相關的疫情,大多是由於不清潔飲食、飲水造成的。
據介紹,腸道傳染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以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為主,潛伏期短、發病急、傳染性強。洪澇災害後由於衛生條件被破壞,人畜糞便、動物屍體等汙染環境、蔬菜、水果或飲用水源,加上夏季氣溫高,食物易腐敗變質,更會加劇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控製措施,很容易造成痢疾、傷寒、副傷寒、甲肝、戊肝、霍亂和其他腸道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據悉,洪水退後3天至5天是災後防病關鍵期,預防重點在“病從口入”,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和個人衛生,同時做到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黴爛變質的糧食,不使用汙水洗瓜果、碗筷,不生吃水產品,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
呼吸道傳染病
洪澇災害發生後,災民集中居住,人口密度高,衛生條件差,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如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百日咳、麻疹等。做好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首先需要做好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疫苗接種,鞏固免疫屏障。
其次要注意早期隔離治療病人、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有效的觀察。可結合實際情況,在暴發時對重點人群特別是少年兒童和老人開展預防性服藥。加強室內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並注意手的衛生。
蟲媒傳染病
在我國,蟲媒傳染病是水災後防治的重點。由於降水、氣溫、空氣濕度、地麵植被等條件變化,促使很多病原體繁殖加速,並且滋生出大量協助病原體傳播的昆蟲媒介。常見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預防蟲媒傳播疾病,要噴灑殺蟲藥,做好防蚊、滅蚊工作。大雨過後滅蚊的關鍵是消除各種積水、疏通溝渠,主要是房前屋後、院落內的盆罐積水要清除,進而消滅蚊蟲孳生地。
市疾控中心提醒,一旦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等相關症狀者,應及時就近醫治,減少或避免與他人接觸。
(記者 朱傳勝)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