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老年養護院護工與老人相處得如家人一般。
記者 朱穎江 攝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那些獨居、失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成為子女必須麵對且需要解決的難題。對於有自理能力的獨居老人來說,一般的養老機構即可以滿足需求。但對於那些失智、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不僅需要生活上的照顧,還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對身體上的疾病進行治療。
目前,我市乃至全國絕大多數的養老院都是“住養結合”模式,即老人住進養老機構後,養老機構除了提供簡單的食宿和日常照料之外,沒有其他的醫療服務措施。對於體質較弱的老年人來說,一旦生病就會被要求轉到醫院治療。老人在養老機構、醫院之間轉換,不僅給老人及其家屬帶來不便,一旦延誤治療甚至會危及老人的生命。
養老機構“養老不醫護”,醫療機構“治病不養老”。那麼,是否能夠探索出將這兩者有效結合起來的辦法呢?
2017年10月28日,位於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同仁老年養護院正式成立,結束了“養老不醫護”“治病不養老”的局麵,該養護院依托焦作同仁醫院優質醫療資源,推出了醫養結合新模式,此舉填補了我市養老行業的空白,推動了我市養老產業的發展。該養護院構建的“醫養互通+醫護融通+醫康便通”的“三位一體”醫養結合模式成為我市養老行業的旗幟。
該養護院院長楊昌輝說:“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將全力以赴將養護院打造成為我市一流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養護’服務,減少疾病對老人的折磨,讓每一位老人享受到人文關愛,活得有尊嚴。”
記者了解到,同仁老年養護院成立之初設置了50張床位,在投入運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了“一床難求”的局麵,於是又增加了50張床位,但依然無法滿足需求。目前,該養護院有100張床位,管理人員6人、醫生8人、護士16人、護理員28人。
何為“醫養互通+醫護融通+醫康便通”的“三位一體”醫養結合模式?
楊昌輝說,醫養結合首先是醫養互通。醫養互通就是老人在沒有生病時實行養老模式,由護理人員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顧服務。老人一旦突發疾病或舊病複發,由該養護院醫護人員對老人進行治療和護理,完全康複後再轉入養老模式。其中,養老是核心、醫療是支撐,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醫養結合、互通無誤。
醫養結合中的醫護融通,是指該養護院醫護人員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養老服務。針對老人患有多種慢性病、行動不便、記憶力減退等特點,該養護院推出一站式服務,老人全身係統疾病均可在一個病房得到綜合治療。由焦作同仁醫院多個學科醫師組成的治療小組對養護院老人進行全麵體檢、診斷,實施多學科的強化幹預治療和健康指導。醫生、護士及護工組成醫療護理小組、心理護理小組、生活護理小組對患者實行整體護理,從而減輕社會負擔,解決老人親屬陪護的後顧之憂。
醫養結合的最終目標是醫康便通。該養護院自開展醫養結合服務以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醫療優勢,將醫療、護理、養老、康複等專業進行融合,構建了規模化、體係化醫養、康養聯合體。目前,該養護院正在籌建的同仁老年養護中心即將投入使用,有醫養照護床位200張,屆時不僅可以滿足失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醫護需求,還可以滿足生活自理老人的養老需求。
楊昌輝說,養老市場要想健康發展,真正地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需要不斷探索、大膽創新。該養護院將依托優質醫療資源,打造一個占地150畝的焦作市醫養結合大健康示範基地,規劃建築麵積9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100張,分為康複療養中心、專業護理區、協助生活區、自主生活區、綜合服務中心等,采用中國傳統的院落式布局,根據不同功能分區,著力營造多層建築圍合的庭院效果。每個院落布局各異,局部建築底層設置架空景觀層,增加院落的圍合空間感。同時,擬采用國際領先的CCRC(持續照料退休社)模式,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永續性居住設施和服務,以人性化、家庭化的環境為特征,為老人提供持續照顧服務。
(記者 朱穎江)